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轻微脑损伤CT扫描的诊断价值

2017-09-08 03:01:26姚相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2期
关键词:颅骨脑损伤神经外科

姚相巍

(丹东市第一医院 放射线科,辽宁 丹东 118000)

儿童轻微脑损伤CT扫描的诊断价值

姚相巍

(丹东市第一医院 放射线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研究CT扫描在儿童轻微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96例钝性脑外伤患儿,无持续性呕吐、记忆缺失及昏迷症状,全部患儿来院后根据病情不同情况进行CT扫描检查。结果296例患儿处理情况及结局。神经外科干预:1例(0.03%)行开颅术,3例(0.01%)行气管插管。2例(0.06%)骨折处理,未发生1例死亡病例。颅骨骨折:12例(4.0%)颅内血肿,13例(4.3%)蛛网膜下腔出血,下陷性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各1例(0.03%),5例(1.6%)颅内积气,27例(9.1%)脑挫伤,11例(3.7%)硬脑膜外血肿,20例(6.7% )急性脑损伤,16例(5.4% )基底;25例(8.4%)线性。275例电话随访,21例行头颅平片检查,270例行头部CT扫描,其他5例。结论对于轻微脑损伤儿童,特别是并有头痛恶化等危险因素时,及时进行CT扫描可及早发现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儿童;脑损伤;轻微颅脑损伤;CT扫描

脑损伤指的是CT检查发现颅腔积气或闭合性颅骨骨折等急性颅内病变,排除颅底骨折、非压缩性骨折[1]。近几年来,儿童轻微颅脑损伤发生率不断呈上升趋势,多数患儿经过观察治疗后出院,少数患儿则需在神经外科进行进一步干预治疗。CT扫描在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轻微脑损伤在放射科检查中较为普遍,但是儿童颅内血肿在首诊时极易误诊[2-3]。误诊后不仅导致放射性损伤,还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因而应高度重视轻微脑损伤的CT检查。轻微脑损伤的诊断主要有简要的神经功能试验、体格检查及病史。本组研究通过回顾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96例钝性脑外伤患儿资料,旨探析轻微脑损伤儿童CT扫描检查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选择的296例对象,均为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急诊科两科共收治的钝性脑外伤患儿,男196例,女100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1岁。受伤至就诊时间平均3.41~3.2 h,均有明显的外伤病史。排除标准:受伤时间在24 h以上;继发性脑损伤;急性颅脑神经损伤定位体征较为明显者;开放性颅脑损伤。入选标准:受伤时间<24 h内;GCS评分13~14分;钝性颅脑伤且烦躁不安、持续性呕吐及昏迷。

1.2 方法:全部病例根据病情不同情况行CT检查,2 h内GCS》15分,怀疑烦躁不安、头痛恶化及开放性颅骨骨折等,较大的头皮血肿、颅底骨折的体征及危险的创伤机制等。首诊医师对所接诊患儿进行初步检查并对病情作出评估,详细记录CT检查前的观察结果。

1.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者是否需神经外科进一步干预,其次为CT检查结果。需要神经外科干预指的是由于脑外伤在7 d内死亡或需进行气管插管、监测颅内压、颅骨骨折处理及开颅手术等干预。

1.4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应用SPSS17.0进行处理,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296例患儿处理情况及结局:见表1。

2.2 296例头外伤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入院时记忆缺失94例,占31.7%。反复呕吐102例,占34.5%;神志模糊76例,占25.7%;清醒24例,占8.1%。主要受伤原因:106例(35.8%)交通事故伤;90例(30.4%)行人撞伤;38例(11.8%)头部撞击;32例(10.8%)运动伤;30例(10.1%)跌落伤。GCS评分:15分共206例,14分共70例,13分共20例。

3 讨 论

颅脑损伤指的是人的头颅受由于受到交通事故、机械创伤等外界暴力作用而发生的急性损伤,主要有头皮损伤、颅脑组织损伤及颅骨骨折等,是脑外科、急诊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4]。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变化快,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断与及时治疗,预后较差且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生命。近几年来,随着成像及CT扫描技术的不断完善,CT检查在颅脑损伤方面的应用已逐渐广。

颅脑损伤病情不同其CT图像亦显示的征象不同,临床诊断时务必谨慎以预防或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5-6]。本组研究结果,296例患儿处理情况,神经外科干预:1例(0.03%)行开颅术,3例(0.01%)行气管插管。2例(0.06%)骨折处理,未发生1例死亡病例。颅骨骨折:12例(4.0%)颅内血肿,13例(4.3%)蛛网膜下腔出血,下陷性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各1例(0.03%),5例(1.6%)颅内积气,27例(9.1%)脑挫伤,11例(3.7%)硬脑膜外血肿,20例(6.7%)急性脑损伤,16例(5.4%)基底;25例(8.4%)线性。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

本组研究中采用临床诊断尺度对患儿脑损伤相关因素分析,与脑损伤高度相关的因素主要有:GCS评分较低、大的头皮血肿、颅底骨折体征、下陷性颅骨骨折或开放性颅骨骨折。对变量应用递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七种变量为危险因素:①定向障碍。②头痛恶化。③怀疑开放性或下陷性骨折。④高处坠落伤及交通事故伤等危险的受伤机制。⑤Battle征、耳漏或鼻漏及鼓室积血等颅底骨折体征。⑥头皮血肿较大。⑦受伤后2 h内GCS评分<15分,存在上述因素之一则行CT检查。其中定向障碍、头痛恶化、下陷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受伤后2 h内GCS评分<15分为高危因素,有上述其中任1种因素者,预测评估后其需神经外科进行干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1.1%。7种因素中存在任一因素者行CT检查,CT结果显示脑损伤特异性为51.0%,敏感性为97.2%。

部分研究结果强调轻微脑损伤患者进行CT扫描的重要性,但是判断标准、临床指标不同、样本过少及研究存在设计差异等方面不一致[7-8]。结合本组研究结果,作者体会:危险的受伤机制、大的头皮血肿、颅底骨折体征、持续性烦躁、头痛恶化及下陷性骨折等可作为CT检查的重要指征。本次研究由于样本较少,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1 296例患儿诊治情况一览表[n(%)]

[1] 宋波,金海,罗云华,等.早期胸部CT扫描在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3):206-208.

[2] 朱海龙,赵施竹.儿童轻微脑损伤CT扫描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9):68-69.

[3] 赖跃平,陈建松.颅脑损伤的CT检查与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3,3(33):171.

[4] 苑会芳,李阳,李彩英,等.颅脑损伤患者低剂量CT扫描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4):272-274.

[5] 李永宝.螺旋CT扫描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与分析[J].影像技术,2014,26(3):7-9.

[6] 刘红玉.轻度颅脑损伤患儿症状与CT扫描指征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25):5664-5666.

[7] 李德维,郑晓林,邓磊,等.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3):165-168.

[8] 许俊华.轻微头部外伤后头部CT扫描对神经外科手术的预测[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2):142-143.

R651.1+<5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2-0167-025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22-0167-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2-0167-02

猜你喜欢
颅骨脑损伤神经外科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幸福(2019年21期)2019-08-20 05:39:10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国康复(2015年4期)2015-04-10 13:00:47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0
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