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荣格集体无意识角度看—《食肉之年》的物哀情结

2017-09-10 23:57周妙姮
神州·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食肉世相露丝

周妙姮

一、摘要

“物哀情结”这一抽象化概念,作为代表日本典型审美意识和重要文化,早已通过文学作品烙印在日本文人心中,成为了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印记。本文以日裔美籍作家露丝笔下的《食肉之年》为例,结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从“物哀”情结这一日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露丝笔下《食肉之年》序言、和歌等形式反映的对世相的物哀、分析叙述结构程式反映的对四季与命运无常的物哀,来进一步探究露丝引用《枕草子》作为序言的目的,进一步了解美籍日裔作家笔下《食肉之年》中,保留的日本文化的“物哀”之美。

二、理论背景与介绍

荣格,作为精神分析批评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人格结构理论,即人类精神由三个部分组成:个体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之所以全世界的人们用同样地方式回应某些故事或神话,这大多不是因为他们都了解或者知道这个故事,而是来源于人类集体无意识深处的某种种族记忆。

“物哀”情结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感物”情调,代表的是对时间万物的抽象化情感,“既包含了对自然物的喜爱、感动,也包含了对生命的无奈、哀伤与赞赏”,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字面意义上的对悲哀的事情感到哀伤。这种复杂的情感融入了大和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形成了一种集体的“以悲为美”的整体审美倾向。这种对生命或者岁月抒发相对凄凉、忧郁的怜悯以及感伤之情烙印在日本民族文化中,成为很多文学作品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物哀”意识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对世相的物哀之感,第二,包含了对四季无常,人物命运无常的物哀之心。第三,是包含了对死亡与毁灭的不恐惧,和对悲剧的美化的物哀之情。

三、对世相的物哀情结

《食肉之年》中每一章节开篇都会引用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作为铺垫,与正文呼应,形成古今对话。《枕草子》作为日本散文的鼻祖,出自平安时代三大才女—清少纳言之手。这部作品记录的作者对平安时代风俗、宫廷日常琐碎以及复杂的人情世界的随想,是对世相的感想与评论。节选的《枕草子》内容上不仅在流露出传统的物哀情调,同时与《食肉之年》正文内容相关联并形成呼应。《枕草子》在《食肉之年》中的引用,都透露出了露丝对世相的物哀情结。

四、对四季变幻与人生无常的物哀情结

文章第一部分洋溢着一副生机勃勃、新芽萌发的朝气之感,相应地,文章情节中Jane的人生轨迹也与之对应,呈现一幅上升的图画。文章第二部分几乎充满活力,似乎一切都如理想中美好。而Jane在这一部分不仅遇到与Sloan炽热的感情,并且因为节目的高收视率,她成为了《美国主妇》的导演。第三部分Jane开始经历人生的转折点,她因为第一次在节目中引入“羊肉”这一概念,违背了节目想要传达的主流价值观,同时意外怀孕,但孩子的父亲却不太愿意要孩子,也不愿意给她一个稳定的家。第四部分Jane为了追寻和揭露她认为的被污染的肉的源头,她不惧被辞职仍然坚持去科罗拉多屠宰场录制被核污染肉,想让社会原理这些被污染的牛肉。而恰好Akiko在这部分虽然坏了孩子,却终于下定决定离开她认为的令人作呕的John这个家庭和日本这个大环境,而是决定追寻她心中的美国梦。

这种四季无常的画面给读者呈现出了一种不能把控的,无常的美感,这正是作者对自热物哀之心。

五、对覆灭与死亡前生命闪光点的物哀之心

物哀情结中的“死亡”并非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死亡,也是指物哀带来的美的最高境界—覆灭,这是不惜代价为追求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为寻求安宁与寂静之美与人生的永恒性的悲中之美。或許《食肉之年》中人物并没有真正从世界消失,但主人公在覆灭中寻求自生升华点、闪光点和的做法,正是同物哀情结中寻找人生终极意义的内涵相一致:

露丝笔下构建的两位女主角的归宿,我们可以发现,Jane的孩子没能保住,失去了工作,和Sloan也并没有圆满;而Akiko带着John的一笔钱来到美国之后,不打算回日本,但结局却戛然而止。可以说,两个女主人公的结局都带着一种无限的苍凉之感,她们为了追寻她们心中认为正确的东西,放弃了太多太多,却又并没有完全获得她们心中最渴望的东西。两位女性体内都流淌着日本民族的血液,她们这曲折的命运,和起伏的人生本来也充满着她们民族中那隐隐流淌的“物哀”之心。

六、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食肉之年》中人物对世相的物哀之情,对四季与人生变幻无常的物哀之心,对生命闪光点不懈追求的物哀之心这三个物哀情结的子层次,展现了露丝笔下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日本民族“物哀”这一集体无意识。同时,也呈现出《食肉之年》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次的日本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意识,这种敏感的、细腻的“物哀”之心折射着整个日本民族的国民性格。本文作者露丝,贴切地将这种独特“物哀”之心通过欧美文字呈现出来,使得《食肉之年》既有欧美主流文化的价值意识形态,又保留着日本独特审美视角,成为别有一番风味的文学作品“混血儿”。这种写作手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查尔斯·E·布莱斯勒.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2]胡帆.对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浅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2):90-93.

[3]清少纳言, 林文月.枕草子[M].译林出版社, 2011.

[4]施海燕.《枕草子》中“物哀”思想的体现[J].青年文学家, 2014(20):116-116.

[5]郑湲湲.《雪国》中的“物哀”[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3(3):81-85.

[6]Ozeki R L.My year of meats[M].Penguin, 1999.endprint

猜你喜欢
食肉世相露丝
冷眼旁观说世相
Never Let Go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Meat-eating plant discovered in Canada加拿大发现食肉植物
老僧也食肉——怀素草书《食鱼帖》
食肉袋鼠
投资专家
画说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