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韬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真挚的切身体会,成功地塑造了一批颇为怪诞的人物形象,并透过这些人物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孤独症。本文以其代表作《伤心咖啡馆之歌》为切入点,结合巴赫金的怪诞主义理论,探究她观察人性和生活的独特视角,特别是从社会史的角度对她体会至深的美国孤独症进行说明和评价,藉以全景式反映麦卡勒斯的精神世界和她的怪诞艺术。
关键词:麦卡勒斯;南方文学;伤心咖啡馆之歌;怪诞艺术
一、故事简介与巴赫金的怪诞理论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卡森·麦卡勒斯“南方文学”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作,以美国南方某一城镇上的怪诞爱情故事为切入点,揭示了作者感触至深的美国社会孤独症,并由此引发人们对生活的反思与关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怪诞艺术呢?20世纪著名的俄国思想家巴赫金对18世纪流行起来的怪诞艺术进行了学术性的诠释与升华,创造性地提出了怪诞丑角理论,主张从民间诙谐文化的角度来观察和诠释那些荒诞不经、令人厌烦的事物,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丑角形象进行新的定位和评价。实质上,怪诞主义理论是通过对丑角形象所体现的人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寻求作品中那些表面相反甚或水火不容的元素之间的平衡、共生与融合。
在《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女主角艾米利亚虽然精练而富有,但偏偏长相不如人意,“骨骼和肌肉长得都像男人”。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帅气而风流的马文·马西不仅喜欢女主,还为她改掉了自己以前的流氓习性,并在暗恋两年之后向其求婚。可是,婚后的马文仅仅十天就原形毕露,不仅成为恶棍,还被关进了监狱。此后,艾米利亚独自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李蒙来到小镇,一切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艾米利亚爱上了李蒙,对他百般迁就。六年后,马文获准假释回家。然而,李蒙并没有敌视和排斥马文,而是想尽办法讨好他,由此展开了一段嘀笑皆非的三角恋情。最终,李蒙帮助马文击败了艾米利亚并扬长而去。深受打击而情场失意的艾米利亚,最终选择关闭咖啡馆,将自己封闭在房子中,一个人过着与世隔绝的孤独生活。
二、怪诞艺术的运用与典型情节分析
卡森·麦卡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将怪诞艺术运用得淋漓尽致,创造了许多经典片段,以下从狂欢节仪式、狂欢节广场和酒的效用等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怪诞情节与表达艺术进行分析与品鉴。
(一)狂欢仪式:对比鲜明的“加冕和脱冕”
巴赫金怪诞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怪诞情节必然由加冕和脱冕两部分狂欢节仪式构成。那么,什么是狂欢节仪式呢,它又意味着什么呢?狂欢节是中世纪欧洲人的传统庆典,通常由一个奴隶或小丑来饰演国王,举行加冕和脱冕仪式。当然,这种节庆场合上的“国王”早已没有了宫廷中的威严形象,而且显得滑稽可笑。在加冕仪式上,人们会将象征王权的权杖和王冠移交给新任国王,而到举行脱冕仪式时,曾经威风八面的“国王”在被剥夺了象征荣耀和权力的王冠后,就会受到人们的嘲笑,甚至遭到人群的殴打。卡森·麦卡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就通过“加冕和脱冕”这样的反差性怪诞手法来刻画艾米利亚等人畸形的三角恋情。在马文获释以后,李蒙邀请他一同住到了艾米利亚家中。当初马文在这里倍感压力,如今却十分自在、悠然自得,仿佛这里就是他的地盘。三位主角之间关系的戏剧性变化,恰如狂欢节仪式上的“加冕和脱冕”,使得整个故事情节荒诞不经而又一波三折,引发人们对生活态度和真谛的深思。
(二)狂欢广场:短暂的快乐和永恒的孤独
举行狂欢庆典,自然离不开狂欢广场。在这里,人们地位的差异、财富的悬殊、年龄的大小都已经不再重要,狂欢广场成为了共聚一堂、普遍庆祝的特殊存在,人们可以染放激情、自由活动,享受难得而短暂的快乐。卡森·麦卡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就创设了这样一个狂欢广场,让主人公在这里相聚,让故事在这里展开。故事的开头,小镇上的人们没有多少生活的交集。当艾米利亚爱上了来到小镇的表哥李蒙后,为了追求他,才将自己的店铺改造成了众人狂欢的场所——咖啡厅。咖啡厅充满了温馨浪漫的氛围,打破了小镇人群之间的藩篱和隔阂。在这里,小镇上的人们,特别是艾米利亚和李蒙之间逐渐建立起了全新的关系,虽然还会有一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而他们的生活习性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在艾米利亚身上,“有个变化,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她常常大笑,是一种摇铃般的笑声,带着轻微的呼啸声。”后来,在马文出狱后,艾米利亚和马文在咖啡馆上演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斗争。可是,最后李蒙却帮助马文赢得了比赛,摧毁了咖啡馆,故事在高潮之后留下了这样一个忧郁悲伤的结局,令人感受到作者内心和美国社会挥之不去的孤独症。
(三)酒:物我两忘的超然与牵绊
在《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整个狂欢进程中,酒的作用十分关键。卡森·麦卡勒斯用酒为主角带来了片刻的快乐,又以酒使他们感受着生活的悲伤,以酒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演绎出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在咖啡馆里,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们狂欢跳舞。艾米利亚也沉浸在饮酒之后的微醺当中,似乎有些物我两忘,不再掩饰自己的内心和情丝,不停地说笑和恶作剧。所有人都以酒为媒,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和欣喜,而生活的痛苦和牵绊在此刻消解无痕。只是,酒醒之后,昨日依舊,令人怅然。
三、小结
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塑造了一批由双重人格组成的狂欢大众,冲突和对立在他们身上十分明显,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古怪行为亦令人不屑。不过,在巴赫金怪诞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麦卡勒斯以狂欢形式所创设的这些怪诞人物恰恰是对社会束缚的挑战,这对于突破和反思美国社会的孤独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 [M].李文俊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
[2]施袁喜.美国文化简史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