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丹 李静 李迎杰 孙媛
【摘要】 目的 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大肠癌诊断及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6例大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健康人员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测定两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谷氨酸浓度为(231.23±32.15)μmol/L, 对照组谷氨酸浓度为(198.02±2.12)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浓度为(89.75±1.02)μmol/L, 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浓度为(56.36±0.12)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亮氨酸浓度为(113.56±11.20)μmol/L, 对照组的亮氨酸浓度为(130.71±15.35)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的相关氨基酸变化可显著提示患者的疾病病变, 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以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串联质谱技术;大肠癌;诊断;预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3.021
大肠癌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其发病部位分为结肠癌以及直肠癌。大肠癌在西欧以及北美地区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 居美国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 [1]。近年,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其高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做好大肠癌的预防工作以及早期诊断治疗工作极为重要。串联质谱技术是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核心所在, 其在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2]。对于大肠癌患者氨基酸代谢的研究分析可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3]。
故本次研究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大肠癌患者相关氨基酸浓度, 旨在为串联质谱技术在大肠癌患者的诊断预防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诊的26例大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26例正常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 经审核通过, 批准研究。观察组患者中, 男15例, 女11例, 年龄45~68岁, 平均年龄(61.02±3.37)岁;其中直肠癌患者14例, 结肠癌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 女12例, 年龄46~69岁, 平均年龄(62.11±3.2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4] ①经临床确诊为大肠癌患者;
②排除合并代谢性疾病以及其他类型恶性肿瘤的患者;③排除存在肝肾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④排除近期使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者;⑤两组对研究知情同意, 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1. 3 研究方法 采集方法:参与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晨起, 空腹4 h以上条件下采用干血滴滤纸片法(DBS)针刺指尖采集血样, 采样结束后样本置于4℃密闭箱内保存待检, 及时送至本院遗传病代谢研究中心化验, 测定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水平[5]。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水平。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谷氨酸浓度为(231.23±32.15)μmol/L, 对照组谷氨酸浓度为(198.02±2.12)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 P<0.05);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浓度为(89.75±
1.02)μmol/L, 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浓度为(56.36±0.12)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77, P<0.05);观察组的亮氨酸浓度为(113.56±11.20)μmol/L, 对照组的亮氨酸浓度为(130.71±15.35)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 P<0.05)。
3 讨论
氨基酸代谢异常是机体多系统多类型疾病的诱发病因, 积极检测机体氨基酸代谢水平有利于临床疾病的早期筛查预防以及及时诊断治疗[6]。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逐渐变化, 大肠癌等消化系统恶性病变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7]。早期对疾病进行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疾病的治疗预后。相关研究显示, 大肠癌疾病的发病与机体氨基酸代谢异常存在关联性[8]。临床对于氨基酸的常见检测方法包括氨基酸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及串联质谱技术等[9]。其中串联质谱技术在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灵敏度高, 精度强, 可准确检测氨基酸浓度水平[10]。故本次研究应用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水平, 以期对大肠癌提供早期诊断以及预防的标准。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接诊26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健康人员26例作为研究对照。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其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水平。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谷氨酸浓度为(231.23±32.15)μmol/L, 对照组谷氨酸浓度为(198.02±2.12)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浓度为(89.75±1.02)μmol/L, 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浓度为(56.36±0.12)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亮氨酸浓度为(113.56±11.20)μmol/L,
对照组的亮氨酸浓度为(130.71±15.35)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大肠癌患者中, 可通过串联质谱技术早期测定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浓度以提前诊断疾病, 另在体检健康人群中亦可进行串联质谱测定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 及早发现病变趋向加以预防。
参考文献
[1] 马萍, 刘明浩, 马晓冰, 等.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氨基酸代谢组学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应用.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5, 2(2):9-12.
[2] 黄汉源, 来伟, 张旸, 等.结直肠癌患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4, 31(6):1328-1330.
[3] 邢晓明, 王英红, 黄琼, 等.应用蛋白质组学分析结直肠癌促泌素和糖调节蛋白78蛋白变化及其意义.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7, 36(2):107-112.
[4] 黄英, 李茂玉, 彭芳, 等.人结肠癌与结肠腺瘤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国医师杂志, 2014, 16(5):592-596.
[5] 冉志华, 邹健, 萧树东, 等.人结肠癌羟基喜树碱多药耐药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7):454-456.
[6] 成玉. 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及大肠癌代谢组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7] 吴智明.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大肠癌患者血、尿標志物筛选的初步研究. 河北北方学院, 2014.
[8] 马志龙.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大肠癌血、尿代谢谱特征研究. 吉林大学, 2015.
[9] 都业超.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胃癌代谢组学研究. 吉林大学, 2015.
[10] 吴智明, 张林, 李楠.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析大肠癌患者尿液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 重庆医学, 2014(25):3369- 3371.
[收稿日期: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