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菊芳+潘晓
说到习惯,叶圣陶先生最有发言权。“原来‘教育这个词儿,如果解释得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1942年《改善生活方式》)“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1945年《习惯成自然》)“教育就是要养成好习惯”,这可以说是叶先生的“核心素养观”。所谓核心素养,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优秀的习惯,谈何素养?
习惯的内涵:自动链接路径
习惯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和路径。
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两手交叉,看看你的左右手五指在哪个位置,然后重新换一下交叉位置试试,会觉得很不舒服。下意识或者叫无意识,其实这也就是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段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不仅关乎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和性格教养,更决定了你生活的品位、未来的走向。也可见,核心素养与良好习惯的互渗和同质关系。
到别的学校参观学习,经常看到一些标语,校门口写着“禁止吸烟”,楼梯口写着“上下楼梯靠右行”,食堂里写着“节约用水、光盘行动”,这暴露出一个问题,对师生还需要专门强调这样的规定,只能说明学校的团体还没有形成强烈的意识,师生也没有形成良好习惯。
优秀习惯的培育养成必须至少有三个特点。第一,去意识化。习惯就是你自己想都不用想,在不知不觉中做的事,它几乎内化为人的一种本能,与你自己合为一体。所谓“风格即人”,也可以说成是习惯即人。第二,去情境化。不能在学校里有扫垃圾捡废纸的习惯,回到家里就乱扔乱丢,走上街头就随地吐痰。第三,去时间化。作为学生,要把课程表消解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可以转化为你一生遵循的日程表,二十四小时全日制、全天候,风雨无阻,心身合一;无论问题何时何地出现,习惯都应当体现它的控制力和自动链接路径的能力。
习惯背后的体现:文化创生
任何习惯都是能力的外现,是理念的落实,更是文化的体现。
而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切优质的理念都要落实到切实的行动上,从小事、细节抓起,这样才能产生培养良好习惯的土壤。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这样写道:“我觉得一切德行及美善的原则在于具有去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发挥得容易熟练则靠及早练习。”
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这从正面的意义上说,只要是习惯了的事情便不再难,养成良好习惯,就成功了一大半;甚至可以这样说,好习惯就是成功本身。当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行为方式成为了一种良好习惯,学校便会运行在自由成长的良性发展轨道上,自主前行。科学研究表明,人们每天的生活工作学习,百分之四十的时间,是靠习惯在驱使和支撑着自己的。因此,小至个人、团队、学校,大到社会、民族、国家,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命运程式,不能靠外力推动,被动地接受提高和发展。长期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学生只有具有了强烈的主动建构和参与的欲望和意识,激发了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创生“乐之”的习惯文化,塑造个人一生的幸福才能成为可能。因此,要让优秀的习惯确保课堂上的自由,让优秀的习惯守护教育里的秩序。轻管重理,不管而理。正应了英国诗人德莱敦的那句名言:“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
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所谓‘自我教育,就是不去依傍他人的力量,自己来养成这些好习惯。青年们如果怀着理想的话,如果热切期望实现理想的话,那么急于养成好习惯的愿望就会像火一般的燃烧起来。”(1942年《改善生活方式》)
可见,课堂改革是习惯的重构和优化,也是校园文化的承续和创生。
优秀习惯的价值:寻找前行新起点
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远大眼光。习惯本身是为解决问题存在的,习惯的意义是引导人们去高效办事,可以使人们省去许多思维和行动的环节。
中外历史上值得我们深思的两个案例就是“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对比。曹冲称象的创造性智慧也具備发现浮力定律的条件,可只有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这可以认为是一个与习惯相联系的思维或行为方式的典型。中国式的思维仅仅考虑的是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而没有想方设法来寻找和探索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路径,也就是说,中国式思维还缺乏摸索规律的优秀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养成优质习惯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
优秀的习惯让人们变得训练有素、技巧纯熟,更有素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这些通过缓慢的积累形成的重塑自我的新习惯,能够逐渐地以信仰的方式植入自己的大脑,使开拓创新的思维成为一种潜意识。当新的优秀的习惯覆盖了原先的不良习惯时,那么我们就寻找到了未来前行的崭新起点。
畅销书《心灵鸡汤》的作者杰克·坎菲尔德曾经说过:“如果你希望出类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标新立异,那么,你必须明白一点——是你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未来。”
所以,习惯起始于点滴,成长于循环重复,只有养成优秀的习惯,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让我们在培育核心素养的路上,寻找到能解放师生的教育教学方式,寻找到顺天(自然)应人(人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寻找到具有开掘脑洞开发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级中学语文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