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忠
一、缘起
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学生如果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那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作文动机的激发,可以有很多方法,其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的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这可以从《神经语言学》中找到科学依据。该书把人的表达动机归纳为以下几种。1.陈述思想,即向交际对方叙述自己的想法,诉说一件事,表示一种观点或看法。2.表示愿望,即向交际对方提出希望和要求,求对方做点什么事。3.加强接触,为了与对方建立联系,保持关系,联络感情。4.表达感情,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感受、心情和评价,表示谢意和歉意,表示埋怨和不满,表示欢迎和欢送等。5.承诺义务,答应对方的请求,承担某个责任,保证完成某项任务,提供帮助和方便等等。6.宣布结论,向对方宣告有结论的事项,传达通知,发布命令,宣告答辩评语等等。教师为学生习作寻找尽可能多的读者,尤其是同龄读者就能有效激发他们的表达动机,使他们喜欢写作。但现行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的读者一般只限于语文教师一人,不管是大作还是小作(如日记、周记等)都如此。
让学生了解一些作文评价标准,亲自参与作文评价实践,有助于学生写出更高质量的作文。学生在参与作文评价过程中,自然会想到怎么样的文章才是优秀的文章。评改到精彩的习作,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产生向优秀习作学习的动力和欲望;评改到不好的作文,他们会以好文章的标准为其修改、评点。在这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循环日记能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评改同伴作文的实践之中。
鉴于这样的思考,我想到了循环日记这一写作样式,目的是让学生的习作拥有更多的读者,能参与作文评改,做一回作文“小老师”,在写作和评价的实践中“无痕”地养成认真写作的习惯和逐渐掌握写作知识和技巧,在兴趣盎然中提高写作水平。
二、实践
1.日记本
以小队为单位,每小队分发一本日记本。为了培养小队的团队精神,同时让小队长能负责地管理好本小队的日记写作事宜,每小队的日记本以小队长的姓名命名,如“徐新艳小队日记”“张宇小队日记”等。
2.写作
以座位为序,一个接着一个写,如接力赛跑一样。日记本在一个学生手中的時间不得超过一天。由小队长做好督促和协调工作。日记内容自由选择,建议写当天的人、事、物、景和感受。
3.评价
第一个学生的日记由第二个学生进行评改,依次往后。教师教给基本的评价方法,如修改字词句、对形式和内容写成评语进行评价、打上综合等第等,也可以以口头方式交换意见。教师一星期作一次综合评价,每周一表扬写得好的小队和个人,既评价日记写作情况,也评价学生的评改情况。每月评出“最佳小队”和“最佳学生日记”若干,进行奖励。
4.签名
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日记和评改负责,我要求每名学生在日记和评语后面都得签上自己的姓名。
三、效果
写作循环日记,与平时的作文和周记相比,学生的写作动机被充分激活,学生不但写作兴趣浓厚,而且文章的质量也相对较高。这可以从前不久的一次“循环日记写作交流会”上学生的发言中得到证实。
1.“我更喜欢写日记了”
许多学生在交流会上表示,他们更喜欢写日记了,因为自己写出的文字将被全小队同学阅读。自己的快乐,可以和全小队同学分享。请看这一组日记题目:《妈妈就要回国啦》《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快乐一刻》《我被老师表扬了》《这次背书,我第一》……而自己的痛苦,可以请求全小队同学一起帮助解决,请看这一组日记题目:《友谊不见了》《柳老师又出去了》《倒霉的一天》《父母不在家,请你帮帮我吧》《是不是老师管教不严格》……同学间的误会,还能通过日记来解决,如《友谊不见了》就属此类。作者在日记中叙述了和同小队一名同学因为误会而失去友谊的事,强烈地表达了希望友谊恢复的愿望。请看这个学生的日记片段:“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可你有没有失去过朋友,而且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当时,你的感觉会怎样呢?一定像我一样感到寂寞,感到伤心吧。”“第二天,我来到学校,迎面遇见我的好朋友,她理也不理我,看见我就当没看见一样,还很快地从我身边走过了。我难过极了,我多么想与她和好如初啊!”当对方看到这篇日记,两人的友谊很快就恢复了。同学们都觉得,自己的感情和全小队同学交流,那感觉真的很不错。而且,全小队同学都读自己的文章,那感觉还像文章被发表了一样。有个学生的发言很具代表性:“要轮到我写日记了,我就特别兴奋和激动。想到自己小队的十多个同学都将成为我的读者,我写起来就特别带劲,因为我可以和他们尽情地交流了。”
2.“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
有个学生在交流会上说:“在写循环日记的时候,想到有十多个同学都将读我的文章,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我的文章要对得起同学,最好能让同学在阅读中有点收获。”也有学生因为在批改同学日记时指出了对方存在的问题,就会引以为戒,在自己的日记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我在批阅某一小队的日记时,欣喜地发现有名平时写作很马虎的学生写的日记质量相当高。一读这个学生给上一个同学的评语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因。这个学生的评语是这样写的:“你写得很乱,我几乎没法看懂。你的日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内容太简单了。写这篇日记,你简直是应付了事,希望你下次能改正过来,写出好的日记,为我们小队争光。”因为发现并指出了对方的不足,这名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要写好”的内驱力,因为此时他的身份是“小老师”呢,既然要求别人改,那自己当然得先改正。
3.“我欣赏到了很多好文章”
这是平时不太注意班级情况的学生所发出的感慨。他们在交流中表示,平时总觉得大家都差不多,文章写得差不多,各自的感情也都是平平淡淡的。现在看了小队中每一名同学写的东西,才感到班级中其实高手如林,同学们的感情原来如此丰富呢。他们认识到,自己如果不努力,将会更加落后,他们决心从此也要和同学建立真挚的友谊,并且要认真写作,争取赶上优秀的同学。
4.“一个都不能少”
平时的作文和日记,总会出现个别学生拖拉甚至不完成的现象。在循环日记中,这一现象彻底消失了。因为一本日记代表了一个小队,小队长和队员不仅关注着自己写出的东西,还关注着其他同学的写作情况,因为这涉及小队的集体荣誉。有名小队长在交流时告诉大家:“我们小队的XX同学眼看着一天过去还没把日记本往下传,我和队员们都很着急。于是,我们都去为这名同学想办法,有的鼓励他,有的为他找写作材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名同学终于按时完成了写作任务,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因为老师曾宣布一条规定,只要一个同学不写,就没资格参评‘最佳小队。写循环日记,我们小队的队员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苏州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