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二次利用的实践研究

2017-09-07 12:16丁梅红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习作题目

丁梅红

一、什么是二次利用?

学生的习作常常只用来作为语言表达的途径与呈现结果,写完即止,改完即止。如此对待这凝聚着学生的智慧与个性的文字,着实有些浪费资源。看着一篇篇鲜活的文章,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将学生的习作作为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利用呢?

二次利用,即将学生完成的习作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材料,由教师依据本次习作目标,再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的学段要求,设计一定量的阅读题目,培养学生互评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怎样二次利用?

苏教版五下习作六为“写一个喜欢或崇拜的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这个人可能是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可能是你的父母、同学、老师,也可能是你从书籍或报刊、电视等媒体中了解到的人……用你的笔介绍一下这个人吧。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孩子们选定自己真心喜欢和崇拜的人,通过采访、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习作。

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几条阅读题目。

1.本文共( )个自然段,你觉得分段合理吗?

2.文中小作者崇拜的人是( ),此人的特点是( )。

3.作者选择( )这件事,重点抓住了人物的( )来写。

4.你认为文章中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是( )。

5.还有什么建议?

透过这几条阅读设计,我们不难看出,设计的意图很简单。

第1题让学生关注习作的表达段落,以揣摩分段的合理性,或给出合理化建议。第2题考查读者对习作的了解程度,启发学生关注习作中关于“人物特点”的要求。第3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第4题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发现习作中的优点,也变相考查习作目标“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有没有实现。第5题是开放式问题,以便学生自由地表达出对习作的看法。

三、为什么要二次利用?

(一)二次利用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评价

由于阅读设计是基于习作目标设计的,因而二次利用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评价。

以五下习作4为例:写参观记固然要按顺序写,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例文没有把参观的见闻一处不落地描述出来,而是有选择地重点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这样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

阅读设计巧妙地将习作目标进行转化,阅读设计如下。

1.小作者题目拟定得合不合理?有没有更好的题目建议?说说理由。

2.这篇习作的顺序是( ),你觉得合理吗?

3.习作重点选择了( )这几处来写,写得最好的是( ),让我感受到了( )。

4.习作交流共享:我的习作题目是《 》,抓住( )这几处来写,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如果学生没有办法解答,就很容易找出习作中的问题,感受到小作者的某一习作目标没有达成,从而能给予小作者较为准确的修改建议。

(二)二次利用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由于这些阅读设计是根据学段目标来制订的,能较好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起到提升作用。

仍以五下习作4的阅读设计为例。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而阅读题“这篇习作的顺序是( ),你觉得合理吗?”则能训练孩子在解答的过程中提升此项能力。

该学段目标中还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题“习作重点选择了( )这几处来写,写得最好的是( ),让我感受到了( )”则能对此项目标较好地落实。

很明显,二次利用得好,对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三)二次利用有利于学生读者意识与共享精神的培养

不把別人的习作当成一读而过的文字,而是当成一个需要我们来阅读理解的材料,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的改变。

从小作者的角度来说,写作时不再是面对教师这一“不真实”的读者,写作有了不确定的真正的读者,即二次利用中随机选择的同伴,将创作中的“隐性读者”变得“显性化”。激发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习作“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审美期待”,并将它分享给其他人。

从小作者与小读者的双向角度来说,则能通过阅读理解与表达,培养自己的共享精神。共享精神早在两千多年就已经被孔子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五下习作4的阅读设计中,“习作交流共享:我的习作题目是《 》,抓住( )这几处来写,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则是共享精神的一个体现。小读者学习了小作者的文章,并给予了一定的鉴赏与建议,同时将自己在同题习作中表达的主题、方法、情感等传递给小作者,以供借鉴,达到平等共享的效果。

(四)二次利用有利于学生自我鉴赏能力的提升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习作指导,我们往往更注重写法的指导,而忽略言语的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是人们对作品的鉴别、欣赏的能力。鉴赏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其中知觉能力、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回味能力等,在鉴赏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需要在鉴赏中着力培养。

二次利用中,在小读者完成阅读练习后,习作还会返回到作者手中。作者在此活动中担任多重角色。角色一,小作者。习作目标的达成者,利用自己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出习作目标调控下的作品。角色二,阅读者。通过阅读他人的习作,完成相应的阅读设计,以达成鉴赏与评价他人习作的目标,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与评价能力。角色三,反观者。拿回自己的习作后,可以再次审视自己的习作,可以阅读他人对自己习作的理解,可以共享阅读自己习作的同伴的习作思想、表达方式等,再来反观自己的习作,以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习作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