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
互动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师生互动,既包括师生间的互动,也包括生生间的互动。
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法学习兴趣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互动
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原则。根据学生的學习差异,千方百计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求学困生完成力所不能及的作业,课上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互动就要考虑到什么时间是开始互动的最佳时间。再者,由于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成熟程度的不同,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也不同,所感兴趣的活动也就有所不同,那么教师所要选择的生活情境就有所区别,即使是学习同一个内容。低年级学生情景设置得高了,他们就无法完成任务;而高年级学生情景设置太简单了,他们就会觉得幼稚,也对此没兴趣,两者的互动就失去了意义。
二、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习动机
受年龄影响,小学的自制力较差,他们的学习需要动机和需求,而兴趣则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成分。因此,在互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在“趣”上下功夫,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1.以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的情境,通过这种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英语有很强的求知欲。
2.利用实物进行演示。英语是一门语言艺术,要求多说多练,但是,单调的听说练习往往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为此,我选择利用实物进行具体的演示和表演,多和学生一起做游戏,逐步调动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如学习食物名词时,我让每个学生都从家里拿一份食物或者小点心,上课时就让他们蒙上眼睛闻一闻、尝一尝,猜猜是什么,并说出食物的名字。这样,学生很容易就将单词记住了。
3.做一做,玩一玩。小学生爱动爱玩,如果能在平时在课堂上做点手工,玩玩游戏,学生就会有很奇特的学习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如学习颜色单词时,我让学生准备纸杯和红、黄、蓝的颜色,通过颜色的混合来学习各种颜色的单词。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4.以比赛调动积极性。小学生年龄小,他们都爱玩,也有很强的好胜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赛这一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如期末复习字母时,我设立了一个“字母大擂台”,让学生轮流打擂,最后胜出的成为本期擂主,照片被贴在宣传栏上。为了让那些基础不是太牢固的学生也能参与到比赛之中,我把学生分成两个等级,在掌握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中也能得一个擂主。在激励的比赛中,学生力争擂主,都能积极主动地把字母掌握住了。
三、创设自主参与的情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体验和联想是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法宝。如何让学生产生有意义的体验和联想?简单地说,就是还原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学生的学习氛围,从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提供学习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模拟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熟悉的、自然的环境下,自发地参与到各种学习中来,从而能积极主动主地学习,提供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telephone call第1课时的互动教学设计中,教师就创设了学生自主telephone call的情境使用Free talk的方式让学生们用日常用语如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morning?What subject do you like?How are you?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等日常交际用语进行互动交谈导入互动式课堂。已发重难点:普通日常用语跟telephone?call中的常用语言的区别。
这样的互动式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互动教学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实现不同程度学生学习中自我选择、自我发展以及自我肯定提供了好的舞台,从而使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得到体现,积极地参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四、当堂互动小结及时评价
在小学英语互动评价中应注意多元化原则,首先,互动教学评价不能由老师一方面来进行,应提出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多方面评价想结合的原则。这种评价体系有利于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英语互动教学评价过程应该是完整的,评价的方向也应该是多元的。在评价中不仅要求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方法、态度,价值观做出评价,评价方向应逐步从原来的偏重课本知识转变到三维目标的全面评价上来。评价的原则是:对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就事论事地进行指导,尽量减少直接的粗暴的批评。
总之,互动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对激发学生潜能很有帮助,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互动的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有了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体现他的价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真正达到了课堂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白雪.小学英语课堂的互动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