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教育的意义、缺失与改进的认知关键

2017-09-07 12:39李艳梅
职教论坛 2017年22期
关键词:缺失认知创新教育

摘 要:从创新的历史作用、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创新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需要与创新教育现状的落差论证创新教育的应然性。创新的含义既包括创造发明,也包括将已有理论技术重新组合或引入新的领域。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内容架构包括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的战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新教育;意义;缺失;认知

作者简介:李艳梅(1964-),女,天津市人,天津职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2-0067-04

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被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1]”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也指出“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2]”

当前,在高职教育中创新创业(双创)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标志之一是双创空间、基地建设与效能不断提升。但就创新教育而言,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方法融于平时的教育过程与要达到的效应等诸方面还有不小的距离,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务之急。

一、高职创新教育的意义

(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事实彰显创新教育的重要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发展史就是发明创造的历史。机械力学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农业经济,创造了农业文明;以热力学定律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为基础的机械工具体系的建立和有线通讯技术的应用,人类迎来了工业革命并带来工业文明;微电光纤等规律的发现、电脑的发明、人工智能等,让人类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历史证明:创造和发明构成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和品质的民族能够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以此审视包括高职教育的我国教育,如果不拿起“创新教育”的利器来培植我们未来的建设者,这将是一个“历史性”失误。

(二)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呼唤创新教育

早在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就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概念,并表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现在看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蓬勃发展。这其中资源配置与利用、生产方式与消费都有着新的特征,其中知识与智力资源成为重要担纲。具体表现在:

其一,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于自然资源则通过知识、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系统集约的配置,并主要不依赖于土地的自然资源的配置。所以,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比工业经济对土地和矿产的占有更为重要。

其二,现代生产是建立在高新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其中涵盖的学科领域包括信息、生命、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海洋、环境等科学技术,而生产过程往往是这些高新科技的融合创新与“分解”,对于这个体系中的人的要求则是更倾向于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此基础上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其三,社会消费是以高新技术产品和知识产品为主体的,体现在:一方面高科技和高智能开发的产品数量与品种大大超越以传统科技为基础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品本身就是知识智力产品,含有形的高新科技产品和无形的知识产品如网上获取信息知识,教育消费、文化消费等,而这些消费品的品质和数量,主要靠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和利用。

可见,知识经济的第一生产要素是知识和智力资源。而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不仅取决于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话语权”与位置。因此,创新是当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灵魂,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关联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作为担负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教育门类之一的高职教育肩负起“创新教育”是一种国家性责任与重要使命。

(三)国家创新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需要创新教育的支撑

长期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创新体系的建设,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国家基本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3]。显然,在实施国家创新战略过程中处处离不开人,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教育的培植责任由此彰显。

另外,我国制造业战略发展目标也对人的创新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到2025年成为制造强国,到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4]。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提出了五大工程,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强化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毫无疑问,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每项工程都离不开知识的运用、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创新,对相关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是大量与普遍的,并且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有创新思维与素质。

二、高职创新教育的主要缺失

针对创新教育的应然之状,反观高职创新教育的现状,主要不足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创新教育的课程群,显性课程稀缺,隐性课程不完整;二是在教育教学、学业评价、校园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弊端。后者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其一,现有教学形态对创新素质培养支持不够。高职教学普遍存在的现状是:教学的核心任务在于传达专业(技术)知识的现有“成品”,重在介绍成型的概念、理论和定律,把知识作为定态的东西来介绍,缺乏对知识内核活的灵魂、知识演进历史以及“科学哲学”层面上思想的传导与把握。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的最高使命变成对既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未解问题的介绍和了解,教学内容、教材被修整得相当完美,逻辑的大厦无懈可击,未知的、不成功的、異端的例子被拒之门外。学生感受到的一味是前人成果的伟大精粹,对成功范例的叹服,感到只能匍匐在既有知识大厦的辉煌之下,去汲取、理解前人的成果。在这种氛围之下,质疑的、批判的、发散的思维都被泯灭、扼杀。

其二,来自学业评价和人才价值观对培养创新素质的消弥。教育质量观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学业评价。许多高职院校对以往的学业评价已作了改革,但几乎都将重心置于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至于创新素质的评价几乎空白。高职院校中成功的模式被锁定在“学业的成功”或是“仕途的期许”、“财富欲求”。过分追求成功的诉求容易诱导学生将注意力偏移到个人“成功”本身,滋生不顾手段合理性的成功追求。这种境况常使创造力培养化为乌有。

其三,校园文化氛围对创造力影响。主要反映在:一是从众心理与现象驱使“个性”、“鹤立鸡群”不被接受。二是游戏的、标新立异的态度常不被普遍接受。游戏的态度往往是教师所不可容忍的,因为他们认为,智力劳动与技能掌握必须全神贯注,而且也只有态度格外严肃,才能进行这项工作。经常有人对创造力抱有偏见,把它看成一种变态,不时被讥讽和嘲笑。三是学程的安排,使学生按照时序进行学习活动,常使自由的、思辨的、探索的分析行为受到限制。

三、改进高职创新教育的认知关键

(一)准确把握创新教育的意蕴

我们主张在高职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必须界定清晰创新教育的概念,而廓清创新的含义又是问题的先导。

“创新”一词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首次提出,并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中做了系统阐释[5]。熊彼德的创新理论对创新的解释强调将思想、知识推向市场,才能称为创新。这是符合经济价值学说的,因为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和作为知识经济的知识重要作用是将知识运用于经济生产才能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生产力作用。创新是一种实现了的新思想,这对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关键的基础理念。

对创新教育中“创新”的把握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造教育,也不同于经济范畴内的创新概念。从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角度看,每一种进步都和创造创新、发明联系在一起,几乎都经历了一个理念上创新到产品商品的过程,如摄影原理(1782)的发现到照相机(1838)的发明经历了56年,电机原理的发现(1831)到发电机(1872)的发明经历了41年,内燃机原理的发现(1862)到汽油内燃机的发明(1883)经历了21年,半导体的发现(1948)到半导体收音机的发明(1954)经历了6年,多媒体设想的提出(1987)到多媒体电脑的发明(1991)经历了4年。从中可看出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时间在缩短,这是当代科学发展的规律。另外一个现象是有些发现甚至是发明在当时并不能看到他的商业或社会价值,或是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实现,但其中有些部分后来被证明对人类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看来,创新,既包括了创造所实现的价值,也要将那些没有立即“把思想推向市场”、“理论推向实践”的新思想、理论等纳入创新的外延之内。也就是说,创新的含义比创造发明含义更宽泛。创新包括创造发明,即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也包括将已有的东西重新组合或引入新的领域而产生新的效益。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通过专门的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将上述内容融入整个教育实践中的过程,以使受教育者在态度、思维特征和能力品质等方面达成创新人才的素质,并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6]。

(二)准确把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素质的心理构成

创新素质是一个由众多要素形成的系统结构,其要素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心理成分。

创新素质的心理特征,许多心理学家都做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问题特征,纳撒尼尔·赫什1931年提出了创造个体的六个特征:(1)腼腆的;(2)敏感的;(3)真诚的;(4)沉思的;(5)需要孤独;(6)看重友谊。托兰斯1962年考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汇集成84个特征表格,提出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应是:利他主义的精力旺盛,刻苦勤勉,百折不挠,自我肯定和多才多艺,易于受神秘难解的事物的吸引,蔑视常规,独立判断与思考,有怪癖,好极端,遇事不满,扰乱组织,喜欢挑剔,爱犯错误,刚愎固执和变化无常等等。托兰斯强调认为创造力需要有敏锐的感受和独立自主性。玛丽亨纳尔(Marg Henle)1962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包括独立性,过于自信、容忍对一个问题的各种解释,具有细致气质和爱好,自信。巴伦(Frank Barron)强调,有创造性的人会在杂乱、混乱中对秩序探索,他提出了十二个基本特征:(1)善于观察;(2)质疑真理;(3)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事物;(4)独立认识;(5)自我评价激励;(6)把握许多思想并加以综合;(7)健壮而敏感;(8)看到更复杂的普遍性;(9)意识到潜意识与幻想;(10)自我控制力强;(11)溶于问题中玄想;(12)机体处在最大限度自由状态[7]。

尽管上述不同学者对创造个性特征描述不尽相同,在表述创造个性方面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特征,对此加以分析和综合,可以大体上勾勒出创造者的个性特征,如表1所示。

(三)准确把握高职创新教育的内容架构

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行为与过程使受教育者在创新素质的心理构成方面的品质得到提升与改造。若从教育内容角度分析,创新教育大致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专门创造发明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传播教育训练,知识基础是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等。第二层面是在较为广义、通行意义下,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和课余的专门创造力训练,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第三层面是在专业教育中,将专业相关的创新方法与技术作为课程体系的“一翼”,作专门教育。

创新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层级结构,可以从与操作关联角度将其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更注重哲学层面,是从创新教育与其它教育的边缘看教育内容,中观结构在于构造内在的要素,微观结构在于开发创新教育的载体、课程化教材。创新教育应使受教者在以下诸方面加以建构:

其一,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索精神是发现发明的基本心态和动力。正如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科学家“根据他的猜想、他的理论、他的想法、他的灵魂来盘问自然”[8],以此创造科学理论。教学中,知识的传播行为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的学习观念,是培养探索精神的途径之一。知识的外部形态是人类探索自然、社会的一种精神产品,一种符号化选择表现,正如爱因斯坦说“对应于同一个经验系统,可以有几种理论,它们彼此很不相同。但是从对那些理论得出的能够加以检验的推论来看,这些理论可以是非常一致的,以致在两种理论中间难以找出彼此不同的推论来”[9]。如达尔文理论与性遗传理论等。因而,学习科学知识并不仅只是掌握记忆其中的概念、定律、数据,更重要的是学习、了解知识发现的过程和方法,知识所描述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自然规律真谛”,把知识传播放在一个活的、而不是僵化的,发展的而不是定态的探索之中。

其二,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与发散思维、想象思维、思维倾向等智力因素有关,也与怀疑精神、灵活性、坚韧性、观察力、统摄能力等息息相关。所以要构建一个立体的多维教育环境,从教学到校园文化都要以创造力生成条件为参照系加以综合改造,这其中要坚持整体优化原则。前文中谈到的学校中不利的方面大概都是需要改进或改造的。

其三,创新的战略和方法。这是涉及到创新具体操作层面,可以将思维创造学、发明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受教育者使其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和规律,这当然要辅以大量范例。同时还要通过让学生实践感受创新的愉悦,在实践中学习方法。开设创新教育的显性课程是必不少的,否则很容易淡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EB/OL].http://www.chsi.com.cn/jyzx/201511/2015

1103/1509042579.html.

[3]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238927.htm.

[4]中國制造2025[EB/OL].http://finance.youth.cn/finance_jsxw/201604/t20160428_7926304.htm.

[5]熊彼德.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6]创新教育[EB/OL].http://baike.so.com/doc/6354897-6568528.html.

[7]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智慧 智力 创造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8]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9]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责任编辑 刘扬军

猜你喜欢
缺失认知创新教育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