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口服液生产工艺的改进分析

2017-09-10 11:49宋航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2期
关键词:改进方法生产工艺

宋航

摘 要:清热解毒口服液是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药品,其清热解毒的效果优于其他的药品,功效较强,主治与热毒相关的病症,患者如果患有热毒,就会出现面色发红、心情烦躁、同时口干舌燥,咽喉疼痛感较强的症状,服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症。虽然这种口服液的疗效比较强大,但是制作的工艺与处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药品制作单位采取的制作方法都有所不同。为了保证这种口服液的质量达到药品相关的标准,本文根据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的了解情况对其改进之后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

关键词:清热解毒口服液;生产工艺;改进方法;药品研究

清热解毒口服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品,一般可以用来治疗与热病相关的病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对这种口服液进行生产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技术水平高低不同,导致生产工艺存在差异,同时也使这种口服液的指令存在差异。为了保证清热解毒口服液药品的质量,在进行药品原料的选择时,制作人员需要选择质量稳定的材料作为制作清热解毒药品的原材料,药品制作单位只有将这种口服液药品的质量提升上去,才能在药品生产的市场赢得更多的信誉与支持,本文根据对清热解毒口服液这种常见药品的了解程度对其原有制作工艺以及改进后的制作工艺分别进行分析。

1原来生产工艺概况

清热解毒口服液处方的含量分别为:石膏670g,金银花134g,玄参107g,地黄80g连翘67g,栀子67g,甜地丁67g,黄芩67g,龙胆67g ,板蓝根67g,知母54g,麦冬54g。以上十二味,除金银花、黄芩外,其余生石膏等十味先温浸1小时,煎煮二次(待沸腾后,稍冷加金银花和黄芩),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70%,冷藏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加入0.5%活性碳,加熱30分钟,滤过,加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药品生产单位在进行口服液的生产时,采取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主要生产过程如下:制作清热解毒口服液需要用到十二种不同的中药,药品生产人员应当将其中的十种中药在水中温浸一个小时,其中黄岑与二花是不需要进行温浸的,在温浸之后,需要煎煮两次,当水沸腾之后,水温稍微降低之后,可以在其中加入黄岑与二花药品。第一次蒸煮的时间为一个小时,第二次蒸煮的时间缩短为40分钟左右,将煎液进行合并,合并之后是浓缩性的液体,比重大约在1.17左右,在其中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使其含醇量在70%左右,将药品溶液进行冷藏,在冷藏时间达到48小时之后,将其过滤,对乙醇进行回收,再将0.5的活性炭加入其中,加热时间为30分钟,之后再次进行过滤。将调味剂加入到药品的滤液之中,同时加入蒸馏水,最后一次过滤之后,将其分装,并对其实施灭毒。

生产中我们发现,其浓缩的稠膏在加乙醇时,醉度较低(<70%)则沉淀较差.给过旅增加了困难,影响生产;而我们知道黄岑中的黄岑随含醇量的升高而溶解度下降(同时亦受石膏煎液的影响)。当含醇量达70%时,黄岑几乎全部随沉淀而被除去。为了保证黄岑在该方中发挥其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我们采用黄岑单独提取后按比例加入的方法,从而完善了生产工艺。

2改进之后的制作工艺分析

2.1黄岑的提取

将纯净处理过的黄等蒸后切薄片投人提取罐中,分别加人10倍、8倍,6倍量开水煎煮三次。煎煮时何依次为40、20、20分钟。煎液滤过。将二、三次滤掖合并浓缩至约同一煎液量。置耐酸料捅中、待温度降至80℃时,分别加人2mol/L盐酸,调pH到1.0-1.5,充分搅拌后加盖,自然冷却静置12小时。抽去上清液,将剩余沉淀及浊液吊袋12小时。尔后用70%乙醉洗2-3次至pH4.0一5.0。每次醇洗充分搅拌后静置6小时,抽去上清液,再洗。最后沉淀用离心机分离,弃去上清液即得到黄岑素(黄岑总黄酮)。

2.2生产工艺

余十一味药物,石膏打碎袋装,栀子连翘稍润压裂,另8味切薄片煎煮2次,分别为60分钟、40分钟。煎液滤过浓缩成稠膏状。徐徐加入95%的乙醉,边加边搅动,至含醉量达70-72%时,冷藏静置48小时,倾取上清掖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2.3配液

浓配:按比例将黄岑素纯品同回收乙醇后的药物提取液混合,加燕该水约为1:1(W/W),用40%NaOH溶液调至pH7,煮沸30分钟,在4℃-8℃条件下冷藏7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精配:将配好的单糖浆趁热过旅。合并单糖浆和粗配液,适当加热,调pH7,保温。分别以脱脂棉和滤纸减压抽滤后加调味剂.加燕馏水至标准量。以上工艺完成后,将药品灌封、灭菌、包装。

在清热解毒口服液的中药组成中,有效成分苷类含量较大,但在酶的作用下易发生水解,在水提前用乙醇浸泡后,可防止有效成分水解。从实验结果可知,水提前用乙醇浸泡后,其黄芩苷的含量提高了145%,成品颜色加深,由药典制法所得成品的浅黄色变为深红褐色。

在清热解毒口服液的中药组成中,有效成分苷类含量较大,但在酶的作用下易发生水解,在水提前用乙醇浸泡后,可防止有效成分水解。从实验结果可知,水提前用乙醇浸泡后,其黄芩苷的含量提高了145%,成品颜色加深,由药典制法所得成品的浅黄色变为深红褐色。

清热解毒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清热解毒口服液由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组成。清热解毒口服液用于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

口服液在口腔含服过程中,逐渐溶化,并被吞咽,药物在口腔、咽喉停留时间较长,然后再进入胃、肠,可以长时间停留于口腔粘膜、咽喉,既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能较快缓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症状,又可在进入胃肠道后吸收达到全身作用,使之更全面化发挥疗效。其次,口服液为口服固体制剂,其性质比液体制剂稳定,成本更低,储运、携带、使用更方便。因此,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研制有很大的意义。

3结语

黄岑是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在原来制作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过程中,制作人员对于黄岑药品的处理手段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生产药品的环节中,酶与黄岑的重要成分共存的现象显而易见,但是药品生产人员的处理方式并不是不针对这种现象的,主要是没有对黄岑中的成分进行合理处理,在进行煎煮黄岑的过程之中,黄岑的这种成分会在溶出的过程中,受到外部煎煮环境的影响恢复到浓缩的状态,在此之后,难以进一步出现醇沉的可能性,因此各个药品生产单位必须要对这种药品制作的工艺进行改进,通过生产工艺改进,来强化黄岑药品的祛除肺热的功效,保证口服液能够发挥出较好的药效。

参考文献:

[1]王雪芹,邢向伟,刘乃强,李振国.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木犀草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0(12)

[2]许海棠,黄丽涵,徐远金.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的5种有效成分[J].色谱.2008(05)

[3]肖文中,张美义,林燕芳,詹利之,符林春,李国桥.HPLC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双氢青蒿素片中甲氧苄啶含量的比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04)

[4]武佳,张继,南垚,张清华,安慧景,周立东.人参及其四种常见伪品的HPLC定性鉴别[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进方法生产工艺
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生物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耐热钢生产工艺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与应变能力刍议
浅谈某电力公司绩效管理实施改进方法及成效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SBS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