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敏
摘要:晚清时期,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之下,面对列强的步步紧逼和国内的混乱局面,羁縻为上的外交思想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羁縻外交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内涵、功能以及从近现代外交应该怎么看待羁縻外交。
关键词:晚清时期;羁縻为上;近现代外交思想
中国近代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晚清时期,闭关锁国的中国,面对突如其来的坚船利炮而不知所措,在被动中开始了屈辱的外交,然而清王朝仍以天国自居,采用羁縻为上的外交手段,不仅没有带来和平,最后反而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有利工具。
一、晚清羁縻外交“内忧外患”时代背景
自清朝初期至鸦片战争前期,中国仍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封建的制度严重阻碍这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从乾隆末年开始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到鸦片战争前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清政府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实行闭关锁国,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加上吏治又极其败坏,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国防空虚、军备废弛。而在此时,西方国家凭借着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材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因此国外侵略实力纷至沓来。
二、羁縻外交及其实质
“羁縻”之策,始见于《史记·司马相如传》:“盖闻天子之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因此,“羁縻”最初是汉代封建统治者对异族的一种联络、维系的手段,后逐渐演变成封建统治者笼络异族而不使其生异心的对外政策。
羁縻的外交策略贯彻“诚、信、争、和”的四字方针,实质是自强御辱。诚即签订合约后要严格遵守;信也就是要将信用,要做到彼此相互信任;争即要有原则,不能无止境的退让,要积极进行防御;和就是寻求和平的国内环境。因此也可以说,软弱、妥协是表象,自强御辱才是实质。
三、羁縻为上的外交思想对清政府的“挽救”以及列强眼中的羁縻
看似“挽救”,实则毁灭。羁縻之策为清政府换来了一时看似和平的国内环境,为清政府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换得了一些宝贵的时间,也让清政府苟延残喘地多“活”了一些年。但是清政府是通过出卖国家权益来换取和平不仅不能得到和平,反而会换来掠夺,所谓的自立自强也不过就是自欺欺人罢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羁縻外交之下列强并没有放弃过对中国的种种掠夺,甚至步步紧逼,给本就不和平的中国带来更多不和平因素,这样更加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扩张了他们的胃口。
在列强的眼中,羁縻政策为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疯狂的掠夺和瓜分中国铺平了道路,省去了他们认为不必要战争。为了一味的和局,李鸿章不惜在增援派兵问题上从中作梗,阻挠军事抵抗。在中国取得局部胜利的有利形势下,在谈判桌上委曲求全,一退再退,签订了极不利于中方的不平等条约。
四、从中国近现代外交来看羁縻外交
羁縻外交思想中始终贯彻着“和”字方针,我国现在的外交政策中也包含着“和”的思想。当然,两个“和”字都代表着相同的含义,都是指和平。不同的是“和”之下的国家位置的摆放,羁縻为上之中的“和”包含着丧权辱国、侵权割地以委屈求和,然而当今与昔日截然不同,现在讲究平等基础之上的“和”。这是為什么,答案显而易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晚清时期的国情注定了外交只能软不能硬,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是适应羁縻外交的气候和土壤,而非羁縻外交造成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
无论是在哪一时期,综合国力都代表着话语权的分量,这是无可争议的。从现在来看,羁縻外交显然不合时宜。在晚清时期,我国的外交是消极被动的,是被迫参与的,在外交中地位是不平等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然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外交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且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主动参与到外交活动中去。
五、总结
羁縻外交本身并不是作为妥协、退让、卖国的代名词,而是清政府在当时情形下的过度的羁縻,所以我们不能够将因为实行羁縻外交政策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将罪责归于羁縻政策本身。清王朝衰弱,列强的目的就是试图借“羁縻”政策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息事宁人的羁縻并不能够解决最终的问题,到最终只能成为开边衅、失国体。
中国同强国为邻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了中国拥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前提是:大国关系的稳定。只有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才能够以平等的姿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同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未来的趋势,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曾启球.曾国藩的外交思想及其影响[J].娄底师专学报(曾国藩研究专辑),1995(03).
[2]李育民,熊剑锋.从羁縻之道到条约外交[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1).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