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阳
几年前提起“直播”二字,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在电视上看到的赛事、重大活动的直播。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播已经脱离了媒体的垄断,开始向平民化发展。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是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做主播,向观众展现自己的生活、表演自己的才艺。
直播早已不再是一档节目,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深夜失眠的消遣。它成为一个在线的江湖,一种新式的信息传播方式。正是由于这创新,让直播行业以一种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的速度迅猛发展。
但也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一些网络主播为了博得关注,不惜以各种违规甚至违法的内容进行直播;一些平台为了快速变现,对内容审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行为使得直播在外界看来乱象丛生,缺乏管控。
反观行业,一面是ME直播等直播平台悄然退场,另一面是花椒直播收获10亿元B轮融资获得资本认可,直播行业本身也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实际上,直播行业已经进入分水岭,中小直播平台逐渐被淘汰,大型平台将展开更加激烈的厮杀。
炙手可热
花椒直播副总裁郭鹤曾表示:“2015-2016年是直播行业的蓬勃期,网民、资本对直播有了全面的认识。”的确,2016年被誉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网络直播从一个个冰冷的手机应用,变为充斥在年轻人休闲时光的热门话题;2016年,主播们从逼仄狭小的直播间走上大雅之堂,成为每场发布会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被昵称为“网红直播团”;2016年,资本市场对网络直播的态度风起云涌,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到后来的执着狂热。
据悉,自2015年开始,直播行业迎来拐点,PC端的秀场直播渐渐褪色,移动直播转而变得更时髦。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赋予了移动直播天时和地利两个必要条件。
不过,移动直播没有立刻对传统秀场取而代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移动直播在2016年迎来爆发。由此,也引发了直播行业的一股创业热潮。
这其中不乏BAT等巨头的身影:百度独立运营百度视频,引入名人发展直播,还将直播与旗下业务,如地图、视频等相结合;阿里围绕核心业务电商推出淘宝直播和天猫直播,旗下来疯直播则涉足泛娱乐直播;腾讯除自家NOW直播、企鹅直播和腾讯视频的直播功能以外,还投资了斗鱼、龙珠等直播平台,覆盖了游戏、体育、明星、泛娱乐等多个维度。
此外,360孵化了花椒直播;一下科技的一直播与微博相互捆绑;自带话题的王思聪做了以电竞为主的熊猫直播;YY旗下有YY Live和虎牙两个平台。就连以内容分发起家的今日头条也希望在直播行业分一杯羹,上线了火山直播。
巨头的入场让直播行业持续沸腾,根据《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从2015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直播领域的投资金额增长将近400%,同期的互联网行业只有25%的增速。这样的增速足以证明,2016年第四季度以前的直播行业备受资本青睐。
由于资本追捧、巨头入局,以及行业门槛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入直播行业,由此引发了直播行业的“千播大战”。玩家不断增多,直播所覆盖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游戏、泛娱乐、体育、教育、财经等细分领域都有所涉及。
在这种情况下,直播的用户规模也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计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
另外,据北京直播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三生和酸桃科技联合发布《2017年上半年中国直播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中显示,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新增41个直播平台,同时关闭6家,目前在线运营的直播平台达270家。根据《报告》显示,直播平台巨头化格局已然形成,秀场直播依然是主流,但已进入“疲软期”。
虽然直播行业整体看起来火热,但也难掩巨额投入却难见盈利的尴尬局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日益凸显,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百团大战”的影子。但与之不同的是,直播行业的厮杀不仅拼的是资本,更重要的是拼内容。
中视前卫节目集群总监徐涛在“第一届中国互联网直播大会”中称:“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直播平台的内容就变得尤为重要,内容的精耕细作以及专业化将引领直播经济潮水的方向。”
冰点降临
“直播起于秀场、闻名于明星、成于社交、正名于内容、赚钱于打赏及广告、疏于监管、变现于上市、衰于互相拆台诋毁、触礁于色情、亡于下一代技术兴起。”梦想直播CEO、原花椒直播CEO吴云松的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直播行业的发展历程。
也就是说,内容和变现方式以及新技术的兴起,都会对直播造成严重的冲击。而自2017年初开始,短视频迎来第二春,增长势头盖过了直播,资本关注度、用户热度正在赶超直播。直播行业的洗牌期已至,大批不具备竞争实力的跟风者被淘汰出局。
据不完全统计,直播行业关停的平台已过百家,其中包括自身经营不善倒闭的和不符合规定被强制关闭的,仅今年上半年就关停了72家平台。而这只是已经死亡的众多平台中的一小部分,名单还在不断拉长。
其实,即便没有短视频的兴起,直播行业也已经问题重重。而导致直播行业遭遇如此境况的原因,有关专家总结了三个主要因素:第一,同质化严重,泛娱乐直播最为明显。由于泛娱乐直播是直播行业准入门槛最低的一类,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和人员,就可以开展直播。因此,在直播行业最鼎盛的时期,泛娛乐直播的参与平台最多,一个平台上的主播能够给用户提供的内容与其他平台主播无异,这就导致用户没有留在某一平台的必要条件,除非有强大粉丝号召力的网红主播。而泛娱乐直播因同质化内容而无法杀出重围的平台中,YY旗下的ME直播算得上一个典型的例子。endprint
第二,盈利困难,缺乏资金实力。在2016年直播行业火热的时候,有一定用户量的平台几乎都会拿到融资,因为投资人看重的是流量背后的变现。但是,直播如火如荼的另一面,却是平台变现难的尴尬。而这种情况,正是投资人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也不会继续扔钱。
在这个阶段,没有背景单打独斗的平台,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比如因为资金问题而倒闭的光圈直播,创始人张轶也只是回應了一句“创业维艰,一言难尽”。
第三,日益趋严的政策,对行业产生约束。直播行业的野蛮生长,内容的粗俗鄙陋,频繁抵触政策红线,这使得相关部门对直播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比如2016年9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直播平台必须“持证上岗”; 11月4日,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和黑名单制度;12月12日,文化部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对网络表演单位、表演者和表演内容进行进一步详细规定等等。
这些规定的陆续出台,无疑会对直播行业产生限制,尤其是那些打色情、猎奇擦边球的平台。而且,持证上岗的要求,就会把一大批不具备资质的平台砍掉。
何去何从
百花齐放到偃旗息鼓,直播行业仅用了一年时间,可谓来去匆匆。那么到了所谓的“下半场”,直播行业又该何去何从呢?
关于未来的路,各大直播平台都有自己的打算,比如YYLIVE的“综合类娱乐路线”;一直播的“明星直播路线”;龙珠直播的“电竞直播路线”等等。
一下科技联合创始人雷涛在“第一届中国互联网直播大会”上表示:“关于未来要做的事,第一个是一直播是如何来定义明星效应来做自己产品的品牌;第二是如何来打造我们品牌的网红和明星;第三是如何超越修长实现内容多元化;最后一个是如何持续变现。”
梦想直播CEO吴云松将网络直播的未来发展趋势概括为四化:一是社交化,本质上说,直播是领先微信、微博的新一代社交形式,更具社交功能的产品会持续获得关注;二是内容化,直播将演变为一个产业,产业链布局越齐全、调动资源的能力越大、平台可承载的内容和造星功能越多,则越容易成功;三是垂直化,直播正快速向垂直领域延伸,除了传统的游戏直播,直播+电商、直播+体育、直播+在线教育等形式将变得越来越多且趋于成熟;四是广告平台化,直播延伸出来的商业价值将得到体现。
知行资本总裁孙褀扬在“第一届中国互联网直播大会”中讲到:“其实我们要回归到最本质的用户需求分析,比如泛娱乐的这个秀场直播最大的人群在哪里?是三四线城市,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娱乐机会。我们可以看到直播上核心的几个诉求,陪伴、围观、零距离、随时随地、有趣、尝鲜,每一种产品形态都对应了某一种用户画像,尤其是这个时代,碎片化社群给我们创造了机会,你是不是有能力去解决这部分用户需求。”
“直播,向左是娱乐,向右是社交。”分析师王传珍对未来的直播发展方向进行了概括。陌陌、微博、QQ、映客相对而言,更侧重于社交关系和流量转化,辅之以内容;而YY、斗鱼则相对侧重于准专业内容和自制综艺的开发。另外,同样受资本追捧的还有直播+类应用,既直播和垂直类行业的结合。
在资本层面,投资人吴世春对网络直播的盈利模式持乐观态度,“现在直播还投入阶段,在抢市场份额、在建立基础设施,包括丰富的更多的收入模式,从长期看,直播的盈利模式是不成问题的。
综上,虽然直播行业在短时间能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但似乎并没有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入,也许现在探讨直播的商业模式、未来想象和盈利空间还为时尚早,但事实摆在眼前,它直观地告诉我们,生活正在被直播改变,所以未来直播行业的发展必然充满机遇和挑战。
(责任编辑姜懿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