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诊断应用分析

2017-09-07 00:58陈忠仁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肺动脉肺栓塞栓塞

陈忠仁

【摘要】 目的 观察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胸部CT平扫, 观察组患者使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率。结果 通过观察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为75.6%,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8.0%,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中应用, 具有良好的诊断成像效果,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临床诊断;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3.036

肺栓塞指的是因为各种外源性栓子或者内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者由于分支导致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生理及病理综合征, 其具有多种临床表现, 并且病症缺少特异性, 导致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延诊率及漏诊率, 如果没有早期诊断及及时的治疗,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所以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快速成像、无创、多种重建技术的优势, 其应用在肺动脉栓塞中, 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 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引导[1-3]。本研究对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观察, 研究患者诊断中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21~60岁, 平均年龄(40.1±7.6)岁;临床表现:30例患者呼吸困难, 15例患者胸闷气短, 10例患者咳血, 5例患者心绞痛。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20~58岁, 平均年龄(40.6±6.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41.0±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CT进行胸部平扫, 具体方法为:将造影剂用量设置为44~45 ml, 速率设置为3.5 ml/s,

管电压设置为120 kV, 管电流设置为200 mA, 螺距设置为1∶2, 准直器设置为0.6 mm, 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曲面重建等分析图像数据。观察组患者使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扫描, 要求患者呈仰卧位, 现为患者进行常规的CT平扫, 之后进行增强扫描, 扫描的范围从患者胸廊开口到隔顶水平。将层厚设置为5 mm, 层距设置为5 mm, 螺距设置为0.984∶1, 管电压设置为120 kV, 管电流使用自动管电流。选择高压注射装置、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为350 mgI/ml,

从患者的肘正中进行静脉注射, 速度保持在3.8 ml/s左右, 剂量为80 ml, 使用Bolus-tracking技术监测患者的肺动脉主干根部, 患者闭气, 使阈值>120 HU延迟5 s自动扫描。在扫描结束之后, 将层厚设置为1.25 mm, 层距设置为1.25 mm,

进行图像重建。

1. 3 图像分析

1. 3. 1 肺动脉栓塞诊断标准 患者的直接征象具有环形充盈或者半月形充盈缺损, 并且具有轨道征及完全梗阻等。间接的征象为栓塞区的肺密度降低, 并且肺纹理较细、稀疏, 缺少马赛克样的影响, 胸膜发生变化, 胸腔具有少量的积液, 并且主肺动脉及左右的肺动脉扩张, 心包积液等。

1. 3. 2 肺动脉栓塞分型标准 肺动脉栓塞患者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分别为中心型肺栓塞、周围型肺栓塞及混合型肺栓塞。中心型肺栓塞标准为:在主肺动脉(1级)、左右肺动脉干(2级)及叶肺动脉(3级)发生的血栓;周围型肺栓塞标准为:在段肺动脉(4级)、亚段肺动脉(5级)、小分支肺动脉发生的栓塞;混合型肺栓塞标準为:中心型肺栓塞及周围型肺栓塞的并发[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二维原始图像为基础, 结合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VE)、容积重建(VR)及曲面重建(CPR)图像进行观察, 对照组肺段动脉显示结果:450个肺段动脉得到了显示, 显示率为75.0%[450/(30×20)], 亚动脉段显示直径>1 mm的有800个, 显示率为66.76%[800/(30×40)]。栓子的检测数为62个, 肺动脉栓塞的确诊率为75.6%。观察组肺段动脉显示结果:600个肺段动脉得到了显示, 显示率为100.0%[600/(30×20)], 亚动脉段显示直径>1 mm的有1000个, 显示率为91.7%[1100/(30×40)]。栓子的检测数为152个, 肺动脉栓塞的确诊率为98.0%;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所以对肺动脉栓塞的准确诊断及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肺动脉栓塞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肺动脉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核医学、CT检查[4-6]。肺动脉血管造影是肺动脉栓塞诊断中重要的方法, 但是其具有并发症, 不适合应用于危重患者, 所以目前较为少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敏感度及特异性都较低, 但是其能够同时评估肺动脉血流及右心功能, 所以被广泛使用于预后评估及疗效中。CT检查便捷、安全, 并且无创伤, 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够接受。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扫描速度较快, 并且成像的时间较短, 空间分辨率较高, 图像的后期处理能力较为强大, 能够有效提高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效果[7-10]。endprint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使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CT平扫检查。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为75.6%,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8.0%, 由此可以看出来, 对照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具有多种纰漏, 准确率较低, 并且没有针对性。据相关文献报道表示, 血管成像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因为引入对比剂, 能够有效区别栓塞血管及正常血管和栓塞部分及范围, 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且扫描的时间较短, 有效降低了产生伪影的几率, 并且提高了成像的质量和水平。使用CT成像技术能够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等一系列的重建技术相互结合, 深入对图像进行处理, 提高了肺栓塞的诊断准确率[3]。

综上所述,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并且操作简便,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对医生的临床诊断具有良好的帮助,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华, 任春慧, 梁爽. 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10):166-168.

[2] 施晓平, 王强, 郭盛仁. 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1, 21(4):755-757.

[3] 赵传军, 杨峰, 周静然.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3):52-54.

[4] 汤振华, 连庆峰.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7):971-973.

[5] 于红. 应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肺栓塞.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1):58-59.

[6] 弓静, 田建明, 王敏杰, 等. 肺動脉栓塞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08, 29(4):227-229.

[7] 穆红, 许华宇, 王宇, 等.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医药前沿, 2014(34):124.

[8] 冷振岭, 闫凤玲. 64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应用. 医疗装备, 2016, 29(8):44-45.

[9] 张建军. 64层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 2014(3):285-286.

[10] 王文红, 常蓓, 常斌, 等. 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6):549-551.

[收稿日期:2017-05-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肺动脉肺栓塞栓塞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动脉瘤栓塞手术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
急慢性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栓塞,癌症最易致死的并发症
罕见病治疗获新突破
老年人昏厥要提防肺栓塞
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动脉高压可怕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