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晴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明代武状元地理分布研究
李 晴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明代武状元是封建统治者通过武举层层选拔出的军事方面最杰出的人才。明代从开国就一直伴随着战争,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日益重视武将人才的选拔。有明一代,武举共举行了49科,已知的武状元有52人,对可考籍贯的武状元进行分析,发现武状元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显著特点,这与明代倭寇的侵袭、武学的兴起、尚武之风的盛行等有关。
明代;武状元;地理分布
武举作为我国古代统治者选拔武将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封建社会对加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武状元则是通过武举层层选拔出的军事方面最杰出的人才。明代武举从天顺八年(1464)正式设立,到崇祯十六年(1643)终止,共举行了49科,已知的武状元有52人。目前学术界对明代武举制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明代武状元的研究多是在某些著作中略有涉及,且多重于对其姓名、籍贯、登科年份等方面的论述,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试图在现有史料的基础上,分析明代武举的概况、明代武状元的选拔情况和地理分布及其成因,从而对明代的武举、明代武状元的地理分布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
明代的武举从天顺八年(1464)正式设立,经成化、弘治、正德等诸朝的发展,到崇祯年间已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考试体系,乡试、会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逐渐形成,考试内容以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并重,同时规定了中举后的授官标准,各项制度逐渐向文举靠拢。武举制度对军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地维护了明朝的统治。
(一)明代武举制度的演变
明代武举始于何时?明代文献说法不一。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吴元年三月丁酉,下令设文武科取士。”[1](P506)《明史·选举志二》亦载:“武科,自吴元年定。洪武二十年俞礼部请,立武学,用武举。武臣子弟于各直省考试。”[2](P1140)《大明会典》则记载:“天顺八年,令天下文武衙门,各徇访所属军民官员人等,有通晓兵法,谋勇出众者,从公保举,从巡抚、巡按会同三司官考试,直隶从巡按御史考试。”[3](P694)可见,文献对于武举起于何时有两种观点:吴元年(1367)或天顺八年(1464)。实际上,在太祖当政的三十余年里都未能把武举付诸实施。《余冬序录》载,太祖谓立武举是“专讲韬略,不事经训,专习干戈,不闻俎豆,拘于一艺之偏之陋哉”,“建武学,用武举,是歧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1](P2803)。正是由于这种文武兼备的人才选拔思想,洪武一代,独立的武举选拔制度未能确立下来,仅是在洪武三年(1370)首开科举时,规定在乡、会试三场笔试后“复以骑、射、书、算、律五事试之”[2](P1140)。前两者属于武举科类,“骑,观其驰骤便捷;射,观其中数多寡”[4](P112)。
直到天顺八年始“立武举法。凡天下贡举谙熟武艺之人,兵部会同京营总兵官,于帅府内考其策略,于教场内试其弓马。有能答策二道、骑中四箭以上、步中二箭以上者,官自本职量加署职二级……以为取士之法也”[5](P210),武举虽正式设立,但制度较为简单,尚处于初始阶段,录取人数也很少,“所取不过一、二名,至七名而止”[6](P318)。武举制度的规范化、系统化是在以后的几十年内逐渐确立的。
弘治六年(1493),朝廷颁布武举格,“定武举试策二道,文理优、韬略熟及射中式者,升二级。文不堪优,射虽偶中,止升一级。虽善行文,射不中式,及射虽合式,策不佳者,俱暂黜以侯再试”[3](P694)。规定武举六年举行一次考试,先试策论,后考骑射弓马,策论不合格者不许试骑射。“(弘治)十七年奏准武举三年一次举行。一日答策,次日射箭。考试策略、弓马俱毕,中式者照例升。”[3](P694)自此,明代武举的乡、会试的考试体系,三年举行一次的开科年限及考试内容等逐渐形成定制。
正德三年(1508)的《武举条格》又规定:每遇文举乡试之年,预行两京十三省,有能究极韬略、精通武艺、堪应武举者,具报所在官司……次年夏四月开科[7](P818)。兵部对武举制度的开科年限、考试内容、中式者的任用和待遇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正德十四年(1519)颁行的《武乡试条格》,对武举乡试作了具体的规定,其内容为:“初场试马上箭,以三十五步为则;二场试步下箭,以八十步为则。各要彀弓平矢,直冲把子中央者为中,如有创箭并中把子者,俱不准。三场试策一道,两京照先年团营武举例。”[7](P818)至此,明代武举制度已基本定型。
明代的武举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借鉴了文举的制式,“起送考验,监试张榜,大率仿文闱而减杀”[2](P1140-1141)。到正德初年又具体规定“武甲科揭榜于兵部,赐宴于中府”[6](P318),这与文举由礼部张榜、赐宴异曲同工。但相对于文举稳定的开科时间,武举“倏罢倏废”的现象却不时出现。《余冬序录》载,武举自“成化、弘治以来,间一举行,然但取骑射及答策大略而已”。即使是弘治以后,武举的开科时间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季本在正德时指出:“国朝武举,屡罢屡行,亦不以为常法也。然因急求才,义实切焉。”[8](P846)嘉靖年间给事中王梦弼也说:“国朝武科本无定制,间尝举行。”[9](P4789)可见明代前中期,武举还没有同文举一样成为一种固定的人才选拔制度。
明代武举历经天顺、成化年间的初步创立,弘治、正德年间的确立及嘉靖诸朝的发展,到崇祯年间已行成一套系统完备的考试制度。
(二)明代武举考试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明代的武举考试为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内容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个方面。
乡试在初期没有固定形式,“每遇文举乡试之年,预行两京十三省有能究极韬略,精通武艺,堪应武举者,具报所在官司,军卫送都司,有司送布政司,从抚、按同三司考试,无三司者从抚、按考试”[7](P818)。正德十四年(1519)颁行的《武乡试条格》,标志着武举乡试的正式形成。其对明代武举乡试的考官、考试方法、时间、内容、录取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初场试马上箭,以三十五步为则……兵部官出题,在外俱巡按御史出题。其策问或据古兵法,或问时务,唯在简要含蓄,以观其才识,不必专据纸上陈言,徒取记诵,致遗真才”[2](P1140),“其考取之法,凡有五等,通照武举会试。”[7](P818)嘉靖时期,乡试逐渐形成定制,“嘉靖初,定制,各省应武举者,巡按御史于十月考试,两京武学于兵部选取,俱送兵部”[2](P1140)。
天顺八年(1464)所定的武举法规定,乡试的“中式者,兵部同总兵官于帅府试策略,教场试弓马”[2](P1140),是为会试。其录取标准及相应的授职情况为“答策二问、骑中四矢、步中二矢以上者,为中式。官,量加署职二级;旗舍余丁,授所镇抚;民,授各卫试经历;俱月支米三石。若答策二问、骑中二矢、步中一矢以上者,次之。官,量加署职一级;旗舍余丁,授冠带总旗;民,授各卫试知事;俱月支米二石。并送京营,量用把总管队,听调;有功,照例升赏”[3](P694)。弘治六年(1493)和弘治十七年(1504)所颁布的武举法中,其考试内容与天顺八年大致相同,即文武并重,选拔素质全面的人才;在录取原则方面也基本一致。但在某些方面也有些许变化:一是中式者的使用范围由天顺八年的“送京营,量用把总管队,听调”[3](P694),变为弘治六年的“送团营或分送各边,俱赞画,或把总、或守备城堡,免令管队”[3](P694),由此可见,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弘治十七年又进一步规定:中式者“俱送团营听用;愿回原籍者,许抚、按官推举军政”[10](P4089)。二是在开科时间方面,“弘治六年,定武举六岁一行”[2](P1140),弘治十七年改为“武举三年一次举行”。此后,逐渐形成定制。三是武举中式者的待遇逐渐提高,“仿文举事例,出榜赐宴,渐趋荣耀”。武举的各项制度虽还远不及文举完备,但经正德、隆庆年间的发展,也逐渐规范化、制度化。
有明一代,武举的殿试仅举行过五次,分别为1631 年、1634 年、1637 年、1640 年、1643年。崇祯四年(1631),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为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逢年、元璐以时方需才,奏请殿试传胪,悉如文例……武举殿试自此始也”[2](P1140)。阮葵生的《茶余客话》载:“武会试,旧无廷对传胪之例。自明末崇祯辛未科始从方逢年之请也。是科状元为王来聘,后以副总兵战死。”[11](P55)《明实录·崇祯长编》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崇祯四年辛未八月丁巳,兵部上武科廷试之式。拟以墨卷二十卷进呈,候上亲定名次。即常朝曰,兵部堂上官引见传胪,自一名至五名俱唱名外,其余随班行礼。首名赏战袍、鸾带、铜盔、皂靴等物,余各赏钞有差。”[12](P2892)实际上,状元是武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但因明代殿试举行次数有限,所以《明会典》中曾载,武举考试时,皆把会试考试中的第一名称之为状元。本文的考察对象亦包括殿试未举行前会试的第一名。
明代的武举从天顺八年(1464)正式设立,到崇祯十六年(1643)终止,共举行了49科,已知的武状元有52人,根据所掌握的史料,考察武举各科的开科时间、录取人数、各科武状元及其籍贯,明代武状元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显著特点,这与明代倭寇的侵袭、武学的兴起、尚武之风的盛行等有关。
(一)各科的选拔情况
明代武举考试的录取不同时期不尽相同。崇祯四年(1631)首开殿试,在此之前会试考试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此后的武状元则指殿试的第一名。为更好地反映明代武举考试中各科武状元的具体情况,现根据《明史》《明实录》《中国历代武状元》等相关的文献记载,将可考的52名(包括注释中提到的叶允武和刘穆)武状元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明代武状元统计表
续表
注:此表主要根据《中国历代武状元》《明史选举志考论》《明实录》《明史》编制而成。另外,万历十一年癸未科武状元一说为江苏山阳人叶允武;崇祯十年丁丑科武状元一说为浙江山阳人刘穆。董永燧、谢俊坤、卢云鼎3人因记录不确切待考。
(二)地理分布
明代的武举从天顺八年(1464)正式设立,到崇祯十六年(1643)终止,共举行了49科。由表一可知共有武状元52(包括注释中提到的叶允武和刘穆)人,其中45人的籍贯可考。为便于直观地进行分析,根据表一将45位武状元的籍贯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明代武状元籍贯统计表
由表2可知,明代武状元中江苏最多,多达13人,且多分布于苏南;浙江次之,为10人;安徽4人;陕西、江西、福建均有3人;湖北2人;云南、河南、河北、山西、上海、湖南、广东均有1人。由此得出,明代武状元中籍贯为南方的共有39人,约占总数的87%,而北方仅有6人,约占总数的13%。其地理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显著特点。将其与明代文状元的籍贯作对比,可以看出明代文武状元的地理分布格局均是“南多北少”,为便于分析,现将明代文状元的地理分布情况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明代文状元籍贯统计表
由表3可以看出,在武状元中名列前茅的浙江、江苏仍是文状元大省,在89位文状元中占33位,约占总数的37%;安徽、江西、福建三省文状元占总数的39%,武状元约占总数的21.7%;习武之风盛行的山东有4位文状元,却无一位武状元。
(三)地理分布特点及成因
在有籍贯可考的45位武状元中,南方约占总数的87%,而北方仅占总数的13%,武状元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显著特点,这与我们传统的“南方出相,北方出将”观点相违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为应对倭寇的侵袭,沿海居民多重视武艺,这对武状元多出自南方有一定的影响。倭寇的侵扰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早在洪武元年(1368),“倭寇出没海岛中,乘间辄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患苦之”[2](P1140)。到嘉靖时,情况越来越严重,侵犯至沿海富庶的江浙一带。“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曾评价倭人桀骜、剽悍、嗜货、轻生,非西南诸番比。”[13]明人郑晓也曾说:“倭寇其喜盗、轻生、好杀。天然性也!”[14](P25)其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史载:“犯湖州市,大肆燬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抢掠的)积货满千船。”[15](P56)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明代大臣陆炳告老还乡后,为抵御倭寇的侵犯,维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积极组织群众练拳习武,参加抗倭斗争,保卫家乡,始于“越王习水战”的船拳借此得以广泛流传,其在民间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沿海地区人民的身体素质。嘉靖四十年(1561)后倭患更为严重,史载:“闽乱益滋,山寇起,卫兵骄,人情汹汹,咸莫知所以保其家室矣。”[16](P317)为抗击倭寇,戚继光在浙江广泛招募兵丁,勤加训练,“戚家军”在平定沿海倭寇的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自后倭寇脱归者,始知犯华不利,不敢复窥八闽矣”[17](P7)。在嘉靖时期可考籍贯的12名武状元中,就有9名来自江浙地区;39名南方籍武状元中,沿海地区的26人(开科年份不可考的除外),约占65%,而仅嘉靖一朝就约占南方沿海籍武状元的35%,可见倭寇的侵扰对武状元地理分布的影响还是较大的。
其次,南方武学的相对兴盛为武状元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在南京虎踞关设武学,并“选儒士十人教武臣子弟之养子锦衣卫者”[1](P506)。又“建文四年,特设京卫武学”[6](P2338)。后宣德、正统、天顺、成化等诸帝均十分重视京卫武学的发展完善。除京师外,在辽东、西北和中原要塞等地也广设军卫武学,史载:“明洪武初,既建陕西行都司,总兵卫隶以岁之乙亥,乃建庙学,安民爱胄,复秀以崇文德。”[18](P35)又“正统间,南北京并天下边卫俱设武学”[7](P6322)。可见正统年间武学分布范围之广。明代武举应试者有一定的资格限制,主要是武学的学生或“通晓兵法、谋略出众”者。武学的广泛发展,为武举考试提供了大量的生源。明代武学的教学内容是“讲明兵法,诵说经史”,以传统的军事理论和儒家经义并重,而实际上经学比兵法所占比重更大。而相应的以武学生员为主要应试者的武举考试,也会相应地向儒家经义方面侧重。明代,南方地区文化氛围浓厚,教育居于全国前列,各类人才的文化素质较北方高,在武举考试策论时是文化基础薄弱的北方人所不能比的。这就不难解释武状元中南方人较多了。
第三,南方尚武之风的逐渐兴起是武状元多出自南方的另一重要条件。明代虽然重文轻武,但随着统治危机的加深,西北、辽东边防,东南海防都需要大量优秀人才。正如明末张溥所言:“国家(明朝)选武之道,亦数变矣。始重录荫、继举谋勇、终尚武举法。”[19](P12)国家日益重视武举,武举的实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明代军队体系的建设,提高了中下层将帅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其中不少人为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日益重视,各阶层人民对武举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习武之风盛行。吴国伦称:“比岁士就试(按指隆庆四年以前广东武举乡试),率不满五百人,今至千人有奇,有以激之故也。拔三十人于千人,盖取其尤,重激之也。”[20](P200)应试者的成倍增加,可知其时习武蔚然成风。
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官府对百姓的盘剥日益加重,“英宗正统元年与洪武初年比较,民田每亩赋税就由三升增至三斗以上,差不多增加十倍”[2](P1140),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21](P492),可见赋役之繁重。各种名目的盘剥,使农民生活极端贫困,“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者”[21](P492),广大农民生活难以为继,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如正统年间的浙闽农民反“矿禁”起义、浙江义乌农民反抗盐商剥削而举行的起义、福建佃农邓茂七领导农民起义等。农民起义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该地区百姓习武的积极性,为武状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四,北方移民的大量涌入也是明代武状元南多北少的重要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性格中骁勇善战的一面或多或少地体现在家庭教育中,甚至是家族教育中。考察武状元的家庭情况,发现很多出身于武官家庭,在可考家庭背景的17名武状元中,武职子弟有12位,占总数的70.6%,可见家庭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几次大的移民,安史之乱后的中原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力,中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靖康之难,金兵攻破东京,俘虏钦、徽二宗,东京城更是被洗劫一空,北宋灭亡。高宗南渡,中原居民为避战乱,随之大规模南迁,“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22](P36),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史载:“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于常。”而在此次南迁浪潮中,南宋19万士兵是其特殊的组成部分。“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因而南宋军队以西北人为主,以至有人说:“今国家所赖者,止有西北之兵,不知有东南之士。”[23](P615)西北士兵的大量涌入,他们纷纷在南方安家落户,其剽悍的性格虽历经几代,但仍有影响。
元末明初,自然灾害频发,在加上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天灾人祸使得“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而当时的山西却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安定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可见当时山西还是比较安定的。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被破坏地区的经济,决定移民屯田。“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到永乐十五年(1417)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24](P295)大量移民的迁入,为当地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北方人传统的尚武之风,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当地的文化发展,这一切都为武状元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其中最典型的是许泰,许泰出身武职世家,其祖父许贵、父亲许宁均是难得的将才,祖孙三代在正史中都有传,可见其地位。他们成长于尚武的家庭环境中,其勇武善战的性格,再加上南方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武状元也就不难解释了。
另外,明代南方经济高度发达,为南方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的北方却相对落后,这也是武状元南多北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代从开国就一直伴随着战争,这种状况严重威胁明王朝的安全,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日益重视武将人才的选拔,武举制度逐渐发展起来。乡试、会试、殿试的三级考试程序固定下来,考试内容以军事技能和策论为主,中试后的授官也有一定的标准。而且在很多方面仿照文举,如由兵部张榜、赐宴。
有明一代,武举共举行了49科,根据现所掌握的资料,已知的武状元有52名,其中45名的籍贯可考,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南方人竟多达39人,约占总数的87%,而北方却仅有6人,约占总数的13%。其地理分布明显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与我们传统的“南方出相,北方出将”的观点相违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为应对倭寇的侵袭,沿海居民多重视武艺;其次,南方武学的相对兴盛为武状元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第三,南方尚武之风逐渐兴起,虽比不上文学的繁荣,但却在逐年变化;第四,北方移民的大量涌入也是武状元南多北少的重要原因;此外,南方高度发达的经济为武状元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明太祖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4.
[2](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一三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一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宪宗实录·卷十[M].上海:上海书店,1984.
[6](清)查继佐.罪惟录·科举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7]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武宗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4.
[8]季本.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9]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世宗实录·卷二三四[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孝宗实录·卷二一七[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1](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崇祯长编·卷四十九[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3]廖春潮.明代倭寇与闽东社会[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郑晓.吾学编·四夷考上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6](万历)福州府志·卷三十四[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17](明)戚继光.戚少保奏议·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8](顺治)肃镇志·卷二[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19](明)张溥.七录斋诗文合集·卷一[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
[20](明)吴国伦.甔甀洞稿·卷四十[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
[21]顾炎武.日知录·卷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2](宋)庄绰.鸡肋编·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4]安介生.山西移民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A Study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ne Scholar of Military Examination of Ming Dynasty
LI Qing
(SchoolofHistory,AnhuiUniversity,Hefei230039,China)
Number One Scholar of military examination was a feudal ruler of Ming Dynasty by military examination of the selected best. The beginning of the Ming Dynasty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war: Northwest and Mongolia’ war, the fight against Japanese pirates along the coast, coupled with the internal clashes with the forces of rebel.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domination, rulers of the Ming Dynasty thought highly of military personnel selection. In Ming Dynasty, military examination held a total of 49 families, 52 people known as Number One Scholar of military examination. The paper analyses possible origin of the Number One Scholar and finds that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sents more southern than northern, which is in relation with the invasion with Japanese pirates in Ming Dynasty, rise of the martial arts, martial atmosphere prevail and so on.
Ming Dynasty; Number One Scholar of military examinati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2017-03-28
李晴(1993-),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K248
A
1009-9735(2017)04-01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