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病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2017-09-08 08:10:26朱承锦
实用临床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抗结核饮酒肝病

朱承锦

(阳春市慢性病防治站胸肺科,广东 阳春 529600)

抗结核病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朱承锦

(阳春市慢性病防治站胸肺科,广东 阳春 529600)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规律随访老年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严格按照抗结核方案规律用药,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分为发生不良反应(A)和未发生不良反应(B)2组,对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抗结核药物在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结果 11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共58例(50.88%)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其中肝功能异常48例,胃肠不适43例,神经系统损害40例,血液系统异常23例,关节损伤15例,其他如乳腺增生、氮质血症等5例。高龄、肝病史、饮酒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1)。高龄、肝病史、饮酒史均为影响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不良反应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影响患者多个系统,高龄、肝病史及饮酒史为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

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 不良反应; 老年人

我国为肺结核发病大国,治愈痰涂片阳性患者为预防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抗结核药物在临床应用需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能有效杀灭和抑制结核杆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易引起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机体抵抗力差、合并症多,如不能有效预防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2]。本研究探讨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阳春市慢性病防治站规律随访老年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结合胸部CT、痰涂片、痰培养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肺结核;所有患者均有服用抗结核药物指征,无绝对禁忌证;排除合并有精神疾病、依从性差患者;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患者。其中男62例,女52例;年龄60~86岁,平均(68.3±4.6)岁;初治患者68例,复治患者46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自愿配合完成治疗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

初治患者采用2HRZE/4HR方案,复治患者采用2HRZE/6HRE方案。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每月于本站门诊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及时就诊。随访期间对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B组(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肥胖、治疗类型、肾病史、肝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对2组患者相关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抗结核药物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数据,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χ2趋势检验)及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1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共58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50.88%。其中肝功能异常48例,胃肠不适43例,神经系统损害40例,血液系统异常23例,关节损伤15例,其他如乳腺增生、氮质血症等5例。未发生不良反应者56例,占49.12%。

2.2 单因素分析

高龄、肝病史、饮酒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1),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 例

2.3 多因素分析

高龄、肝病史、饮酒史均为影响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不良反应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肺结核为我国常见传染性疾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愈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为预防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法[3]。药物不良反应为影响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常见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皮肤瘙痒、血小板减少、骨关节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流感性综合征等[4]。抗结核药物在不同人群中引起不良反应不相同,且在不同年龄、不同合并症患者中具有较大差异[5]。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合并症多,为肺结核发生高危人群,同时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高危人群,对患者疗效、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6]。

本研究将本站规律治疗并随访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14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在治疗期间5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占50.88%。老年患者基础合并症较多、营养缺乏,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对机体引起损伤较明显,可显著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中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更为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本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组和B组,结果显示,A组患者中高龄、肝病史、饮酒史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1),高龄、肝病史、饮酒史为影响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研究[7]指出,抗结核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对于肝脏功能较差患者其蛋白合成能力下降,机体抵抗力差,有肝病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无肝病史患者的2~4倍。高龄、肝病史、饮酒史患者其肝功能均较差,影响药物代谢能力,进而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影响患者多个系统,高龄、肝病史及饮酒史为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在对合并有高危因素老年规律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应积极预防和监测,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协助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健康。

[1] 谢靖,丁守华,刘林飞,等.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1):1288-1291.

[2] 李春达,郭建华.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678-680.

[3] 黄敏莹,罗丹,刘飞鹰,等.广西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146-1148,1151.

[4] 陈艳丽,张婷婷.黄芪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0):1044-1046.

[5] 彭浩.利福喷丁、利福平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331-1332.

[6] 杨伟荣,陈伟杰,凌慧琪,等.含链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5):2514-2515.

[7] 陈妍.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54-755.

(责任编辑:钟荣梅)

2017-01-12

R521

A

1009-8194(2017)07-0030-02

10.13764/j.cnki.lcsy.2017.07.012

猜你喜欢
抗结核饮酒肝病
《适量饮酒》
青年文学家(2024年2期)2024-03-09 06:23:5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9:06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0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3:58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与猫狗共饮酒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16:54:15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