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兵变改变明朝国运

2017-09-08 06:33◎邓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甘州兵变国运

◎邓 涛

一场兵变改变明朝国运

◎邓 涛

1521年,嘉靖登基,在首辅的辅助下,他针对正德朝的弊政进行了改革,例如废弃正德的豹房、广开言路、清理庄田,一时间大明王朝有了新气象,被后世冠以“嘉靖新政”的美名。

不过好日子不长,第二年一开年,朝廷便接到西北地区的加急奏报,甘肃甘州城(今属甘肃张掖)的守边士兵叛变了,巡抚许铭在此次兵变中被士兵殴死并被焚尸。

这场兵变源于甘肃镇(明朝九大边镇之一)总兵李隆。李隆曾镇压农民起义,抓不到起义军,便杀无辜的百姓来充数,由此可见李隆是没什么道德下限。到甘肃镇上任后,李隆还经常以各种理由克扣朝廷拨下来的军饷,囤积了大量粮食和财富,士兵们也因此生活得极为窘迫。

1521年对甘肃镇来说是个丰收年,市场米价低。甘肃为军管区域,米价主要跟着甘肃镇的需求走。新任巡抚许铭见丰年米贱,便把普通士兵的月饷降了一些,这一举措让本来就生活窘迫的士兵非常不满。

而李隆早就想将囤积的粮食变现,然而士兵没钱买米,粮食就卖不出去,慢慢变质,他也很生气。李隆见到群情激昂,觉得民心可用,便鼓噪士兵去巡抚衙门请愿。

要钱心切的士兵果然前往巡抚衙门请愿,但许铭不肯妥协,甚

至命人将领头士兵施

以杖责。士兵怒从中来,一哄而上,抓住许铭就是一顿暴打。士兵将许铭群殴致死后仍不解恨,便举火焚尸,然后烧了衙门,释放了监狱的囚犯,一时间甘州城大乱。

李隆本想借士兵们给许铭施压,让许铭不要影响自己发财,没想到局势会如此失控。眼看兵变造成的混乱即将影响到自己,李隆赶紧把库银和粮食都分给士兵,作为嘉靖元年的月饷。士兵发动这场兵变就是想要有饭吃,见目的达到便息兵了。李隆又怕自己鼓噪士兵的事情被人知道,命人抓了兵变的带头人,将他们斩首示众。

嘉靖接到奏报后,虽派人前去调查,但由于认为这是士兵的怨气所致,不足为惧,此案一拖再拖。李隆直到两年后才被就地正法,嘉靖也没有对士兵采取有效的安抚措施,导致士兵对朝廷的忠诚进一步降低,进而转投蒙古或农民军。

这场甘州兵变虽然最终平稳地结束了,却给明朝的国运带来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甘州兵变树立了标杆,之后只要士兵觉得自己被压迫就可以动用武力反抗,哪怕朝廷命官也敢杀,朝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后来嘉靖朝还发生了两次大同兵变,采取的兵变手段都是以此为例的。更严重的问题是,部分兵变士兵投靠蒙古,帮蒙古军制造攻城器械、带路攻打明朝九边,使得朝廷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处理兵变事宜,逐渐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其次,它改变了明朝西北地区的局势。许铭被杀后,新巡抚对吐鲁番的态度比较强硬,反对与其通贡互市。吐鲁番一怒之下于1524年发兵攻打甘肃镇。虽然明朝最后抵抗住了进攻,但是在此次战争中损失严重,多处城池被毁,士兵民众伤亡惨重。但经过这次大战,双方达成一致,息兵和好,通贡互市。困扰明朝近百年的吐鲁番威胁日趋弱化,明朝西北局势趋于缓和。

一场不太被重视的甘州兵变对明朝后来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这恐怕是嘉靖当年没有预料到的。

编 辑/芦 苇

猜你喜欢
甘州兵变国运
陈桥兵变
展宏图来国运兴
嘉靖大同镇兵变问题浅析
观狮身鱼尾像
明英宗颁赐甘州卧佛寺《永乐北藏》原因刍议
浅析文化自信的意义
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贸易述论
第17站甘肃
陈桥兵变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