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强
【摘要】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实际应用情况, 为规范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询本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于 2016年度各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 着重分析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及其常见品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及主要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的比例。结果 本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例数共有260例, 其中, 活血化瘀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106例、占40.77%, 补益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70例、占26.92%, 清热解毒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21例、占8.08%, 抗肿瘤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46例、占17.69%, 其他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17例、占6.54%;主要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最大;在用药频度(DDDs)排名中, 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中的冠心宁注射液使用量最大, 占比达到了45.31%, 其次是丹红注射液。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 引发不良反应最多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主要为冠心宁注射液, 占总不良反应的27.36%;其次是丹红注射液, 占总不良反应的19.81%。不良反应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 其中主要以变态反应为主。结论 要规范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工作,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管理, 适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以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合理使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3.114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于 20 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形式的中药制剂, 其利用静脉滴注、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等给药方式, 避免了药物有效成分在肝脏的首过效应[1, 2];活血类中药注射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注射剂, 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对诸如延胡索、乳香、没药等相关活血化瘀类中药精炼而成, 具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的作用[3, 4], 其品种繁多, 功效相似, 但对此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仍然形势严峻, 且中药注射剂不同于西药, 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注射剂型, 所以辨证论治是中药注射剂合理选用的基本原则[5]。本次研究将对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系统损害等进行总结, 并对此作出合理使用的相关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查询本院HIS于 2016年度各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 并着重分析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及其品种的使用情况。
1. 2 方法 通过本院HIS查询2016年度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本院的使用情况, 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金额以及引发的不良反应例数等信息;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DDDs和药品金额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统计分析。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本院的使用情况分布, 探讨合理与不合理性以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其主要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的比例。
2 结果
2. 1 本院2016年度中药注射剂的基本使用情况 2016年度本院开展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共有 21个品种, 主要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及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4大类;且根据药品销售金额的排名、DDDs中排名、临床科室走访调查等多渠道沟通调查可知,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例数共有260例, 其中, 活血化瘀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106例、占40.77%, 补益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70例、占26.92%, 清热解毒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21例、占8.08%, 抗肿瘤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46例、占17.69%, 其他类不合理使用的例数有17例、占6.54%;且主要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最大;在DDDs排名中, 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中的冠心宁注射液使用量最大, 占比达到了45.31%, 其次是丹红注射液。
2. 2 临床应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分析 临床应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共106例, 引发不良反应较多的中药注射剂有:①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主要有效成分:丹参多酚酸盐;功效:活血化瘀通脉)引发不良反应的有11例(10.38%);②因冠心宁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丹参、川芎;功效: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引发不良反应的有29例(27.36%);③因丹红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红花;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活络)引发不良反应的有21例(19.81%);④因注射用血塞通(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功效:活血化瘀、通脉)引发不良反应的有17例(16.04%);⑤因舒血宁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银杏叶提取物;功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引发不良反应的有16例(15.09%);⑥因其他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有12例(11.32%)。
2. 3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系统损害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分析 不良反应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其中主要以变态反应为主, 约占47.17%(50/106), 包括全身性过敏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现象;其次为心脑血管系统损害如心律失常、窦性心率过缓、心功能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等临床症状;血液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凝血障碍、紫癜、贫血障碍等症状;消化系统损害常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神经系统损害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等症状;呼吸系统损害常表现为过敏性哮喘、气息不均等多种临床表现。
3 讨论
通过此次对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研究可知, 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 要重视合理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重要性;日常管理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医院加强对此类中药注射剂的采购、验收、入库储存、临床调剂等工作, 做好原始数据登记, 保证所有数据均可溯源, 严格杜绝不合格的中药注射剂进驻医院, 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相应保障[6-8];其次医院应严格规定所有中药注射剂必须凭医师处方才可开方, 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相关规定执行, 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严格控制用药的剂量和浓度;熟练掌握注射剂的主治功能,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患者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配伍操作中, 严格遵守配伍禁忌相关内容, 谨慎配伍用药;使用注射剂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相关病史和过敏史, 对体质过敏者、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应慎重使用并加强药物监测, 同时加强用药监护;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 及时予以解决;充分发挥药学工作人员的作用, 做好相关药学服务工作[9, 10];并加强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监督指导, 加强对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医嘱的审核, 正确指导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工作, 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并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 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朱春丽, 汪平莉.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2):3377-3378.
[2] 沈穎, 吴泊. 我院2010-2014年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 35(3):382-387.
[3] 马静, 李学林, 唐进法, 等. 中药注射剂的定位与特点. 中国现代中药, 2016, 18(2):259-262.
[4] 蔡黎, 朱磊. 2013年某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中国药业, 2016, 25(1):80-83.
[5] 刘明翠, 王勤, 张敏. 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淮海医药, 2015, 5(33):488-490.
[6] 倪泓, 张雪慧, 李红, 等.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中医学报, 2014, 29(8):1180-1183.
[7] 王宇阳, 王晖, 潘桂玲. 我院2014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北方药学, 2015(4):161-162.
[8] 沈勇刚, 王志鹏. 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4):115-117.
[9] 蔡长春, 李景苏.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调查分析. 临床误诊误治, 2009, 22(10):74-75.
[10] 宋小骏, 潘海娟, 倪江洪. 我院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用药合理性分析. 中国药房, 2012(7):658-660.
[收稿日期:2017-0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