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逐渐丰富化、多样化,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随之提升。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文博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与其他事业相比,我国文博事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文博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致使文博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文博的开发与利用亟需强化。鉴于此,本文简要地分析文博事业的特点,阐述了文博事业的有效开展路径,旨在促进文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质量都与经济稳步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意义深远。文物博物馆事业,关系到文化传承、历史延续,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体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国家形象等。只有在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持久、有效发展,这也是目前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文博事业的特点
文博事业的特点主要有:人自身的特性、服务性、公益性、教育性及民生性等。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博事业的主导者,也是最终受益者,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够通过发展文博事业,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挥文博事业对大众的重要引导作用。文博事业作为一项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包含人的本性、民族性和国家性等特性。政治文化思想来源于生活,具有个体性,思想的完美碰撞能激发文博事业的新活力,促使文博事业生活化、民族化。文博事业本质上是服务事业,所以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博事业是以群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本质具有公益性,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及文化诉求。通过融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文博事业的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从而不断提升民族凝聚力。文博事业的管理应当以民生为基础,不断对其进行改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文化博物馆为人民群众免费开放,使其走进博物馆,了解民族文化。随着文博服务不断深入基层,文博事业的关注度逐渐提升,服务于民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二、关于文博事业的发展意见
(一)不断提高收藏品的品位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文博事业传播宣扬主要手段的文物展览,已成为人们接触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熟悉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提升文物收藏价值和创造高品位文化博物馆,是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对收藏品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应当深入挖掘收藏品的主题,使其不断升华,从而更深刻揭示文化内涵,引起传统文化和现代群众的精神共鸣。人们可以借鉴广告的名人效应,让收藏品展览跨越空间、时间,实现现代精英与古代名流之间的文化碰撞,为人们提供精神的追求。
(二)创建大旅游行销策略
旅游产业和文博事业两者之间存在内部差异,但两者也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因此,突破旅游产业和文博事业之间的沟通屏障,实现两者合作共赢,已势在必行。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要加强游客管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文博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摧毁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纽带的基础上,要以保护文化传承为前提,其后再追求更高层次的经济效益。就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言,旅游行业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也体现出文博事业与社会的完美结合。因此,文博事业应面向社会,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对文物的保护,扩展旅游行业与文博事业的协同合作。在文博事业发展的同时,应有效地利用两者共同发展的利益目标,促进旅游行业的繁荣发展。
(三)进行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诸多城市不只有一个博物馆,由于博物馆的数量较多,且资源的分配情况不合理,大多数文化博物馆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这使得馆中收藏品丰富度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文博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将国家、社会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开拓思维,加强各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沟通,实现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的信息共享,实现互利共赢的最终价值。只有对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才能促进文化博物馆的高效发展,不断提升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文博事业的公益价值、教育价值及服务价值。博物馆依赖于文物藏品资源,不可否认,每个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品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应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其进行优化和整合,通过分类汇总藏品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文物收藏品资源的价值,实现文博事业服务于民、得益于社會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总之,文博事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文博事业的发展肩负着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承载着服务及引导民众的重要责任。随着人们对精神的诉求日益提高,对民族文化凝聚力也更为关注,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文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政府、社会及民众应重视发展文博事业,顺应时代需求,结合新时代观念创新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文博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体系,充分展现文博事业在文化领域的魅力,最终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
(盐山县文化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