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
摘 要:水資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能源,生活及生产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水资源,但是由于以往我国在发展进程中过于注重经济实力的提升,这就使得工业生产环节污水产出量及排放量大幅提升,而污水处理效率却普遍不高,尤其是分散式污水处理能效连10%的基本点都无法达到,相对的不能达到排放指标的污水量将急剧攀升,这对于城市发展及运行来说都是较为不利的,而分散式污水处理作为缓解城市污水总处理压力的重要举措,其能效发挥将有效改善城市周边的水环境。
关键词:分散式污水处理;城市周边;水环境
在城市运行中,水不仅是必备资源,其功能作用更是十分广泛,不仅能够满足城市交通运输需求,在对河流进行可续利用后,其景观特点也将进一步凸显,相对的河道水环境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城市周边的水环境与市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这是因为农村布局普遍不够紧凑,并且污水呈现不同变化形式,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污水集中处理难度。现阶段,我国城市周边的水环境质量普遍不高,而且污染问题也逐渐加剧,这是因为各个水系之间都保持有固定联系,不能以独立形式相互存在,并且污染呈扩散趋势,分散处理能效难以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
一、污水处理系统模式
通常情况下,根据污水处理需求,可以对其应用的系统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集中式及分散式。前者适用于处理容量大、建设周期长的大规模污水处理需求中,这是因为其本身具有集中性处理优势,而污染源集中、污水总量庞大的区域范围中就能进行统一的高效处理,这同时也是我国处理城市污水的主体应用模式,现阶段城市集中污水的处理能效已经达到相应标准范畴。但是部分农村及旅游区等区域,由于与城市的距离较远,城市污水管网难以形成对这部分区域的污水管理,并且由于其污水存在形式较为分散,呈现日变化特点,这就使得集中处理能效难以充分发挥,因此,这就需要对污水进行分散处理,实现对污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
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应流程逐步推进,期间一般需要进行三次以上的运输,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污水管网进行后续工作,但是其建设成本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管网在运输水资源时,其本身也会出现一定损耗,一旦出现问题,不仅管网会逐渐渗漏,地下水更会受到不利影响,这就使得其发展运行难以突破既定局限。而分散式污水处理则能够弥补这一应用空白,并使其污水处理能效进一步强化,当污水完成处理后,也能够达到回收指标,这就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并且由于分散式的污水处理并不需要远距离运输,这就能够减少运输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实现处理模式的长远发展。
二、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
分散式污水处理因占地少、设置灵活、节省管网建设维护、环境影响小、适用面广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经济且环保的污水处理系统模式。在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应用上,美国、日本、德国等处于前沿,可为我国提供先进经验和技术支撑。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污水处理中使用源头控制措施,现场回收利水资源,并由此创建了多个分散式污水处理机构。目前美国在实际分散式污水处理过程中更加强调节能与生态,南卡罗莱纳州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率达到54%,通过多种方式,美国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率已达96%。
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环境问题,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发展污水处理系统,建成了以污水处理厂及净化槽两套系统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净化槽即典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进行现场处理,不依赖管网,特别适合处理城市周边区域的分散式污水。得益于深度净化槽技术广泛应用和配套法律保障,2009年日本全国污水处理率已达91.5%。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年开始,大力发展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形成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模式,目前共有各型污水处理厂约7400座,其中分散式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占最大比重。
三、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分散式污水处理一般采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和人工生态处理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城市周边污水特点、地形、经济等因素,针对性选取工艺模式。使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对于城市周边污水做阶段性处理,将水资源排入最近河道水系中,不仅能缓解水环污染压力,还能强化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从而提升城市周边整体水环境质量。对于较为分散、并且日变化量大的污水现状,国内外都普遍提倡采用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将污水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污水回用不仅仅能够将城市水环境中污染问题有效缓解,也能够增加城市水资源,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压力,对于水环境污染治理具有显著的成效。
1.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是我国小型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即利用厌氧、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结合格栅、沉淀等物理处理后排放。一般有滴滤池、接触氧化(曝气)、沼气池(无动力)、微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生物膜(MBR)等具体技术应用,其中生物膜(MBR)技术因其处理效果好(深度除氮磷)、易维护、剩余污泥少、占地少等优点,在分散式污水处理和回用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并结合其他工艺,形成了如好氧+厌氧+缺氧序式MBR、淹没复合式MBR、生物移动床MBR、循环间歇活性淤泥法MBR等组合工艺模式,不仅强化了处理效果,提高了氮磷去除率,也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2.人工生态处理技术
主要有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快速渗透处理和生态浮床技术。其中稳定塘和土地快速渗透因存在易污染土壤、地下水等二次污染隐患,并不适于城市周边。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成熟,即人工建造运行模拟沼泽的生态系统,利用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基质产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协调作用,过滤、分解、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达到城市污水效果,人工湿地建设运行成本低,仅为传统污水处理厂的1/10至1/2,还可根据污水类别,灵活选取不同基质与植物的组合,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生态浮床处理结合植物吸收和生物膜技术,对于消减城市及周边富营养化水体有着良好效果。同时,因种栽大量水生植物,人工湿地、生态浮床还具有独特的绿化景观效果,特别适用于城市周边的环境景观提升。
分散式污水处理是一种适合城市周边污水处理的模式,我国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实施地人口规模、地形条件、经济基础、环境景观等方面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具体工艺组合模式,处理和利用结合,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最终实现城市整体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阳,石玉敏.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5(2).
[2] 张慧云.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及改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