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教育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到大学教育阶段,都会教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和其他课程相比,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性格,养成较好的意志力和耐力,还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但是因为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下,体育教育一直未能被校方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学生很难获得充分的体育锻炼课程指导。这一情况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大学阶段也没有得到改善。因此,本文从校方供给侧入手,分析提升我国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
一、引言
供给侧改革思路在我国流行起来首先源于我党对经济改革思路的指导意见,之后被社会各界借鉴这一思想,用于各类问题的分析。供给侧改革思想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学术成果。经济学家们认为,想要经济能够实现预期的高速增长态势,就要投入充足的生产要素去拉动。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开展多项课程帮助学生拓展自身视野,从而适应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但是,在体育课程方面,仍没有被视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还不能获得充足的体育课程,从而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和性格毅力。
二、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必须推行体育素质教育,因为这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素质教育中,只武装头脑,不锻炼体魄,不能够称之为全面发展。可见,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获得高校的充分重视。体育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个体性格发展,提升整体精神面貌,从而帮助参与者保持身心健康。而之所以一定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是因为我国高校目前的体育课程设置情况已经偏离了课程本身的初衷。一方面,体育类课程的数量并不充分。高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多是为了符合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体育课程占总体课程的比例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体育类课程的内容安排并不合理。在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中,课程内容安排还是以考核学生运动技巧和熟练度为主,单纯地向学生灌输体育运动理论,课程内容也只涵盖一些十分传统的运动项目,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甚至会引起厌烦心理,达不到预期的课程效果。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体育素质教育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三、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开展途径
1.供给主体方面:提升能力,多元共治
这里的供給主体,一方面是指高校,一方面是指体育课程教师。首先,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要针对这种需求设定教师岗位要求,招聘符合课程要求的体育教师。同时,针对现有体育教师,高校要提升自身对于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目前,高校对于体育教师的考核和其他文化课教师一样,也是以期末测评分数作为教学效果评定的重要依据,这显然并不符合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因此,高校要根据课堂要求重新制定教师考核标准,通过考核来帮助教师抓住课堂应有之义,提升整体授课效果。其次,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要提高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要求,保证自身与时俱进。同时,要对自身教学课程有充分的责任心和教学热情,在自身角度先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从而将这种积极性通过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对课程学习端正态度。
2.供给内容方面:与时俱进,保证质量
教育内容包括教学、教材和课程。首先在教学层面,要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端正对体育课程的态度,要适度增加体育课程在总课程安排中的占比,并在总体上让体育类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一样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接受体育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其次,在教材方面,有能力的高校可以组织体育组教师自行编纂教材,从而能够实现教材与课堂内容相符,并随着教学实践的要求逐渐调整,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最后,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不能死板拘泥于传统体育项目,应当在满足体育课程训练标准的前提下,安排当下学生比较欢迎的项目,比如棒球、瑜伽等,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
3.供给方式方面:分层推进,形式多样
和英语学习一样,体育类课程的学生自身已有的体育素质各不相同,因此为了能够满足不同体育素质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体育课程的开展也应当学习高校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分流教学法。根据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项目等特点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素质水平,针对不同素质水平大学生实施体育素质教育可采用“分流教学”。分流教学是以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遵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主要解决学生因基础层次差异造成的教学矛盾。所以,在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采取分流教学的模式,针对不同素质水平的大学生采用
分层推进的形式实现体育素质教育,以此满足不同素质水平大学生的层次性需要,在教学形式上实现精准的教育供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解决需要供给侧改革这一发展新思路的指导。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高校可以从课程供给主体、内容和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开展课程改革,从而满足我国高校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目标。
作者简介:陈璐(1982.12-),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南南阳市,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助教。
参考文献:
[1]连洋.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
[2]刘鸿志.基于学生体质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措施分析[J/OL].品牌(下半月),2015.
[3]王益权.素质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