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贤凡+周锦国
摘要:《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罗森塔尔描述奥斯威辛集中营惨状的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作者以冷峻的视角,理性的笔调,刻画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惨状,“客观报道”的突破,让奥斯威辛这座死亡森林再次曝光于今日的和平之下。本文将从罗森塔尔的写作手法即“零度”统摄下的人性而残酷的报道智慧,来对这篇新闻报道进行审美鉴赏。
关键词:奥斯威辛;报道视角;“零度写作”;人性;残酷
奥斯威辛是波兰的一个小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杀人魔窟,用各种残酷手段,屠杀战俘和平民百姓约400万人,犯下了人类历史上滔天罪行!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带着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用特写式的镜头再现,和画卷式的铺层方式,展现出布热金卡和奥斯维新集中营曾经的血淋淋,曾经的惨绝人寰,和曾经的绝望!他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逼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在所有关于奥斯维辛的新闻中,他独树一帜!
(一)否定式的标题与巧妙的新闻建构
这篇新闻的标题“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一个令人感到疑惑的否定句。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为什么还要写?大屠杀的14年后的今天,这里“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里早已经恢复平静。也并没有什么可以写的新的东西。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作者之所以写,是作为记者的使命感促使他,扛起肩上的责任,让人们缅怀历史,使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自省,呼唤温暖,呼唤和平。而作者运用今天的和平,欣欣向荣的景象,反衬出十四年前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多么的血腥暴力与残酷,多么的蔑视生命,肆虐生命!毒气室的乌烟瘴气,绝育室里对新生命的无情扼杀,焚尸炉的灭绝人性的浇灭生的希望,一幕幕令人发指的画面尽现眼前!
从结构上来看,文章的前三段作者细腻的描绘了奥斯威辛现在的欣欣向荣的充满生命力的欢快景象,用纯洁而阳光的文字构建了一个无忧无虑的人间圣地。紧接着就是十几年前的“人间地狱”,造成了语言上的极大反差,体现了语言的张力。接下来,作者以参观者,导游等人的视角来描绘了奥斯威辛的景象,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来展现奥斯威辛“杀人工厂”的事实。而这里的各个虐杀室都代表着人类的生命权,生存权,生育权等权力一项一项的权利被无情的剥夺!这也是人性与兽性,人间与地狱的鲜明分野!
(二)细腻的笔触构建了如诗如歌的浮雕式画卷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这位姑娘的笑容很阳光很美好,就像是一个灰暗的世界里,突然跳脱出一抹阳光,富有生气。羅森塔尔将这位姑娘的美丽善良,纯洁与活力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式的描写,绘画中浮雕式地刻画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这位可爱而又稚嫩的姑娘却死于法西斯的践踏之下,人世间的美和善就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她的笑容,她青春的生命,在地狱一样的集中营里,显得格外炫目。这样的描写极富张力!犹如史诗般的冷静与理性,慢词般深沉而有力的呐喊,令人深思!
“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雏菊花是天真,纯洁,梦想,美,还有爱的代名词,世间最美丽的花朵开在最肮脏最黑暗的毒气室,焚尸炉的废墟上,这种生与死,黑暗与光明的巨大反差,让人们心中为之一震!这朵阳光般的雏菊花,如同雕刻艺术家手中匠心独运的精细作品,在雕刻的平板上显得尤为耀眼!
(三)语言的陌生化与独特性
圣经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就像我们写文章,所有的字词,都在那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里。但不同的人,用同样那些字词,写出了不同的文章。语言的独特性决定它存在的必要性。
罗森塔尔在千百篇已有的关于奥斯维辛的宏大叙事的新闻之后,独辟蹊径地以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孩子的嬉戏为切口导入,又以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孩子的嬉戏收束。孩子是新生命的象征,是灵魂的唤醒者。泰戈尔说过:“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来了讯息:上帝对人类并未灰心失望”。而在布热金卡最不该有的就是孩子的嬉戏,因为这里曾是人间地狱。唯有孩子才能唤醒人性,唤醒灵魂!
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种视角的转换,不再是单向的度的观察,而是有双向交流的感的,更深入的激发人类情感和心灵的力量。犹如佛教的妙语:“犹如众镜相照,众镜之影,见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华严经.论法界缘起》)
(四)“零度”统摄与冷峻理性的视角
然而罗森塔尔的写作还是在“零度”的统摄下的,没有不切实际的抒发个人情感,以个人感受和激愤来统摄这篇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者虽用文学性的语言转述事实,也遵循对事实的绝对忠实及带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作者对奥斯威辛集中营之中的环境进行了较为忠实而又客观的描绘和转述,情感的抒发也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并无半点虚构和扭曲之嫌。面对法西斯的暴行,他的记录,就像一部无声电影,清晰的陈述事实,还原真相,最平静的沉默便是最有力的审判。作者以全人类的视角,基于客观事实来审视这场屠杀,对参观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场审判,每一个人都是罪恶的参与者。罗森塔尔以奥斯威辛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来逼迫我们去审视自己的灵魂,去反省,去领悟自己的“罪恶”。站在全人类的思想高度上,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作者精妙地在“零度”统摄的写作之下,以冷峻理性的视角完成了一篇独具跨文体特色的艺术报道。
参考文献:
[1]罗森塔尔 中文自修{J} 1999 Z1期
[2]苏宁峰 语文讲堂{J}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报道智慧:视角与思想 2013,09
[3]朱楠 中国传媒科技{J} 新闻的七情六欲----以美国名作《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 2012,10
[4]谌泽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比较阅读课堂教学实录 新课程(中学)2014,01
[5]熊芳芳《<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