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教育观中的中庸思想

2017-09-10 07:51张珊珊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教育观中庸思想方法

张珊珊

【摘要】:“中庸”这一概念始见于《论语》,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方法,渗透在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其教育观中,中庸思想主要体现为:学与思的统一;德与智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统一。

【关键词】:《论语》;教育观;中庸;思想方法

《论语·雍也》(下引《论语》只注篇名)首次提出了“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1中庸是孔子所认为的最高的道德标准,这一标准不仅是孔子伦理道德观念的准绳,亦是渗透在其教育观中的思想精华。

一.学与思的统一

《为政》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杨伯峻先生将“罔”释为“诬罔”、“殆”释为“疑惑”。学习与思考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无论是缺失了哪一方面都会带来不足。二者只有和谐统一,兼而顾之,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与思的统一便是一种中和,不缺此,不乏彼,而是保持一种相融相和的状态。

《述而》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这亦是中庸思想在教育观念中的体现。程颐说“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发,則沛然矣。”2引导者倘能把握好事物的度,等到学生有了“愤悱”的状态时再去引导,不过早、不过晚,抓住关键节点,往往能有醍醐灌顶之作用,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对时机恰到好处的把握。“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3便是讲的对度的把握。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也是孔子所认可的求学特性之一。除了《述而》篇有提及,《学而》中孔子对子贡说“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便是赞扬他能够举一反三。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便证明学生勤于思考、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为己所用,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二.德与智的统一

《论语》作为一部集中表现孔子政治主张、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的著作,无论是专谈教育、教学的言论,还是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规训,在本质上都是蕴含教育意义的,因为这些至今仍点拨着现代人心智的至理名言无疑不是促使着人向更好的一面发展。

《雍也》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文质彬彬”最初是关于个人修养的论述,后来才被引申至文艺范畴。如果朴实多于文雅,就会粗野;如果文雅多于朴实,则会虚浮。只有朴实与文雅相配得当,才能兼具美好操行与智慧,成为一个君子。要做到文质彬彬,德与智便需配合恰当,不厚此薄彼。

孔子在《阳货》中也说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孔子要求弟子既要注重品德修养,又要重视学习,可见品德与智慧的统一是孔子时常教诲学生的立身标准。这种统一是一种对立中的统一,是矛盾双方维持事物稳定性的相互抗争与联系,既不偏左也不偏右,而是以中庸为支点处在平衡杠杆上。

三.教与学的统一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并不只是单向传授,而是与学生同进步,坦然承认自己受到了学生的启发,这是教育工作者值得学习的。

《八佾》载:“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起”为启发之意,“凡人病困而愈谓之起,义有滞碍隐蔽,通达之,亦谓之起。”1在授课过程中既传授知识,又接受学生的启发,这种互动式教学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教育作为一种行为,是双向的、多元化的。从“教”这一动作而言,老师是主体,让学生通过他的教授来学习知识,但同时老师也要善于向学生学习。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会让老师跳出常规思维,以一种全新或独特的视角来发现、探索问题,从而带来对知识的新解。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会扮演着帮老师“温故”的角色。向学生“学”的过程反过来又促进了老师更好地“教”学生,对于教与学的有机把握是中庸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1是孔子对自我的反省。孔子要求自己一能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二能努力学习而不厌倦,三能教导别人而不疲倦。“学”、“诲”并举表明了他作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明白教学相长的深刻意义。“学而不厌”既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对学生的示范,学生以此获得“知学好学乐学”的动力,再经反向传导,便能促进老师的教。4无疑,孔子是将中庸思想运用于个人与学生的互动中,使教与学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四.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统一

《卫灵公》首次提出了“有教无类”,杨伯峻先生释为“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差别。”1孔子的弟子中既有华夏人,亦有华夷人;既有贵族,亦有平民;既有乡间童子,亦有四野鄙夫。5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当时社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并且被付诸于教学实践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1。这正是孔子作为一位教育家会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重要原因。

在有教无类的同时,孔子又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在《为政》中,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孔子给出了全然不同的回答。并沒有因为是同一个问题而将回答固定化、标准化,也并未将学生“类别化”、“标签化”,而是依据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要求。在《先进》中,子路与冉有问“闻斯行诸”,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的回答却是“闻斯行之。”公西华对此感到疑惑,孔子向他解释“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冉有性格懦弱,遇事退缩,因此孔子鼓励他大胆去做;而子路性格急躁,好勇过人,因此孔子对他加以约束。朱熹谓“孔子教人,各因其材”3,正是如此。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统一,是以中庸思想作为中心轴的。《礼记·中庸》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6抓住对立的两方面而使之和谐统一,是中庸作为一种思维形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蕴含辩证法的因素。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既不限制求学者的年龄、职业、个性,一视同仁,又针对学生各自的特性扬其长、补其短,不仅整个教学过程是中庸思想的体现,教学目标也是促使学生向“中庸”这种状态靠近。从孔子对子路、冉有的回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孔子既反对做事冒进、过头,也不赞成畏畏缩缩,只有二者中和方才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宋)程颐,程颢.《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朱东根.论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09.

[5].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J].孔子研究,2007(1):51.

[6].(汉)郑玄注.《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

猜你喜欢
教育观中庸思想方法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教育观形成的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