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珍措姆
摘要:水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通的一种物质,它不仅维系着藏族人的生命,也为藏族人提供了精神支持和信仰崇拜。本文将水这一藏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因子提取出来,将水以文化元素的形式贯穿始终,描述藏族水文化的起源及形成,分析水文化的影响,通过描写水这个文化符号在藏文化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为研究藏族水文化提供一些新角度。
关键词:藏族;水文化;水崇拜
一、水文化在藏区的兴起
青藏高原河流密集、湖泊众多,素有“亚洲水塔”之称。因此水成了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生产生活中最早利用的自然资源之一。在藏族社会中,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质,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藏族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对藏族来说水不仅维系着他们的生命,还为之提供了精神支持和信仰依托。
(一)自然宗教水崇拜文化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原始先民缺乏对自然的正确认识,“产生了一种宗教形式,它所崇拜的是自然事物或者是宏大的宇宙力量,如风、河流、星辰或天空等;或者是遍布大地的各类事务,如植物、动物、岩石等;因此,它被称之为自然崇拜”①。同样如此,藏族先民也感受到自然现象与生命、与农作物生长的紧密联系,他们认为每个自然资源或现象背后都存在神灵,只有通过某种方法告慰神灵,才能实现他们的期望。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尊敬水、山、雷、石等,以祭祀或祈祷的方式试图与其背后所谓的“精神存在”沟通,从而达到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目的。
(二)苯教水崇拜文化
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逐渐将这些泛泛存在的祭祀、祈祷等行为规范化、条理化,于是形成了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苯教的出现吸收和归纳了原始崇拜习俗,同时也使之更具条理化、清晰化。苯教将自然崇拜习俗定为宗教崇拜,用其宗教的方式规范崇拜习俗。因此苯教将水崇拜行为规范为牺牲祭祀、转湖祈祷、插风马旗祈祷等方式。
(三)藏传佛教水崇拜文化
在藏王松赞干布之后佛教正式传入吐蕃,经过几代赞普的努力佛教终于弘传吐蕃大地,深入藏族人内心。佛教的传入使藏族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局面。原本苯教式的水崇拜逐渐披上了佛教的外衣,被赋予了佛教文化内涵。
在佛教中水代表“洁净平静”。所谓心净佛现,就是提醒世人要像水一样的洁净平静、一尘不染,才能领悟佛法。在佛教中水还表示智慧,用来供佛的水被称为智慧水,也被称为圣水,用供佛的水洒在人身上可以起到消灾避邪的作用,在赋予了以上佛教意义之后,水这一自然元素变得更加神秘,更具宗教内涵,成为了佛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此藏族水文化开始初步定型。
二、水与藏文化
藏族水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作为载体的水和承载民族精神的宗教文化。在青藏高原神秘的江河湖泊中,溶入了深厚的、古老的、多样的民族文化内容。它的形成,与藏族的生产生活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特别是宗教文化。这些元素在与水文化溶为一体后,更使得青藏高原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神话色彩,从而使水有了独特的含义。
(一)生产生活中的水文化
世居高原的藏族先民一直过着游牧式的不定居生活,在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下逐渐形成了藏族独特的游牧文化。因此在游牧地区,水不仅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更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寄托。在有河流的地方牧民们通常会在河边挂风马旗、燃桑叶,以祈求水神保佑。在自家的牛圈或羊圈,他们会在圈中洒水或将冰块放在牛圈和羊圈上,以祈祷牛羊肥壮为自家带来财富。
高原农业文明并不发达,高原农业一直处于靠天吃饭阶段,水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对降水量有着极强的需求。对于农耕区人民来说,每年的降水适量,收获季节避免冰雹灾害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最美好的祈求。因此在无法掌控降水的情况下,藏族人自然地赋予了水强烈的灵力,进而对水产生了一种敬畏、祈求之心,并通过祭祀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降水祈求、除雹祈求,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习俗,并逐渐发展成为农耕文化。
(二)宗教活动中的水
佛教传入藏区后,原本简单的自然崇拜增添了浓郁的佛教色彩,并加深了藏族人的自然崇拜观念,不仅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还渗透到生产生活的角角落落中。从此,水不再以江河湖泊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神湖圣水形式存在。除了自然存在的江河湖泊,水还被广泛应用在供奉等宗教仪式中,形成各种宗教仪轨。
几乎每个藏族人家里都会有经堂或是佛龛,佛龛前要供上5个以上的净水碗,每天早晨都要给净水碗供上洁净的水,点上酥油灯,虔诚地在佛前磕三个头,表示对神灵的敬畏以及祈祷家庭的和睦吉祥,并且要在傍晚之前要把净水碗里的水倒掉。
(三)节日文化中的水
藏族人感受到水与生命、与农作物生长的紧密联系,从而产生的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渗透到藏族百姓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与水有关的种种习俗,这些习俗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且各地藏区有关水的节日,及与节日有关的习俗等又都有所不同。水不仅丰富了藏族人的精神信仰,还丰富了藏族的节日文化。
1.对藏历新年的影响。甘肃文县和四川南坪县一带的藏族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各家的妇女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把水缸、水桶装满,意味着新的一年吉样如意。初一早晨任何人不得背水,意思就是人过节,水神也得过节休息。
四川省平武县白马藏族在过年的时候,“寨子里的人们在正月初一凌晨鸡叫头遍时,各家在自己门前点燃一堆柴火敬火神,然后妇女就去河边取水。取来水后,一边唱歌,一边向屋内外洒水。这叫“祈水”或“供水”,是敬水神的方式。人们还用取回的新水煮茶泡酒,洗脸洗手,寓意新年新开始,洗去百病,一年幸福健康。”②
2.地区性节日产生。在藏历每年的七月上旬,在西藏,在拉萨河边,从城市到村庄,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集体沐浴活动。这种一年一度的沐浴活动,就是藏族独有的沐浴节,也叫沐浴周。在这七天中,每天日落西山之時,西藏人全家出动,扶老携幼,摩肩接踵。人们纷纷来到河溪之中,先洗头,然后脱光上身,用水擦身体,最后下河洗澡。他们认为那天在拉萨河里洗澡不仅能洗去身上的污秽,还能祛病消灾为人们带来健康长寿。
3.转湖节。在藏传佛教徒的心中,湖是洁净宽广的代表。而被公认拥有某种灵力的湖则被称作圣湖。圣湖中的“圣水”不仅能清除人肌肤上的污秽,还能洗人们心灵上的贪、嗔、痴、怠、嫉五毒。每到夏秋季节,佛教徒便会扶老携幼来圣湖朝圣,或转湖祈祷,或沐浴心灵。回家时更不忘带瓶湖水,作為赠送亲友的珍贵礼物。年复一年,转湖节开始逐渐成型。
三、水崇拜习俗
藏族自远古形成水崇拜习俗以来,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各地藏区对水神的祭祀方式都有所不同,所祈求的目的也不尽相同。相较于山神祭祀,水神祭祀比较不拘泥于形式,显得更加随意。有河流经过的地方,人们一般选择在过年过节期间去水边煨桑,挂经幡,撒风马。沿湖居住的人们则选择祭海、转湖等方式祭祀湖神。如青海湖的祭海习俗便是最典型的体现。人们将承载着自己心愿的宝瓶投入青海湖,以祈求自己的心愿能够实现。
有些地区水不仅是以液体的形态体现在水神崇拜中,水还以冰的形态体现在其中。在黄南藏族的新年中,每年的大年三十小孩和大人要去河边凿冰,用袋子装好之后带到家中。在家里和居住地的周围放上冰块,祈求水神降临为自家带来幸福。
四、结语
水是既生命的源泉,又是人类创造文化的源泉,也是藏民族精神生活的源泉。以江河湖海等多种自然形式存在的水为藏族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保证,而藏民族也在不断发展和进化自我的同时通过多彩的文化内容表达着对水的认识和理解。藏族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具有独特内涵的水文化,还在藏文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演绎出丰姿多彩的面貌。它不仅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
注释:
①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1
②周如南.白马人宗教信仰调查报告——以四川省平武县白马乡厄里寨为例[J].昆明学院学报,2011(2):76
参考文献: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1.
[2]周如南.白马人宗教信仰调查报告——以四川省平武县白马乡厄里寨为例[J].昆明学院学报,2011(2):76.
[3]马宁.甘南舟曲藏族“朝水节”习俗的人类学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3):53.
[4]魏强.论藏族水神崇拜习俗的几个特点[J].西藏艺术研究,2009(4):81.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