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松林++李薇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运动依赖者的个体特征和项目特征等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突出运动和明知故犯是区分积极运动成瘾与消极运动成瘾的标准;消极运动成瘾主要出现在单人运动项目上。
运动依赖界定实证20世纪70年代,锻炼心理学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身”与“心”不是完全的二元,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几乎在同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锻炼心理学注意到了紧跟“跑步热”之后出现的跑步成瘾现象,并把跑步成瘾纳入了成瘾医学,指出了运动成瘾所能造成的严重消极影响。成瘾医学学者把成瘾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国外研究运动成瘾的学者也把运动成瘾划分为积极的运动习惯和消极的运动依赖。普遍的观点认为,积极的运动成瘾是良好的运动习惯,应该赞许,但消极的运动成瘾(運动依赖)属于病态行为,应该纠正。文章重点对消极运动成瘾者的个人特征和项目特征等进行了实证研究。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制定了运动成瘾调查问卷,先后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发放问卷和筛选四个步骤,确定运动成瘾者。共发放了51份问卷,回收了51份,回收率为100%。经过数据统计,选取有3个以上标准得分达到12分的问卷(有3个以上标准得分达到12分的被试即为运动成瘾者),得到符合要求的问卷42份。被试均来自于广州市。
1.2研究方法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spss19.0)等方法。
问卷设计依据:国外学者De Coverleyveale认为,运动成瘾行为具有7个显著的特征:高刻板性;突出运动;耐受性;戒断反应;主观认为必要;明知故犯;节食、减体重。本研究以该7个特征为基础,把每一个特征展开成4个小条目,制定成了运动成瘾调查问卷。
问卷评分与运动成瘾诊断方法:根据国内外成瘾研究的评价常规,设定满足7大特征中的3条可以鉴定为运动成瘾。
信度检验:问卷在正式发放之前经过了专家的检验,并做过1次预调查,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了改进。该问卷各标准Kohlenbachα系数为0.75~0.86,总量表的Kohlenbachα系数为0.81,说明该问卷信度系数符合要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结果
2.1.1运动成瘾分类与概念界定
在普通大众眼里,“瘾”是一个贬义的概念,往往被认为是不健康、反社会的。但正如师建国所说,人的一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嗜好,也可以对形形色色的事情着迷,从来不对任何事情“上瘾”的人倒是相当少见的。有时对某些事情“着迷”“上瘾”甚至是一个人成就一件大事的心理基础。因而他认为,应该把成瘾按是否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划分为正常的和病态的两种;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对某事或某物的痴迷超出了人的控制,则不管这种痴迷会不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等产生不良影响,都属于消极的成瘾。国外运动成瘾研究学者大多支持第二个观点,他们认为,“是被运动控制,还是人控制运动”是区分积极运动成瘾和消极运动成瘾的最主要的标准。为了对积极运动成瘾和消极运动成瘾进行有效的区分,他们把积极运动成瘾称为运动习惯,把消极的运动成瘾称为运动依赖。
事实上,积极地运动成瘾和消极的运动成瘾具有基本相同的行为特征,如刻板性、戒断反应等,只是不同的成瘾对成瘾者约束的力度有些不同。如国外最早对运动成瘾进行研究的Glasser认为,积极的跑步成瘾有两个特点:
(1)积极跑步成瘾者能合理安排运动、工作与生活,使人体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有所改善,而不是让运动影响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2)如果由于事务冲突、生病、受伤等原因而打破了跑步的程序安排,会让人觉得失落,充满罪恶感,同时会伴有生理的和心理的不适。尽管Glasser认为,积极跑步成瘾是对成瘾者有利的,但他还是不能否认积极跑步成瘾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戒断反应的特征。事实上,积极跑步成瘾的这些戒断反应已经对成瘾者的生活等构成了影响,只是影响不大。国内学者姒刚彦认为,锻炼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高度自觉和生活化了的行为取向或社会风尚。王红等认为,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体育锻炼习惯是稳固的条件反射,是多次重复刺激逐渐形成的。在这些对运动习惯的定义和描述中,有很多词都包含了运动成瘾的基本特征,如“养成”“不易更改”“高度自觉”“生活化”“稳固”等。可见,运动习惯和消极的运动成瘾在外在行为特征上是相似的,即都具有一定的刻板性、约束性等特征,只是在“是否被运动控制”这一点上存在程度的区别:积极运动成瘾主要是人控制运动,而消极的运动成瘾者已经不能有效的控制运动。
2.1.2消极运动成瘾调查结果
研究用“突出运动”和“明知故犯”作为判定被试“是否被运动所控制”的两大特征,也就是区分积极运动成瘾和消极运动成瘾的标准。当运动成瘾被试在“突出运动”和“明知故犯”两大特征上得分之和达到24分时,就属于消极运动成瘾,否则属于积极运动成瘾。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有4个被试属于消极瘾,全部为男性;锻炼的时限都比较长,最少为5年,最长为10年;项目选择有3个为健身(健身房内或者其它健身场所的器械练习),1个为羽毛球。
2.2结果分析
在“性别与运动成瘾”研究中已经得出,女性运动成瘾的现象显著少于男性。出于同样的原因,消极运动成瘾的个体全都是男性。国外研究运动成瘾的学者也有相同的论述,如季浏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一书中的介绍:“有研究显示,男性锻炼者更有可能成为锻炼成瘾者,其原因是男性锻炼成瘾者有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高度的成就需求;相反,女性锻炼者很少有可能成为锻炼成瘾者,这是因为女性锻炼者参与锻炼的主要动机是控制体重、增加人际交往和提高应对技能”。
消极运动成瘾的项目除了一个双人项目外,其它三个都是单人项目。可见即消极运动成瘾更容易在单人、非对抗性运动项目上出现,在双人、多人、对抗性运动项目上难以出现。另外,4个消极运动成瘾被试中,有3个是健身成瘾。这表明,和其它运动项目相比,健身更容易导致运动依赖。这可能与健身运动能产生肌肉膨胀快感和器械健身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有关。
3结论
突出运动和明知故犯是区分积极运动成瘾与消极运动成瘾的标准;消极运动成瘾主要出现在单人运动项目上。
参考文献:
[1]De Coverleyveale D.M.W.Exercise dependence[J].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l987,(82):735-740.
[2]Maddux JF,Desmond DP.Addiction or dependence[J].Addiction,2000,(95):661-665.
[3]杨波.人格与成瘾[M].新华出版社,2005.295+347.
[4]师建国.成瘾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
[5]姒刚彦.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研究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02):64-66.
[6]王红.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尊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4):540-5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