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宁
摘要:贺裳作为清初顺康之际一位重要的词学评论家,其词学理论主要集中在词论专著《皱水轩词荃》中。他在这部词论中结合唐宋诸家的词作进行评点,并且在承袭历代诸多词论家词学观的基础上提出诗词辨体、婉约为词之正宗和辩证思维等中肯而宝贵的词学理论。
关键词:贺裳;皱水轩词荃;词学理论
贺裳在承袭前人词学理论的基础上,在《皱水轩词荃》这部词学论著中也提出了自己对诗词分疆,婉约为词之正宗和无理而妙等词学理论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构成了其词学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
一、诗词之别,守定词场疆界
贺裳在《皱水轩词荃》明确辨析了诗和词的区别。诗词之辨,由来已久。对于这种体性特征的分辨,清以前的词论家在不同程度上已有所涉猎。如宋代李之仪论词“自有一种风格”和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就是“辨體”理论的渊源。明代何良俊在《草堂诗余序》中用“皦迳扬厉”和“婉丽流畅”来区分乐府和诗余。到了明末的陈子龙,他则从用意、铸调、设色、命篇等四个层面来揭示词的体性要求,辨析已经相当细腻。时至清代,贺裳等清初词论家们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纷纷也从词话中探讨诗词之别,证实词的独立价值,保持词的个性特征。李渔在《窥词管见》前三则中从“腔调”的雅俗来阐释诗词曲的不同,认为词比诗俗,比曲雅,正好处于雅诗和俗曲之间,这就是他对词体的定位。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从“境界”、“神理”出发,提出了“诗词分疆”理论。在“辨体”成为热点论题的背景之下,贺裳同样也自觉地进行了诗词之辨,确立了词的体性特征,以力保词的纯度。他在《皱水轩词荃》第四十六则评温庭筠之词时言:“弇州曰:‘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报非歌行丽对乎?……至‘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尤不旖旎。作歌行为当。”[1]709-710贺裳从诗词的整体风貌上进行了点评,表明诗需刚健劲朗,词则相对要浓媚、旖旎,这和“诗庄词媚”的说法一致,基本上辨析和框定了诗与词的体性特征,从而划分了词场疆界。
二、推崇婉约,重视词的当行本色
贺裳在《皱水轩词荃》中虽然能对豪放词人予以较高的评价,但他更为推崇的则是词之婉约一路,认为婉约为词之本色。宋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曾曰:“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2]明代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将周邦彦、秦观以及李清照等人的词视之为正宗,将温庭筠与黄庭坚等人的词视之为变体。由此看来,清以前的这几位大家皆认为词之婉约为“正”,豪放为“变”,婉约词是“本色”词,豪放词则是“诗化”词。到了清代前期,贺裳等一些顺康词论家也大多持清以前词学界所形成的一种传统的观点,他们通常把婉约视为词之正宗、本色,把豪放词纳入“变体”。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论及词之本色时,将李清照作为本色行当第一人。沈谦在《填词杂说》中也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沈谦在评点词时也以婉约为正宗。他在词话中虽有时也能对豪放词人的作品予以正确和高度的评价,在提倡学周、柳的同时,也标傍学苏、辛,但他推崇的还是豪放词人创作的那些带有婉约色彩的作品。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也基本延续了前人“婉约为正”的词学理论,虽能对苏、辛等豪放词人给予恰当的评价,但他跟沈谦一样,更为欣赏的则是苏、辛等人的婉约之作:“苏子瞻有铜琶铁板之讥,然其《浣溪纱·春闺》曰:‘彩索身轻常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1]696-697贺裳对婉约词的总体评价高于豪放词,他虽然对一些豪放词人也很赞赏,但在内心深处,却对婉约词更为偏重,他真正欣赏的还是豪放词人的作品中那些温柔缠绵,浓情妍媚的婉约之作。
三、无理而妙,评点词时的辩证思考
贺裳在《皱水轩词荃》中展现了辩证认识的词学理论,而这在“诗词无理而妙”的观点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早在贺裳之前,诗论家贺贻孙就已接触到了类似“无理而妙”的艺术辩证法。他在《诗筏》中提出了“无理有情”之诗学理论。与贺裳同时代的著名诗论家叶燮在《原诗·内篇下》中说:“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这对我们理解贺裳的“无理而妙”也有参照价值。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了“诗不论理”之说法。而在《皱水轩词筌》的开端,他又进一步提出“诗词无理而妙”的观点:“唐李益词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皆无理而妙。”[1]695
李益的《江南曲》写的是思妇的怨情。她由对外出经商的丈夫的埋怨,无端地想到潮水讲信用,并进而联想到“弄潮儿”,甚至要以身相许,表面看起来“无理”之极,但实则传达出了一位青春被误的女子对“重利轻别离”、言而无信的丈夫的一腔怨恨之情。对这种一方面不合事理,或违背某种客观真实,另一方面却又妙不可言,能达难显之情的文学现象,贺裳称之为“无理而妙”。贺裳的“无理而妙”理论是文学欣赏中的特殊规律,也是其对文学鉴赏特殊性的一种辩证认识和精妙阐述。贺裳作为清初的一位词论家,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概括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作为一部“临渊之助”之书,《皱水轩词荃》着实体现了贺裳丰富而中肯的词学理论,这些极具个性见解的词学理论不仅有助于避免词学创作走向过分遵理的误区,纠正当时社会日趋俚俗的不良词风,而且对后世的词学创作以及词学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成分。
参考文献:
[1]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李壮鹰.中华古文论释林(北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04.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