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生
以往谈及大肠癌,人们总以为这是老年人患的病。如今,大肠癌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我国每年约有13万新发病人,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发病年龄也从60岁以上向四五十岁甚至更年轻化趋势发展。有一项统计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国外,年龄小于30岁的人患大肠癌占大肠癌总数的1.08%,而我国却高达12.1。这意味着,在我国将有更多年轻的生命受到来自大肠癌的威胁。
现状:确诊时间长、误诊率高
一般大肠癌青年患者从有不适症状到经医院检查确诊,整个时间为5~10个月,这直接导致了病情的延误。临床统计发现,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率高达78.5%。其中有很多原因,除了医生满足于已发现的良性疾病、只注重症状、过分考虑年龄因素而未对病人作细致了解、全面分析及进一步检查外,青年患者自持年轻,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病硬撑,不去医院,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青年人大肠癌和其他年龄段的大肠癌比较,除确诊时间长、误诊率高以外,总的来说,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早期诊断率很低
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已经在中晚期的患者占了50%-80%,而20岁以下的患者,一旦确诊,几乎全部是中晚期。
恶性程度高一般说来,分化越差的癌症恶性程度越高。而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化最差的黏液腺癌占了50%~60%,这一数据是老年患者的3~6倍;年龄小于20岁的患者,黏液腺癌占了80%~90%。
疼痛症状突出,容易出血
由于就诊时息者多属晚期,容易发生急性肠梗阻,所以约40%的患者以腹痛为第一表现。至于出血,大多不会引起患者重视,会当作痔疮治疗很长一段时间,以致延误病情。
女性患者,发生卵巢转移比例高有一项数据显示,在确诊的女性青年大肠癌中,卵巢转移率高达12%,而且有1/3患者是以卵巢肿瘤来院就诊的,有的甚至等到卵巢肿瘤手术以后,通过病理检查发现为转移性腺癌,才重新寻找到原发灶,证实为大肠癌卵巢转移。
预后差青年人大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16.7%~17.8%,与老年人相比预后差。
由于青年人大肠癌具有以上特点,给及时治疗带来了难度,因此,大肠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青年人应提高警惕,一旦有大便异常、出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预防:多吃纤维食物,多运动
目前,许多年轻人追求轻松随意的生活方式,夜生活“丰富多彩”,三餐不定时或暴饮暴食。尤其是有些年轻人喜欢追求刺激,在欢歌劲舞时大量饮酒,这都会骤然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食用腌熏食品和油炸食品,也是年轻人消化道肿瘤呈高发的重要原因。此外,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运动量过少,都直接导致大肠癌在年轻人中高发。
专家认为,青年人必须从思想上摒弃侥幸心理,不要以为“大肠癌好发于老年人”而掉以轻心,平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多吃纤维食物。要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这是预防大肠癌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科学研究表明,饮食中如果富含纤维,就会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其次,要多运动。保持每日大约20分钟的中度日常运动,有助于排泄物通过肠道,协调排泄。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将患大肠癌的危险降低一半。另外,晨起喝一大杯开水,同样也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机会。
大众医学200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