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彦鹏+王飞+张宇+曹智+薛凯今+范继平
摘要:本文实景分析A省两级部署的(省集中、地市集中)动力环境监测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问题直接导致了省地两级调度运行压力急剧增加、监控指挥效率下降。问题主要集中在系统架构不合理、未建立省地集中的告警量数据中心、告警量阈值设定标准不一致、系统管理性数据缺失。在建立告警量数据中心并持续优化的基础上,可深度挖掘系统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从而辅助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系统运行趋势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动力环境监测;数据中心;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N91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6-0085-03
当下,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应用悄然变革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淘宝、京东、12306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购物方式,政府网上一站式服务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公有云、大数据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加速度颠覆我们的传统观念。
A省电力公司通信网,作为本文的应用场景,具有物理通信站总数约3200个,通信设备约1.6万台套,光缆总长度约4.9万公里,通信业务通道约为1.57万条,是资产规模庞大、组网结构复杂、运维任务艰巨的综合性通信网络。
A省动力环境监测系统作为发现系统故障、指挥系统运行的眼睛,地位尤为重要。目前,A省动力环境监测系统省市两级部署,14地市告警数据采集与呈现由三家厂商分别完成,省级平台通过开发接口与14地市实现互联互通。这种工作模式直接导致的问题:(1)两級平台互通导致的接口开发需有大量资金投入,告警延迟加大,系统稳定性降低;(2)多厂商独立完成告警量采集与处理,导致各地阈值设定不一致,告警响应时长不一致;(3)未部署告警量中心数据库,无法规范各厂商告警量采集标准,无法快速实现全省告警量分级分类管理。
在A省电力公司适时开展动力环境监测系统优化,融合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会带来哪些变化?(1)建立告警量数据中心,可全面规范告警量采集、输出、阈值设定,可满足用户更多维度的应用需求,可更加灵活地分级分域部署,系统具备自我修复完善能力,而不需要任何重复投资;(2)融合云计算技术,可实现云存储、云备份功能;(3)融合大数据技术,可辅助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系统运行趋势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1 A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现状
A省两级部署的省集中、地市集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现状如图1所示。
2 现状分析
通过对“图1 A省动力环境监测系统现状拓扑图”的分析,可知当前系统的运行模式存在以下固有问题:
(1)全省14个地市的动力环境监测系统覆盖由三家设备供应商完成,范围从66kV变电站至地市中心机房,各厂家之间不存在技术层面的互通,导致施工标准、技术标准、告警响应时长、阈值设定范围等存在不一致的情况;(2)告警数据分散存储于各地市服务器,近期,为扩大省集中动环平台的监测范围,三家设备供应商二次开发数据接口,向省集中动环平台输出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全部告警量数据。二次开发不仅导致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带来省集中平台的告警量响应时长再次加大;(3)为满足更高层次TMS、IMS等应用的管理需求,在省集中的动力环境监测系统尚未成熟的基础上,再次实施省级平台二次开发,向TMS、IMS输出220kV及以上站点的告警数据,并逐步实现全部66kV站点数据的接入。二次开发不仅导致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带来TMS、IMS平台的告警量响应时长再次加大;(4)因当前系统存在架构缺陷,为实现更高层级的管理目标,只能被动实施二次开发,而二次开发是以大量资金投入,以牺牲系统稳定性为代价的,系统根本性的架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3 系统架构优化
A省动力环境监测系统架构优化拓扑图2所示。
4 系统架构的演进
(1)分散于全省的变电站、通信站、县供、地市中心、省中心等各类机房站点,告警量以10Mb/s或100Mb/s的带宽通过数据通信网,均衡接入全省统一部署的动力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中心;(2)多数据中心异地部署,保持互联互通,实现云存储、云备份功能;(3)应用服务器集群完成全部终端用户对告警数据中心的访问工作,确保告警响应的稳定性、实时性、一致性;(4)各地市中心、省中心调度指挥,经同一应用服务器集群,访问标准告警数据中心,应用功能与应用界面可实现高度自定义,避免接口二次开发带来大量资金投入;(5)TMS、IMS等管理系统提出的更高层级的数据应用需求,只需开放标准告警数据中心的访问权限,即可完成数据接入,避免各地市中心、省中心应用端重复性开展接口二次开发工作,并由此带来大量资金投入。
5 融合大数据技术展望
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1]称,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1ZB≈1021B),在短短5年间增长了近9倍,而且预计这一数字将每2年翻一番,而且这个速度在2020年之前会继续保持下去,人类真正进入了一个数据的世界。大数据这一术语正是产生在全球数据爆炸增长的背景下,用来形容庞大的数据集合。如今,工业界、学术界甚至政府部门都对大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前,电力企业正在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这势必会产生大量结构多样、来源复杂的数据,为大数据提供了充足数据源,因此近年来电力企业对大数据这一研究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适时提出“电力大数据”的概念。电力大数据是以业务趋势预测、数据价值挖掘为目标,利用数据集成管理、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分析挖掘等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面向典型业务场景的模式创新及应用提升[2]。在电力信息通信领域,蕴含着支持生产运行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终端设备及信息系统等在长期运行的各个环节累积的巨量日志信息,新增业务、调整业务产生的大量业务配置数据,资产新增、投退运产生的管理数据,门禁、水浸、UPS、空调、电源、温湿度等机房设备及视频监控系统产生的大量动力环境数据。面对每天还在不断产生的信息通信运行数据,需借助大数据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挖掘其中的价值,通过复杂的关联分析,让数据创造新的价值,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3]。
6 结语
大数据技术是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大数据应用是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大数据中发掘潜在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价值。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快速准确的统计出所设条件的结果,并自动生成结果展示。电力企业利用好大数据平台这一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手段,充分地分析企业信息数据资源,从而可以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Gantz J,Reinsel D.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R].IDCiView,2011:112.
[2]孟圆.遥感大数据处理系统测试策略与系统优化[D].河南大学,2013.
[3]许海清,黄敏.浅谈电力大数据对信息运行的影响[J].江苏电机工程,2015,(3):62-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