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大连市消防支队,辽宁 大连 116033)
对一起多车连烧火灾事故的调查及体会
刘婷婷
(大连市消防支队,辽宁 大连 116033)
针对一起地下停车场火灾事故,通过认真遵循起火点、起火物、起火源相一致的原则,采用监控视频、现场燃烧痕迹勘验以及物证鉴定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查明了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从而为责任认定划分提供了依据,并给出了火灾事故调查体会及消防安全管理建议。
火灾调查;现场勘验;技术鉴定
2016年6月14日4时18分,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公安消防大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位于金州区光明街道和平路的某小区地下停车场轿车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金州区公安消防大队迅速调集辖区中队3辆消防车,17名官兵赶赴现场组织扑救,4时50分火灾被彻底扑灭。此起火灾由辽B7BXXX发生燃烧引起周围车辆不同程度烧毁(烧损)、烟熏或划伤,地下停车场灯光照明设施烧损,墙体被烟熏,未造成人员伤亡。气象资料显示,6月14日多云,风向西南,气温25 ℃。
(一)环境勘验
该地下停车场占地面积约2 000 m2,共有37个停车位,车库入口位于西南角,出口位于西北角,东南角为人行出入口,如图1所示。该停车场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停车场顶棚设有灯光照明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及管道、由该小区物业公司自制的由铁皮、凹型塑料管组成的简易防漏雨设施。
(二)初步勘验
发生火灾的区域位于该停车场从南起第二排的7号停车位,该车位上停放的是辽B7BXXX东风日产逍客2.0豪华版轿车,该车停放位置车头朝北,为北偏西30°停放,车头上方有日光灯罩,与车库顶棚电线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火灾现场平面图
此起火灾造成辽B7BXXX烧毁,相邻8号车位辽B45XXX烧损较重;以辽B7BXXX为中心周围17号车位辽BF8XXX、18号车位辽BF7XXX、9号车位辽BKVXXX等车辆造成不同程度烟熏或划伤;7、8号车位上方顶棚灯光照明设施烧损,墙体烟熏严重,周围区域烧损、烟熏痕迹较轻,如图2所示。
图2 火灾现场照片(由北向南)
现场视频录像显示:4时30分09秒辽B7BXXX轿车出现火光,4时34分05秒前机盖处出现明火,4时40分55秒该轿车起火蔓延并导致停车场内灯光照明设施跳闸关闭(据该小区物业副经理刘某叙述:现场实际时间是4时00分,视频监控显示时间比北京时间快半个小时)。
辽B7BXXX轿车整体受烧程度呈现为“前重后轻、上重下轻的痕迹特征”,发动机舱全部过火烧损(毁),前机盖受烧变色、变形,前风挡玻璃破碎,雨刷器烧熔,驾驶舱仪表台面、方向盘全部过火烧毁,驾驶室内顶棚、坐垫等可燃物均已烧尽。前保险杠过火未变形,前机盖与前风挡玻璃连接处被烧变形变色严重。左、右前轮轮胎过火烧毁,轮毂上半部分出现高温变色;左后轮轮胎被烧爆破裂,轮毂有烟熏痕迹;右后轮轮胎位于油箱下方被烧毁,轮毂上部被烧缺损严重。两侧车门、后备箱烧损。车门、前机盖、后备箱未见撬压痕迹。发动机舱后部和驾驶舱仪表台烧损重于其他部位,受烧程度呈由前向后依次减轻状态,说明火是从发动机舱向驾驶室蔓延的。
相邻8号车位辽B45XXX整体受损呈现“前轻后重,左重右轻的痕迹特征”,左、右后轮轮胎被烧爆破裂,左前、后轮轮毂上部被烧缺损严重,车子向左倾斜,左侧前后车门、后备箱、右后车门烧损。左侧及后部车体烧损重于其他部位,受烧程度呈由左后向前依次减轻状态,说明火从左后侧蔓延开来的。17号车位辽BF8XXX后轮胎被烧爆破裂,后保险杠有烟熏痕迹。18号车位辽BF7XXX左侧后轮胎后侧被烤破见内部纤维,车体左后侧有烟熏痕迹,车辆上方凹型塑料管烧破散落在车顶及四周。9号车位辽BKVXXX左侧有烟熏痕迹。从周围车辆受损程度来看,辽B7BXXX轿车前方的车辆,其后部烧损重于前部;右侧的车辆,其左侧烧损重于右侧,形成了以辽B7BXXX车辆为中心四周蔓延的痕迹特征。
(三)细项勘验
1.对发动机舱进行勘验。发动机舱盖板内侧护板烧毁,散热器、风扇、空气滤清器、进气管基本烧毁,蓄电池壳体烧毁,部分烧损缺失,炭化严重,保险丝盒壳体烧毁。刹车油管、汽油管为火烧熔断。车底盘烧损,车辆下面地面无油渍及其他可燃物。发动机上部被烧损,局部熔化变形,下部有烟熏痕迹,可燃物均被烧炭化,说明火是由上向下蔓延的。从燃烧痕迹看:发动机舱盖后侧内外表面烧损变色、变形重于前侧说明火源位于发动机舱后侧。
2.对驾驶舱进行勘验。驾驶舱前部烧损变形严重,仪表台全部过火烧毁,方向盘被烧熔脱落,车内前、后座可燃物全部烧毁,后备箱烧损,右侧油箱附近烧损变形严重。前风挡玻璃被火烧炸裂、融化。
3.对7号停车位顶棚进行勘验。辽B7BXXX车头上方有灯罩,灯罩与车库顶棚有电线连接,灯罩上有灯管电线与跳泡,内有镇流器。车体右侧有停车场灯罩烧损残留物。
(四)专项勘验
发动机舱与驾驶舱连接的金属框架部位在发动机舱一侧有较重的烟熏炭化痕迹,驾驶舱一侧被火烧褪色。辽B7BXXX上方发现残留的裸露电线,日光灯管已破碎,灯罩烧损变形,掉落在起火车辆右前轮胎右侧靠前的位置。在起火车辆附近的地面上发现日光灯镇流器,镇流器上部有熔断痕迹,对该停车场的配电室进行勘验,控制7号停车位上方灯光照明设施的空气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向上推不上。现场提取了7号停车位车头上方灯罩内镇流器、灯管电线与跳泡接口处、辽B7BXXX电瓶负极线。
通过对发现火情的车库值班员左某询问,得知4时10分在值班室睡觉的左某听到外面停车场有咔嚓咔嚓的声音,从值班室窗户看到7号车位的车着火了,就赶紧出去找保安,并拨打119报警。通过对随后赶来的两名保安询问,得知两人和值班员左某提着灭火器赶到7号车位附近灭火时,火势已变大,当时着火的只有停放在7号车位的轿车。
通过对辽B7BXXX车主孙某询问,得知其于13日晚18时01分将车停放在7号停车位,断开车内全部电源(包括行车记录仪),该车未进行过改装,未私自走过电气线路。孙某自述其不吸烟,车内没有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仪表盘靠近前挡风玻璃处也没有放置香水、精油、打火机等物品。孙某陈述从13日13时到回家前车辆一直停放于单位后街人行道上两棵大树中间的停车位,且之前也经常停放于此。孙某自述车辆雨刷器下缝隙里有一些平时没清理干净的、干枯的树叶,当天下午雨刷器被夹了一张小广告,由于不影响开车视线就没有拿开。
通过对小区物业经理王某、副经理刘某询问,得知地下车库顶棚漏水,漏水的地方用铁皮凹槽和塑料管切割一半设置在上方进行接水导流。车主孙某陈述,7号车位上方漏水,且漏下的水带腐蚀性的白灰,物业在上方安装了导水槽,但仍然漏水,所以其将车斜着停放,以避开前、后两处漏水点。
通过对物业副经理刘某、电工王某询问,得知地下车库顶棚设有日光灯,王某证实发生火灾后,地下停车库负责南侧区域的空气开关跳闸。同时,对车主孙某询问得知,7号车位上方也安装有日光灯,且电线没有穿管,能看见红蓝线。
(一)起火时间认定
根据最先发现、报警的左某证实,发现着火的时间为4时10分,此时火灾已经在7号停车位形成立体燃烧。结合监控视频资料,确定起火时间为14日4时04分许。
(二)起火部位认定
由证人证言和地下车库监控视频资料,认定最先起火的是7号车位上停放的辽B7BXXX轿车。结合现场勘验情况,认定起火部位为该车发动机舱后部与挡风玻璃连接处附近。
(三)起火原因的认定
1.排除人为放火和遗留火种引发火灾。通过调查访问、现场视频录像,得知起火车辆从停放在7号停车位至出现火光、明火,期间没有可疑人员靠近过起火车辆,车下及周围未发现助燃物痕迹及可疑容器碎片。通过对车主询问和现场勘验,证实车内没有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仪表盘靠近前挡风玻璃处也没有放置香水、精油、打火机等物品,车主不吸烟。因而排除人为放火和遗留火种引发火灾。
2.排除汽车油路故障引发火灾。通过调查访问,得知起火车辆在近期没有出现过漏油现象,车下及周围地面未发现燃油滴淌燃烧痕迹。起火车辆从停车到发生火灾,中间间隔大约10个小时,也不符合汽车油路故障引发火灾的规律[1]。因而排除汽车油路故障引发火灾。
3.排除汽车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通过调查访问,得知停车后,车内电源全部断开。同时,该车主表示未对起火车辆进行过改装,未私自走过电气线路,这从4S店的维修保养记录得到了证实。对起火车辆发动机舱内的电气线路进行勘查发现,蓄电池壳体烧毁,部分烧损缺失,炭化严重,保险丝盒壳体烧毁。该部位有起动机与发电机电源线、排气管感应器线路以及分电器局部线路,电瓶负极线可见一处熔痕,提取后送公安部消防局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指出,未发现可供技术鉴定的金属熔化痕迹,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4.确定为7号停车位顶棚日光灯电气故障着火的掉落物引燃下方辽B7BXXX轿车引发火灾。通过现场勘验发现,7号停车位辽B7BXXX上方发现残留的裸露电线,日光灯管已破碎,灯罩烧损变形掉落在起火车辆右前轮右侧靠前的位置。比照周围其他车位日光灯位置,发现该日光灯恰好在起火车辆车头的正上方位置,在起火车辆附近地面上发现日光灯镇流器残骸,镇流器上部有明显熔断痕迹。通过对电工询问和对配电室勘查得知,控制7号停车位上方灯光照明设施的空气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现场提取7号停车位车头上方灯具镇流器、灯管电线与跳泡接口处,送公安部消防局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指出,“灯管电线与跳泡接口处”未发现可供技术鉴定的金属熔化痕迹;“镇流器”中的熔痕为电热作用形成的熔痕。这个结果为调查人员打开了突破口,随后调查人员进行了三次日光灯电气故障着火的掉落物引燃枯叶、纸张的现场模拟试验,三次均成功引燃。从而确定起火原因为7号停车位顶棚日光灯电气故障着火的掉落物引燃下方辽B7BXXX轿车发动机舱与前风挡玻璃间的可燃物引发火灾。
(一)现场勘验与物证鉴定相结合
一是此起火灾的原因比较隐蔽,起火原因容易被着火汽车所掩盖,勘验过程中,如果不认真遵循起火点、起火物、起火源相一致的原则[2],就会做出错误的原因认定。二是调查人员采用传统的燃烧痕迹勘验与物证鉴定相结合,抽丝剥茧排除了其他致灾因素,取得确凿证据,最终查明火灾原因,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得以避免。
(二)正确选取调查目标
在此起火灾调查初期,调查人员以辽B7BXXX轿车为主要勘验对象,围绕该车自燃的可能性展开调查。通过现场勘验、对比、复原后[3],调查人员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汽车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并现场提取了相关物证送检,然而结果却否定了这种可能。这使调查陷入僵局,然而现场的种种迹象表明,确实是辽B7BXXX轿车首先起火,并且发动机舱后部靠近挡风玻璃处烧损较重,可如果排除了车辆自身原因那到底是如何引发的呢?调查人员决定跳出以往汽车火灾调查的思维模式,大胆假设,重新将停车场的周围环境纳入调查范围,并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停车场车位上方的日光灯上,并对相关人员重新开展调查询问,再一次针对这一目标开展勘验、调查、物证送检,最终确定了起火灾原因。
(三)加强电气设备的日常管理
现场勘验中,调查人员发现,该停车场顶棚的日光灯和部分电气线路均为裸线布置,未穿管或采用封闭式槽盒保护,同时物业公司没有定期对停车场的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测,导致日光灯具和线路老化,而且顶棚漏水,可能导致日光灯镇流器受潮或者进水,易造成短路或线圈绝缘能力下降,继而引发火灾。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室内外装修中的电气线路敷设变得越来越复杂,电气产品的使用日益增多,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多,电气火灾也逐渐增多,其中由日光灯引起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归其原因主要是:(1)市场上的日光灯具质量良莠不齐,用户贪图便宜购买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日光灯具;(2)长时间使用日光灯导致镇流器变热引起着火;(3)缺乏对日光灯具的日常检查,对于老化的日光灯具不及时维修、更换。因此,在购买时要选择质量好的日光灯具,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潮防湿,尽量不要长时间不间断使用,最好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四)确保消防设施功能完好
该地下停车场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是这些设施设备却处于停用状态,导致初期火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最终造成多车连烧的惨剧。建筑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屏障,据不完全统计,在火灾初期,建筑消防设施的有效扑救率高达96%。但是,在我国这些数据却没有引起建筑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居民住宅小区,建筑消防设施在工程项目通过消防验收后基本得不到定期的维护保养,几年后这些设施基本形同虚设。这导致很多居民住宅及地下停车场的初期火灾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造成小火酿大灾的惨剧。所以必须加强对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宣传力度,强化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日常自觉维护身边的消防设施,同时加大对小区物业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率,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火灾原因调查指南:GA/T 812—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 公安部消防局.火灾事故调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孙文言.物证技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陈 华)
Investig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Fire Incident Caused by Multiple Vehicles
LIU Tingting
(Dalian Municipal Fire Brigade, Liaoning Province 116033, China)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a fire incident in an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the consistency principle of the area of origin, material, ignition source is strictly followed. Methods like surveillance video analysis, examination of burning traces at the fire scene and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are applie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rect cause of fire,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division of accountability and a reference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 of such cases.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ire safety management.
fire accident investigation; scene examination; 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2017-01-10
刘婷婷(1982— ),女,辽宁大连人,工程师。
X928.7
A
1008-2077(2017)08-00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