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开始奉行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原则,希望从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方面面着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在借鉴优秀班主任的一些具体措施的基础上,我积极探索,严格要求,认真实践,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半个学期过去了,我开始感到惶恐,一个纪律严明、鸦雀无声的班级就是好班级吗?对老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吗?严格的要求是必需的,但是只有严格的要求可以吗?
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这句话给了我启迪,尤其在面对现在90后的孩子們的时候,他们思维活跃,有自己的判断与追求,敢于为自己的权利付诸努力,“师道尊严”的古训不再是让他们臣服的法宝,而“亲其师,行其道”才是德育教育的准则。我开始转变思路,着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过大半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有一些感悟,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项要点,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以身作则,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员
高二文理分班,进入新的班级,学生彼此沟通和了解不够,对于新生活和学习还需要适应,所以班级凝聚力不够,大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班级“小团体”众多,向心力不够。对于这个问题,我抓住了学校运动会这个契机。
在运动会前期,我把学生分成了通讯组、后勤组和运动员组,三组各有分工,又相互交叉,一个学生可以担当多个角色。在动员学生报名参加体育项目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我们是五班的一员,五班的荣誉在我们每一位同学的肩上,哪怕我们不能拿第一,我们也要和所有运动员一起站在起跑线上,去证明,我们没有放弃。”一名女生便主动承担了女生们最不愿意参与的项目-- 铅球。
在比赛中,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一起为班上的运动员加油,在我声嘶力竭的加油声的带领下,我看到孩子们的激情被点燃了,加入了加油助威的队伍中。我给孩子们送水、拿衣服、拍照、加油鼓劲,号召孩子们和我一起。我班刘锡汩同学在男子3000米比赛中,把鞋子跑掉了,但他任然坚持着跑完全程,我搜遍了足球场,把他的鞋子找到了,在终点等他,结束比赛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曾老师,我的鞋掉了,班上加不了分了”,我把鞋递给他,说:“够了,好样儿的!”他脸上露出了羞赧而又骄傲的笑容,我被他对集体的爱所感动了。对于不太主动的学生,我有意识的让他们加入到了陪运动员检录、给运动员倒水、搀扶运动员的队伍中,加深了孩子们之间的了解,也连接了我与他们的纽带。
二、只言片语表真情,点点滴滴传递爱
班主任的工作虽然琐碎但却重要,我们不可能奢求一次谈话就能感化学生,德育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和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我们有敏锐的嗅觉,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正是考验班主任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要动用自己的智慧和管理的艺术,“严如高山大海,爱如涓流小溪”,从只言片语和点点滴滴中将爱和鞭策传递给学生。
我班有个多动多话的学生,叫刘峰宁,他思维敏捷,然而学习习惯很差,属于典型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有学生告诉我,“曾老师,你教到他真是倒霉了,他以前是我们初中出了名的活宝。”在与他的几次交锋之后,我和他的妈妈商定了对他严格管教的具体办法。然而,我发现,他对于这些惩戒越来越抵触,远没有体会我的用心良苦,反而教唆其他学生不参加元旦晚会的表演,甚至想策划一些捣乱的行为。我得知之后,想立即对他施以批评教育,然而,转念一想,为何不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呢。后来,我让班长诚恳地邀请他加入晚会的主持和表演,他在晚会中出尽了风头,我在晚会的总结中说到:“五班的孩子们,今天的晚会,让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你们,给了我重新定义你们的机会,比如有同学主动帮助表演的同学拿曲谱,比如你们让我看到了除学习而外,同样令我欣喜的才艺,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峰宁同学今天的主持和表演简直令我刮目相看,谢谢你们!”简单的一句“给了我重新定义你们的机会”,让孩子们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更架起了我和刘峰宁同学的“友谊桥梁”。之后的教育工作就更顺利了,帮助他改掉坏毛病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开诚相见的师生关系给班级的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助推。我的一个学生在一次月考总结中,写到因为家里那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我找到她,她便很坦诚了告诉我,她从小父母离异,跟外婆同住,那段时间,常年出差在外的妈妈一回来就会唠叨她学习上的退步,然而,急于进步、不想妈妈失望的心绪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我很感激,她能坦诚地告诉我这些,我在她的月考总结中批语:“小婴儿一定是饿了就哭的,几岁的小孩会尿床,这是生物的本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开始朝文明和高素质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告诉我们,人的成熟就是对自己约束力开始增加,就是受环境和本能的制约减少的过程,老师希望成熟懂事的你能少受一些外界的干扰,心无旁骛,才能有所收获。”除了对孩子给予指导和鼓励,我还找了她的妈妈来了解具体情况,并提出了共同帮助孩子的计划,我告诉她的妈妈:“这么优秀的孩子为什么还要急于奢望太多呢,更何况这样的优秀是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中生成的。”她的妈妈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而这个孩子,也在轻松的氛围中,取得了期末全班第八名的好成绩。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表扬中;也在一件帮助孩子抵御料峭春寒的衣服,在发现孩子的优点中;也在作业本上的一个笑脸,周记本上的一句鼓励话语中。给孩子们微小的爱和鼓励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孩子们回报的优异成绩和崇拜亲近的眼神。
三、公平公正才能齐头并进
点点滴滴的爱和鼓励,有严格班规的保驾护航,让五班越来越好。然而,当有学生对于我对班上同学的屡次表扬表示轻微的不屑与嘲讽的时候,我意识到了公平公正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
我自己高中时期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一个偏爱某些学习好的学生的班主任一定不会是受大家都爱戴的班主任,对于被偏袒的学生和其他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消极的负担。我开始反思,虽然我的表扬都是有根有据的,这个孩子确实是一名全面发展、认真踏实的优秀学生,但是其他的孩子就会误解为是老师偏袒,我开始做出调整。在选读优秀作文的时候,刻意减轻王同学的分量,转而关注有微小进步和闪光点的一些中等的作文;在分配可以出众和出彩的机会时,更多关注主动争取、愿意承担的学生;在帮助老师做一些辅助教学的小事时,优先考虑平时被忽略的学生(这些小事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在学生的眼里,就是老师的肯定和认可)。渐渐地,孩子们开始爱这个集体,开始愿意为这个集体奉献,大家齐心协力,齐头并进。
魏书生老师说过:“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在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中,我的以身作则、点滴小事上的处理艺术以及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得我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上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的五班,正和我一同成长,朝更团结、更优秀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龚春燕 郎天燕编著1999年 漓江出版社)
作者简介:曾明明(1989.08.17——)男,汉族,籍贯:贵州贵阳,任教于贵州省贵阳市第二高级中学,从事高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