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之用

2017-09-08 08:26毛荣富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检讨书白话恩师

毛荣富

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懂得文言文之功用,我曾多次将1982年《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的信》作为语文课的补充教材:“经国吾弟: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此文用词考究,文采斐然,深受学生欢迎。

我也曾专门设计过这样一个练习:把一篇大白话写成的景区介绍转换成具有文言色彩的文字。学生闻之,都发出夸张的叫苦声。我说,这处新开发的景区需要有篇介绍景点的文字置于景区入口,用大白话来写显然很不相宜,唯有流香的文言才能与景区的古代遗迹相匹配,只有典雅的文字才能与景观的历史气息相吻合。听我这么一说,大家觉得似乎有理。

原文中有一句“山上到处都是古老的松树,巨大石头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南面山坡上,有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四周都很开阔,上面有座‘钟庵”。有学生把它改成“山上古松多,巨石到处滚,南面有巨石,上面有座庙”。文字倒是简练了,但这么一写,谁还敢冒险上山呢?况且它仍然是白话。经反复讨论,大家认可了这样的文字:“山上古松遍地,巨石栉比。山之阳,有磐石如砥,四顾豁然,上有‘钟庵焉。”这样的文字,值得玩味,放置在景区入口,非常合适。

文言的有用,更多地表现在即使用白话写作,时不时地也要借助文言表达,好像缺了它就不行似的。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两句:

1.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真理的崇仰,是我们一会儿都不能离开的,否则我们就会活得浑浑噩噩。

2.规矩成为普通人必须恪守的准则,而有些制定者和执行者可以不受规矩的约束,还说得好听:“内外有别。”

我把第一句中的“是我们一会儿都不能离开的”改为“是我们须臾都不能离开的”;把第二句中的“还说得好听”改为“还美其名曰”。大家觉得,改了之后才是漂亮的书面语言。

我们一度视文言如仇雠,用文言写作更是禁区,甚至连“文白夹杂”都算是语病,其实,鲁迅、叶圣陶、朱自清等大家的作品中“文白夹杂”比比皆是。教学中,不要让学生为学文言文而学,不妨倡导他们活用其中有生命的东西,提升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甚至学着用文言写作。学生花了那么多时间学文言文,似乎就是为了考试,难怪他们会厌倦、害怕文言文。如果他们感到文言对自己有用,就会产生学习文言的动力和兴趣。

走笔至此,想起近来发生的一件事———一初中生给老师写了一封“文言检讨书”。

“时二日前晚读毕之,与同桌好友嬉戏打闹,败坏班级纪律,更于恩师之不敬也。亏得恩师海纳百川之量,以指槐骂桑之法厉声道破,遂使学生脸面尤存。然学生心知肚明后,仗恩师之量,执迷不悟,以俯首而低语以瞒恩师,然恩师何等聪慧,安能为此等小计所欺?顷刻点名道姓,严声叱咄,卑劣行径遂东窗事发,为全班笑之。学生即面红耳赤,诚惶诚恐,虚汗渗之,心烦气躁,如阴如霾,如荼似毒。亦思恩師何感?遂坐立不安,思量良久,觉前后行事不一,犹伪君子矣,不觉汗颜……”

老师对此信大为欣赏,遂在教师群里流传。其检讨虽多处略显牵强,但整体颇具文采,且古朴的文字让检讨书有不拘一格的活泼趣味,读之,令人不觉莞尔。endprint

猜你喜欢
检讨书白话恩师
家乡的土白话
检讨书大王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童谣声声唱出美好未来
Kiss and Ride
检讨书
童话检讨书,有创意
没有难度哪有高度
漫话“戴高帽”
黄济恩师,您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