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2017-09-09 16:44王小江肖猫生杜必莹
科技资讯 2017年23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美术

王小江+肖猫生+杜必莹

摘 要:美育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学存在于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对提升美术教学效益发挥着不可提到的作用。因此,美育教学的渗透不仅是美术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更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涵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鉴于美育教学的重要性,需加强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的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深刻体会美学的底蕴,以提升审美价值。

关键词:美育 美术 教学 渗透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b)-0151-02

美育存在于一切教育教学中,尤其在美术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美学的思想和知识渗透到美术的教学中不仅是教学方式革新的要求,更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由于美术具有直观性、视觉性的特点,因而美术教学中必然需要伴随着美育观念的培育,需要教导对美术作品中“美”的认识以及欣赏,只有先具备审美能力,将美学思想融入到美术作品的体验和创作中,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和分析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1],不仅有利于美学思想在艺术领域发挥其艺术审美魅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教学一方面不仅有利于教师减轻课堂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高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较好地实现师生共赢。

1 美育教学的重要性

1.1 美育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有狭义的美育和广义的美育之分,但现今对美育的解释主要为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审美的各项能力,从而使其具有美的情操和素养。美无处不在,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更是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推崇“德、智、体、美、劳”其中的“美”便是指美学教育,美育不同于其他的德智教育只是单纯地教授某单方面的知识,美育是存在于一切的教育中,尤其是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学是以“美学”为支撑点的教学,只有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美术实践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美、欣赏美,甚至是创造美。由此可见,美育是美术教学的基础,也是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提高积极性,激发潜能

美术是一种直观的视觉性艺术形式,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富有情趣的色彩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在美术的实践教学中,只教授简单的绘画技巧是不能够满足美术教学的要求的,因此,只有将美学教育纳入到美术教学的始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美育教学符合美术教学中倡导的“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教育原则,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将美学思想渗透到美术教学实践中,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比如在学习《巴黎圣母院》的美术课程中,可引导学生对该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明暗色彩以及线条布局等绘画技巧等来启发学生在欣赏美得过程中构建体验美,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激发起创新思维。

2 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2.1 从教材中渗透美育

美术的教育教学离不开教材的引导,教材不仅有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还有相应配套的风格各异的图片资料。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常常利用在教材内丰富的案例,挖掘其内在的审美素材,从而在教材中渗透美育。

例1: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中的《快餐盒塑料瓶造型》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先打破学生以往对快餐盒的局限思维,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美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然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和观察中发现快餐盒和塑料瓶的不同造型,从而对其发挥创造性思维来对外表造型进行重组和构想,以此引发审美情趣,获得美学体验,从而将美学教育渗透到美术的教材中[3]。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可通过平时课堂教材将美学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美育。

2.2 从实践中渗透美育

美术教学既是一门艺术性教学,又是一门审美性教育。在美术的教学中除了教材内容的教学外,还有手工美术教学。正是由于其美术的广泛适应性使得美育也可通过组织开展美术实践活动渗透到美术教学中。

例2: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四课《有趣的彩泥》[4]

彩泥也被称作橡皮泥,其强可塑性使其成为手工美术教学的重要载体。在《有趣的彩泥》这一课中便是利用其丰富的颜色,让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做成各种形象的面具。这种实践活动的手工美术教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要对学生进行不同面具的各种审美艺术知识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在图文以及视频资料中首先了解到不同面具中各自的“美学”特点,然后在根据自身的理解来完成面具的制作。

由此可见,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式除了课堂传授美学教育外还有实践美术活动的途径。

3 如何加强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3.1 培养师生审美情趣

美术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加强美育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師生双方的配合。而美育的应用首先需要培养师生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培养可通过课堂与课外的途径来进行,课堂的培养即教师通过图文资料或者实物艺术品来正确地引导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认识美、发现美、体验美,从而进一步强化美学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之相反的另一种途径则是课堂之外的审美情趣培养,它主要是指生活实践中,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审美素材,从生活中感受美,继而将其美学知识应用到美术的学习中。通过两者途径的结合,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发挥美育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3.2 创设美育渗透的情境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不能只是让学生凭空想象或者仅依靠相应的图文资料来展开教学,更应该创设相应的美育渗透教学情境来辅助美术教育。创设情境在加强美育对美术教学的应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利于于学生提高审美意识,提升情感美。另一方面美育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利用美术创造美。

例3:人教版高中美术第18课《凝固的音乐》之漫步中外建筑

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不同于小学时期局限在一定空间,它已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将美术教学延伸到教室之外的教学。在《凝固的音乐》一课中,主要是欣赏中外建筑不同的风格美来进行绘画练习。这就必然需要让学生处身于境来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实现美术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以及审美感悟来学习美术。比如在学习中外建筑风格以及技巧的课程中,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到上海外滩、苏州园林或者杭州西湖等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美学的体验和创造学习。

4 结语

综上所述,美育教学对美术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美育不仅存在于美术教学的始终,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美术教学。美术教学需建立在美育教学的基础上,而美育教学则依托于审美观念和什么价值的培养。上文通过分析美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渗透途径来展开美育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鉴于此,加强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便成为了当前美术教学重要的课题,美育教学不仅是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提高的要求,更是教师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分析美育教育的渗透一方面将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益,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美术潜能,培养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旭.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J].大众文艺,2016(24):197-198.

[2] 曾慧.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16.

[3] 李伟.以“美育”为媒 取“德育”之效——听障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7):21.

[4] 刘军.浅谈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4(32):84.

[5] 胥洪娥.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才智,2013(10):99.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美术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术篇
美育教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