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2017-09-08 03:01:26刘晓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2期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间盘准确率

刘晓波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 新民 110300)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刘晓波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 新民 110300)

目的研究分析MRI与CT技术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疑似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分别对患者实施MRI和CT检查。然后以手术所见作为检查结果的金标准,判断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并综合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MRI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的准确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是当下临床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有效的诊断方式,但CT检查方式也具有检查时间短、价格低等诸多优势,在临床二者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采用何种诊断方式进行影像学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MRI;CT;诊断;准确性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都是临床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诊断技术[1]。为了探讨分析MRI与CT诊断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度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我院近期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共60例,分别对所有患者完成CT和MRI检查[2],结合两种影像学技术检查结果和笔者的长期工作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将本研究的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疑似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49岁,平均年龄为(61.45±7.23)岁;相关症状发生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11年,平均病程为(2.43±1.16)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肢体麻木、肢体发冷、间歇性跛行、肌肉麻痹、下腹疼痛等,临床诊断后怀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研究所选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患者通过临床诊断初步怀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即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CT扫描采用东软Neuviz 64多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腰椎扫描,层厚设置为3 mm,层间距为1 mm,倾斜角为± 300,矩阵为256×512。扫描的层面要求与追见血中心线平行,对腰椎L3/4~L5/S1三个椎间隙进行常规扫描,每个间隙扫描4层,应用骨窗机软组织窗进行观察。MRI检查应用宁波鑫高益永磁0.5T MRI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采用常规矢状面SE序列T1WI成像和横断面T2WI成像以及快速SE序列T2WI成像扫描。

采用双盲方式阅片,由2名副高级职称的专业医师分别对患者的CT检查结果以及MRI扫描结果进行阅片,若两名医师均给出确诊意见,则表示患者的诊断结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检查确诊后,择期实施骨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所见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判断并比较CT和MRI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和检出率。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种不同检查方式所检出的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结节、椎间盘影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等相关症状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先应用Excel表格软件,统计出所有患者不同检查方式所诊出的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出各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与准确率。然后将相关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对比结果显示P值不足0.05,则表示两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手术可见,腰椎间盘突出总共发生37例,腰椎间盘结节总共13例,腰椎间盘影出总共18例,腰椎间盘脱出总共12例,腰椎间盘游离总共6例。MRI检查总共检出腰椎间盘突出总共37例,全部与手术所见相符;CT检查总共检出腰椎间盘突出37例,但只有34例患者与手术所见相符。腰椎间盘结节MRI检出12例,均与手术所见相同;CT检出12例,均与手术所见相同。椎间盘影出MRI检出17例,均与手术所见相符;CT检出16例,均与手术所见相符。椎间盘脱出MRI检出11例,10与手术所见相符;CT检出10,9例与手术所见相符。椎间盘游离MRI检出6例,全部与手术所见相符;CT检出6例有5例患者与手术所见相符。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情况比较见表1。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下,有效检出率比较结果见表2。见图1、2。

表1 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率比较(%)

表2 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下检出率比较[n(%)]

图1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

图2 腰椎间盘突出的MRI表现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中。据相关统计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8%,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严重的腰部疼痛感,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在对腰椎间盘的症的诊断中,CT诊断技术以及MRI检查技术均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诊断手段,在临床上应用较广。

在本文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MRI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与检出率都明显高于CT诊断结果,在其他腰椎疾病的诊断的中,MRI诊断方式也具有不同程度的优越性。由此可见,MRI检查方式是当下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为有效的无创诊断方式,更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1] 程春,陈蕾,梁晓航,等.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0(7):91-92.

[2] 张勇,陈晓荣.CT与MRI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对比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23):4378-4380.

[3] 郝健.CT与MRI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0(2):96-98.

R681.5+<3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2-0076-023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22-0076-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2-0076-02

猜你喜欢
椎间盘腰椎间盘准确率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颈腰痛杂志(2023年2期)2023-05-05 02:20: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健康之家(2021年19期)2021-05-23 11:17:39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