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风中飘荡

2017-09-06 03:54渠谢雨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4期
关键词:柴静随风风儿

渠谢雨

答案在风中飘荡?嗯,这是再绝妙不过的比喻。

答案如果在风中,那速度定是极快的吧。正如你走着,或许一个类似“我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的问题跳入你的脑海。此时,你恰巧望见远处的花儿、草儿一排排向你俯了腰,又听见树叶悉窣作响的“沙沙”声。哦,风来了!正当你意识到风来了,风儿却早已轻拂过你的面庞。那个跳入脑海中问题的答案飘荡在风中吗?于是你想起去追寻答案,你若是慢,风儿已飘去;你若是快,也许又被迷了眼。于是你,终究错过了答案。但,也许你看到了,可那只是理所当然的“太多次”,所以你不会去在意,因为它毕竟是风,更何况是与你也无关的小小的风中的答案呢。随风去吧,它顶多会吹乱你几根发丝。

然而更多的人是不会感受到风的存在的。正如我们常抬头,任凭澄澈,哦不,是灰蒙蒙的天空映射在我们眼中,可是,我们看到了吗,天空?我们不去在意,我们的自动忽略早让天不再是天,风不再是风!那么答案,呵,随风去吧!!

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的那句名言——“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仿佛都与我有关。”不过,现实却是没有多少人同鲁迅一样有着这样高的觉悟,大家似乎已习惯于置身事外。值得思考是,环境越恶劣人们就越强化这一“忽视”的功能,或者如鲁迅所说大家都做起了“看客”。记得从小时候就常看见《新闻联播》里播报叙利亚局势的内容。似乎每次的画面都近乎相同——武装的士兵,持枪的人们,黄沙四起的战场,弹孔满布的楼房……看多了,一切都太熟悉了,渐渐地连开始时同情的心情也没了,心底的声音也愈加强烈——“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仿佛那里与我所在的地方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世界。直到一张图片的到来——一个小男孩面朝大地,永远“沉睡”在海滩边。人们突然像醒过来似的,纷纷转发图片,追加评论,或表示同情,或表示哀悼。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始愤然呼唤“和平”并痛斥罪恶的战争。而后呢?风吹过,人们再次睡下,什么也没有改变!那么,那些为和平牺牲的勇士,那些仍在无尽的绝望中乞求自由的眼神呢?呵,与我无关,随风去吧。

抬头看,外面的天,依旧是那样的灰蒙蒙,有时候真为那些现如今都不能在作文中写“蓝蓝的天”的孩子们感到惋惜。不过我更想起的是曾“风靡一时”的柴静的《穹顶之下》。犹记得当时就连我们这群忙着备战中考,近乎“与世隔绝”的孩子们都知道。当然这也归功于當时老师的极力宣传,扬言“中考必考点”。大家都被柴静所揭露的事实震惊了。“PM2.5”这个之前还不为人所知的名词也火了起来。大家熟知的雾不再是雾,而是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的“雾霾”。可是呢,又要说到可是,花费了那么多人力、财力的《穹顶之下》,在引领了保护环境的浪潮后也只能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考生笔下的论据,甚至是为命题老师所弃的过时题材!“PM2.5”全国人都在经历,没事啊,有什么大不了的,随风去吧。

一切答案都在风中,然而又有多少人会在意风呢?大家都在充当看客,无奈、冷漠!这其实是在消极逃避。看客身份的界定,使他们都以为灾难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于是他们选择了妥协。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那么,答案是什么?你竟然还在问的是什么?看不出吗?这句句是反问着你啊!要明白一味的妥协只会令自己退到末路。

听,风来了,拂过人们的面庞,吹起几缕发丝。整整头发,没有人去在意,继续走他们在走的路。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柴静随风风儿
天山脚下
跳舞的树
风儿吹吹,看谁跑得更快
轻盈羽毛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风儿在哪里
我在等风
夏日清新风
柴静:一根宁静的火柴
最穷主持人”柴静:让生命像火柴一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