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脚步的加快,经济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地球村的概念和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人类社会已经逐步朝着相互融合、互相学习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融合。每个国家在发展本国文化的同时,都极力吸取他国文化中的精华。英美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较为广泛,在世界范围的文学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明显的疆界性。本文将以英美文学为主要的讨论对象,阐释其文化疆界和形象,以期能为英美文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化疆界;形象阐释
英美文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指由英国或美国国籍的作家采用英语为写作语言进行撰写和创作的文学作品。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的英美文学已经不局限于英美国家的创作者,作者本人并不一定要是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英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使用范围较为广泛,是一种文化相互融合和促进发展的体现。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很多世界性的英美文学名著都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流传范围甚广。英美文学相较于其它的文学类型,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疆界和形象,本文将主要以英美文学的文化和形象开展讨论。
一、英美文学的文化讲解问题的提出
从上个世纪初期一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除了印度文豪泰戈尔和智利的作家米斯特拉尔分别在1913年和1945年中获得了世界文学奖章外,英美国家的白人作家几乎包揽了世界性的各个文学大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世界英美文学的广泛传播,欧美地区之外的亚洲、非洲等地区的作家也都获得了世界性文学奖章,例如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不是来自欧美地区的白人,这种现象也凸显出英美文学的文化疆界已经逐渐模糊和扩大,甚至已经重构了,这也是英美文学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识。从大量的英美文学的材料中可以看出,英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带给了英美文学文化疆界重构的机遇,作品的文学形象在塑造的时候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品所展现的内容也并没有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显得格格不入。
当代的英美文学在传播的过程中早已不是局限在欧美地区,而是更多的向跨国界区域的范围发展。英美文学基本上都是以英语为创作语言,但作者的身份可能来自全球的任何一个国家,所以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矛盾或者解释不通的情况,作者本人的文化背景有的是本土文化,有的是外来移民,也有的是结合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综合体,要对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定位时就需要进行疆界研究,因为作者本人的文化背景是构成其作品价值的重要部分,在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也不能仅仅依靠某个民族的文化来考虑[1]。
二、英美文学的文化疆界概况
(一)传统的英美文学文化疆界
世界文学大奖的最高荣誉就要属诺贝尔世界文学奖,获奖者都是不负盛名的作家。在上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文学大奖几乎被欧美地区的人包揽,这不仅能够说明英美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也体现出英美文学蓬勃发展的态势。从现在英语名著来看,很多传统的英美文学巨著一直到今天都在影响着人们。英美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不仅仅是对语言艺术的研究,也是对文学艺术的阐述。诞生于欧洲地区的文艺复兴活动,掀起了欧洲地区范围内的文学艺术改革,这也是欧洲、美洲地区等使用英语的国家和地区英美文学如此兴旺的原因,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作家代表有莎士比亚、但丁等,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直到今天都在广为流传,也在全国各地被演绎成不同版本的戏剧演出,但丁更是被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2]。
(二)当代英美文学疆界的发展变化
英美文学的繁荣已经被世界众多的文学家所效仿,很多作家也都积极的投身到英美文学作品的写作中。当代英美文学已经不是欧美独树一帜的场景,许多其它地区和国家的作者也凭借着其英美文学作品逐步走向国际,并在国家文学奖项上崭露头角。印度作家泰戈尔就是英美文学作家的典型代表,他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作品风格大胆创新,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英美文学文化疆界的划分与特征
(一)当代英美文学的文化疆界划分
世界文化疆界的划分依据,首先是地区民族文化身份,通过民族文化身份划分英美文学作品就显得较为复杂。从语言文化层面上来说,英美文学的创作语言是英语,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体现,通过语言描写反应这些地区、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民俗传统等。而英美文学通过对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进一步对所刻画的民族文化背景进行丰富的阐释,并整体反映出作者所处的国家的民族历史进程。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为例,他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生在西印度群岛,他父亲的家族属于传统的印度裔婆罗门,后来他成为了一名记者。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奈保尔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于五十年代来到了英国牛津大学,成为了牛津大学的文学硕士,毕业之后的奈保尔就职于英国广播公司,于1955年在英国定居结婚。奈保尔先生在他的有生之年可以说是走遍了世界各地,丰富的阅历和不俗的见识,成为了他创作灵感的主要源泉。由于奈保尔的祖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很多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个国家交融、相互影响,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奈保尔多元化的文化历史背景,这些在他的英美文学作品中都直观的展现了出来,作品中也不乏一些讽刺的手法对自己所经历的各种民族风俗习惯进行剖析[3]。
(二)当代英美文学的文化疆界特征
每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传播性,是当前人类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是语言所继承和传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一些重要的、延续至今的英美文学形象,已经突破了原属国家民族的文化限制,进而延伸到更为宽广的地理疆界中,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所共有的文化遗产,每个民族和国家都可以平等的接受这些文学作品的教育和影响。例如,欧洲文学家莎士比亚所创作的戏剧中描写了大量拥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或者正直的、或者善良的、或者势力现实的、或者恶毒的,这些形象一直到今天也被人们广为流传。这些经典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其它的语言,有的被重新编排于各个舞台上进行演绎,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了英美文学的传承已经不再受地域疆界的限制,并逐渐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態势,充分体现了文化全球化的特点。endprint
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分析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分析概述
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环节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要深刻的理解和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就要从文学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和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解,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角度出发,充分的体会作者在塑造每一个人物形象和每一个故事情节时的情感。作者在塑造每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对其外在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描写都是必须的,当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可以根据每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描述去感受整部作品所处的社会背景,并进一步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内心情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面对同一部文学作品时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根据人物的个性和其它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和总结,联系到作者创作时的年代,去整体的感受作者所想要表达的理念。也有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英美文学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让读者迅速、正确的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以有利于读者熟悉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从字里行间的细微处体会到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心理情绪等。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的分析
在西方的英美文学作品中,通常对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文化疆界描写较为注重。欧洲文学作品中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如:吝啬鬼,这类人物形象有着欧洲地区某个时代的底层群众生活状况的基本特征,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吝啬鬼人物形象就要属阿巴贡。
从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可以看出,阿巴贡对自己的生活是十分小心谨慎的,尤其担心别人会惦记自己的财产,在拉夫莱在家的时候,阿巴贡就不允许她站着,生怕对方会偷走自己的财产。在日常的生活中,阿巴贡对自己的仆人要求也十分严格,连喝酒剩下的酒瓶都要保存完好,如果出现酒瓶丢失的情况甚至还要罚钱,对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招呼客人的时候所提供的酒都是掺了水分的,哪怕是掺了水的酒也不能多喝。从整个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阿巴贡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他本人的吝啬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仆人和周围的朋友身上,在他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群体时的表现也是极为吝啬。作者之所以会選择这样一个吝啬鬼作为整部作品的主人公形象,一定是因为这个人物拥有欧洲当时的社会背景中独有的社会现象,是别的文化疆域中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个极端吝啬的人物形象,很好的描绘出了当时欧洲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实际上是社会现象和文化特征在人物性格上的完整展现,也是不同于世界其它类型文化的地方[4]。
(三)英美文学作品中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
欧洲文学家莎士比亚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可以说是英美文学作品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疆界的人物代表,对该人物进行塑造的时候,作者充分的考虑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读者可以通过一个完整、立体的人物形象来对当时的社会百态进行完整地窥探。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主人公哈姆雷特面对社会上各种不公平的压迫,没有表现出消极或者怯懦,而是慢慢在积攒自己的力量进行复仇。同时,该人物形象还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正是由于哈姆雷特在幼时所经历的家庭动荡的变化,使其内心的状态发生了有别于常人的变化,从而逐渐改变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格,逐渐被社会中各种残酷的现象所影响和磨练。在对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时候,要结合故事情节发生的社会背景,从独特的社会背景中了解人物情感变化的原因,由于哈姆雷特儿时的遭遇造成了他并不果决的性格。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同时,可以了解到作品背后所隐藏的特定疆域范围内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特征,可以从人物的性格和走势上看到作者在作品中所寄托的情感,可以说作品中人物形象就是文化在实际生活的具体呈现。
(四)英美文学作品中桑提亚哥的人物形象分析
作家海明威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一位老渔夫桑提亚哥,这个人物形象也能够充分体现出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化疆界的形象,他可以说是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的立体展现。作品中对主人公的外貌描写是这样的:“那海水一般蓝的眼睛”。在整部作品中多次提到了蓝色的眼睛,表现了主人公独有的人格魅力和个性品质。事实上,小说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作者自身形象的一个还原,作者将自己的坚强和勇敢赋予了小说中的主人公,从整部作品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海明威和主人公桑提亚哥两者的形象是如影随形的。作者在塑造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时,本来可以选择一个身体健壮的年轻人,更好、更直观地展现他勇敢的状态,但作者却选择一个年老体衰、风烛残年的老渔夫的形象来表现这个刚硬的人物,也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将作品创作时特有的社会背景展现的更为直观和裸露。作者所生活的年代是极为动乱的,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使得作者本人的冒险精神极为强大,也正是在这种特定社会背景的影响和熏陶中,成就了作者不屈不饶的意志,也赋予了这部作品同其它作品所不同的文化魅力。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的缩短,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所独有的特征和内涵也在逐渐影响着其它的国家。英美文学作为世界发展历史上较为长远的文学,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其文化疆界也在不断的扩大,如今已经呈现出一种全球化、多元化的态势。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学的文化疆界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英美文学的现代化发展、世界文学的发展和英美文学作品中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读者今后阅读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江宁康.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J].南京社会科学,2016(2):77-81.
[2]董迪雯.阐释英语文学形象-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J].课程教育研究,2015(6):216-216.
[3]兰玲.英语文学的文化讲解及形象阐释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309-309.
[4]刘敏.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问题分析[J].中外交流,2013(12):106-106.
作者简介:孙伟民(1976.12-)男,宁夏中卫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副教授,单位:宁夏师范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