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技能的习得与训练

2017-09-09 09:03徐成博
科技资讯 2017年23期
关键词:习得运动技能模仿

徐成博

摘 要:运动技能不仅仅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它还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学习掌握不同的运动技能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基础,体育运动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颇为有趣的实践活动,体育运动是基于身体的活动,对运动技能有着特殊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参与者需要进行运动技能的刻意学习才能有效提高水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动中运动技能的学习进行研究,提出运动技能习得的主要方式及其优缺点,为运动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技能 习得 模仿 试误 迁移 反馈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b)-0227-02

运动技能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和基础,在运动健身领域,运动技能是保障锻炼效果的保障,对于学校体育而言,运动技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资本[1],对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竞技运动领域,运动技能则是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的前提。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但不同方式对运动技能习得的效率影响则不尽相同,运动技能习得方式及其效率为训练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1 运动技能习得方式

1.1 运动实践

一切技能的获得都需通过实践。实践为运动技能的获得提供了环境条件,不同的实践类型会造就不同的运动技能,这也是社会分工形成的原因之一。实践类型的不同会造就截然不同的运动技能,例如孩童与狼群生活在一起,会习得很多狼的行为技能。体育运动是身体的运动,相较于其它理论性强的实践活动,体育运动更加依赖于实践,运动实践提供给人的不仅仅是运动体验,还有运动经验,这些体验与经验会促使人转变运动观念、开发技能智慧、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进而为运动技能的学习提供推动力。

1.2 观察与模仿

人类天生具有观察与模仿的能力,人类在幼儿阶段就具备了观察移动物体并进行模仿的能力,这种观察与模仿的能力与生俱来并受外界的强烈影响,幼儿通常通过观察父母或其他人的动作来进行模仿学习,观察他人动作会给予幼儿清晰的指导,而模仿他人动作则给与幼儿现实的身体实践。人类在早期阶段主要通过观察与模仿来实施“镜像”学习,在观察过程中,人类神经元的活动是频繁的,运动的程序和模式在人脑中形成了“镜像”,随后的模仿则是身体的实践操作,在这个实践操作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建立神经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的协调关系,包括空间、位置、动作结构、力度、速度、准确性等都在不断的协调中建立。

1.3 试误

人类通过观察与模仿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后,会主动寻求掌握一些更高难度的动作技巧。在这种自发的学习中,人类主要是通过试误的方法来进行的。“失败乃成功之母”,人类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往往会通过不断的试误来总结经验。试误法虽然在学习效率上有所欠缺,但却是人们在缺乏有效指导情况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体验的机会,为后继的运动技能学习奠定了基础。但试误法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也就是学习者很容易习得错误的动作,并将这个错误的动作自动化,为后继的改正造成了困难。

1.4 迁移

运动技能可以在不同场域间进行迁移,而不同运动技能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和迁移效应,这种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2]。例如你在乡间小路上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么你也可以在城市喧嚣的马路上骑自行车,但是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往往對骑三轮车会产生不习惯。实际上,教练员的作用就是要通过训练来发展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而最能体现教练员价值和水平的方面是,他能否将运动员在训练中获得的运动技能正向迁移到赛场上。

2 运动技能训练建议

2.1 重视实践

实践是掌握运动技能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提高运动技能水平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表现在训练中就是要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反复练习的目的是建立神经肌肉的协调关系,最终形成运动技能模式的自动化。虽然运动技能训练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但并不是说练习的形式可以一成不变,相反,在练习内容和练习目标已定的前提下,练习的方式需要多样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练习的兴趣,增加练习者的参与积极性,这为运动技能的掌握创造了条件。体育运动中大部分的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的特征,对于相互对抗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技能的训练更需重视实践,既要在训练中融入对抗的因素,也要采取各种实战比赛对抗的实践来提高运动技能的专项性。

2.2 讲解与示范法

运动技能的难度水平和复杂层次会随着训练的进行而越来越高,对运动技能的训练,需要将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对初学者而言,示范法是比较合适的训练指导方法,这主要是基于观察与模仿的运动技能学习规律。运用示范法通常会采取多角度示范、慢速示范等策略,为的是让学习者看清楚动作细节,但无论采取何种示范的策略,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正确的示范,正确的示范可以引发正确的模仿,而错误的示范则会直接导致错误的模仿,而在示范时机方面,主要采取练习前示范,目的是使练习者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而对于有了一定训练水平,掌握了一定运动技能,对运动技能的相关概念有所了解的学习者而言,采取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更为适合,这可以引导学习者重视运动技能中真正需要关注的要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讲解和示范的时机主要是依据学习者对技术动作结构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3 分解教学法

运动技能的动作结构往往具有复杂性,对复杂的运动技能进行教学与训练,常常需要指导者将运动结构进行划分,即进行分解教学法。实际上,几乎每一项运动项目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中都会运用到分解教学法,例如足球脚内侧踢球中,会将踢球的技术动作结构分为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的摆动、脚触球和踢球后的随前动作,这五个技术动作结构的分解环节,可以在训练中依次进行练习,目的是强化学习者对技术动作环节的了解。将技术动作进行合理的分解,有利于降低学习者的学习难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动作结构的分解必须遵从原有运动技术的动作实施规律,不能因为不合理的分解而导致技术动作结构的紊乱,如果分解不合理就会破坏原有技术动作结构的完整性,这反而会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endprint

2.4 迁移训练与反馈

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将训练效益迁移为赛场上的比赛能力。实际上,训练指导者非常依赖迁移训练,几乎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运动技能的迁移做铺垫和做准备。运动技能的迁移效率高低是训练指导者训练水平的重要体现,是训练是否合理和科学的重要反映。迁移训练的主要依据是抽取比赛的片段作为训练的主题,而这个主题需要具有连续性,训练的要求要具有递进性,训练的负荷要具有比赛性。迁移训练在运动技能训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原因主要在于运动技能的综合性和復杂性,如果直接进行实践对抗比赛,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会很低,而设置主题明确的迁移训练,合理安排教学程序[3],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率。此外,对运动技能学习有重要影响的还有反馈,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它通过信息的传递、控制和反馈,保持系统的动态平衡,最终提高学习过程的优化程度。反馈一般源自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反馈和训练指导者的外部反馈。内部反馈主要是基于学习者的感觉系统,这是学习者运动天赋的一个表现形式,属于相对不可控的因素。对于运动技能的训练过程而言,训练指导者的外部反馈更为关键,原因在于,一方面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反馈往往不够准确;另一方面学习者缺乏运动技能的理论基础。外部反馈可以给予学习者准确的评价,引导学习者强化正确的动作,纠正错误的动作,从而提高运动技能的水平。外部反馈的途径多样,指导者、同伴、视频等都可以作为外部反馈的来源,训练实践中最为常用的是训练指导者的语言反馈,这种反馈比较及时准确,容易引起学习者的重视。外部反馈时机非常重要,即时反馈对开放性技能比较有效,而延时反馈则更适用于封闭式技能[4]。

3 结语

运动技能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和基础,运动技能的习得方式主要包括运动实践、观察与模仿、试误和迁移,运动实践为运动技能的习得提供环境,观察与模仿是运动技能习得的基础方法,试误是不断提高运动技能的重要手段,迁移是运动技能习得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技能的训练,需要重视运动实践,正确运用讲解与示范,合理运用分解教学法,并需要通过迁移训练与反馈机制来提高运动技能的专项性。

参考文献

[1] 赵志荣,何晓龙,迟启岩,等.运动技能学习与锻炼习惯关系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124-126.

[2] 司庆洛,张超.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7(36):158.

[3] 唐月香.论运动技能迁移教学法[J].龙岩师专学报,2002,20(3):63-64.

[4] 金亚虹,姚家新,于宗成,等.任务性质、结果反馈时机与运动技能的学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185-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得运动技能模仿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文化认知对日语习得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寻找“言”“意”之间的慢思维
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