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子琪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前,各条战线的人们都在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那么,如何认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又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1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也步人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共有高校图书馆3 000多个,总藏书量达15亿多册,年接待读者6亿多人次,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充足的文献信息保障,也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1突击采书,质量下降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高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的出台,各高校都进一步加大了藏书建设的力度。这一方面给高校图书馆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高校图书馆都在突击采书,导致馆藏质量下降。由于教育部评估指标里明确:馆藏指标只统计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电子资源只作参考,因此,导致各高校图书馆为了达标,都把主要经费投入到纸质文献的购置上。但是,由于建校时间比较短,一些院校特别是新建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基础比较薄弱。差距很大,再加上国内1年内出版的新书毕竟有限,据统计,2004年我国全年出版的图书有19万种,其中出版的新书只有11万种,即使经费很多,也不一定买到很多高质量的图书,因此要达标谈何容易?那只有两条路:一是拼命增加复本数。以前一种书买3~5本,现在不管需要不需要都买l0本、8本,甚至是几十本;二是大量采购旧书、打折书、库存书。还有的学校图书馆做法更加离谱,在评估之前,就从新华书店拉进一批旧书,包也没拆,装装门面,评估完了以后,再拉回书店去,这样的做法怎么能保证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呢?要知道,图书馆特别是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丰富和沉淀的过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暴富而建设起来,那种急功近利、急躁冒进和一蹴而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违背图书馆发展规律的,它只能给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带来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因此后患无穷。
1.2硬件投入后劲不足
图书馆的设备建设和硬件投入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图书馆技术的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每年也要在设备和硬件方面进行更新和发展。但是,为了达标图书馆都把主要精力和经费投入到纸质文献的建设上,而投入到设备和硬件建设方面的经费就相形见绌、捉襟见肘了。就拿我馆为例:我馆2003年文献经费100万元、2004年150万元、2005年更是达到270万元,而设备经费2003年是40万元、2O04年是30万元、2005年只有20万元,而且还要全院统一购买。这直接导致了我馆大部分机器都已年久失修而老化,电子阅览室70台机器有半数以上不能正常工作,这与高校图书馆的形象是不相称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和读者的满意度。可以说,设备和硬件条件的不足,已成为了我馆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1.3重复建设,浪费惊人
一方面是经费紧张,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重复建设、大量浪费的现象,这几乎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通病。具体表现在:(1)馆舍的重复建设。有的馆新馆建成了,老馆就弃置不用;各地蜂拥而成的大学城里,图书馆还是一家一馆,而且还互相攀比,一个比一个大,多浪费啊。何不集中起来造一个大馆,省下钱来多买点书和更新设备呢?(2)资源的重复购买。中文图书的重复购买就不说了,那些价格昂贵的外文书刊、电子资源数据库也是家家购买,自给自足,有这个必要吗?为什么不能大家集中起来购买,然后共享呢?既省钱又省力,何乐而不为呢?况且,现代四通八达的网络设施也为这种共享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和现实的可能。虽然有的地方和一些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实行联合采购和资源共享,但这种共享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读者的需求也是不相符的。
2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文化单位,同时又是一个服务单位。因此,人文性和服务性是它的两个本质属性,也是高校图书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应有之意。以人为本,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人文性。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2006年9月第9期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五定律学说: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无不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本位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图书馆的生动体现和本质要求。
数量与质量并重,实现全面发展,这体现了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根本要求。馆藏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依托。建设一个高质量的馆藏资源体系,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和读者的满意度。这种高质量体现在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首先,馆藏的数量是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馆藏作基础,搞好服务就成了一句空話;其次,馆藏的质量是目标。要求收藏的文献资源必须是有用的,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没用的或利用率极低的馆藏对图书馆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3结束语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也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实现全面发展;硬件与软件统一,实现协调发展;服务与管理创新.实现持续发展;馆员与馆藏同步,实现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荣.学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初探[J].职业教育月刊,2005(3):47.
[2]杨惠珍.浅谈树立图书馆科学发展观[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3):5-7.
[3]吴建中.图书馆发展呼唤科学发展观[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6):4-6.
[4]王昌贵.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4):22-24.
[5]许建业.我国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点新认识——从科学发展观谈基层图书馆建设[J].新世纪图书馆,2004(4):7-9.
[6]陈敏尔.以科学发展指导文化建设[J].今日浙江,2004(1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