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茹
【摘要】: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动作教学主要包括身体的律动、舞蹈表演、戏剧表演、指挥以及声势活动。在初中的音乐课程上,歌唱课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音乐教师,探索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声势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反应能力,以及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的案例,简要阐述声势活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声势活动;节奏训练;音乐教学
所谓声势活动,即把我们自己的身体当作一种演奏乐器,击打身体不同的部位發出不同的、有节奏感的声音的活动,主要有拍手、捻指、拍腿、跺脚四种基本形式。声势节奏训练是奥尔夫教学法非常有特色的教学手段之一,这项活动还被称为是“演奏身体乐器”的活动。[1]这种简单有趣的声势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节奏,有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型。
首先让学生做好拍手的准备,在进入正式的节奏训练之前,我会先让学生利用手指的敲击来模仿一场小雨最后变成电闪雷鸣的暴雨的过程。首先用右手的食指敲击左手的手掌代表小雨,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敲击左手的手掌表示中雨,再用右手的四个手指敲击左手的掌心代表大雨,最后左右手的手掌敲击作为雷鸣电闪的暴风雨。首先利用手指的敲击模仿雨声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手指敲击过程中,声音的强弱变化。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学唱歌曲《龙的传人》这一课时,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声势活动和音符识记上面。由于这首作品偏向于流行音乐,所以在我为学生做完范唱后,很多同学可以跟著音乐哼唱歌曲。基于这种情况,我把声势活动加入到歌唱活动过程中,增加歌曲演唱难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这首作品全篇只由三种类型的音符构成,即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在为学生讲授完这三种音符后,提出演唱声势活动的要求。在所有四分音符的位置拍手一下,出现两个八分音符的位置拍腿两下,出现二分音符的位置,左右脚各依次跺脚一次。让学生按照以上要求分别演唱三次,做到准确无误之后,把这三种声势活动结合到一起演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