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

2017-09-06 20:04衮文卿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公共英语高职院校

衮文卿

【摘要】英语越来越受欢迎,它成为各国交流的基础语言,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了工作岗位,都在接触英语,学习英语。高职院校是一个针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院校,但是在英语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针对公共英语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革策略,由此提高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全方面培养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英语 改革策略

前言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而高职院校就是针对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一系列生产第一线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了一批批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及技术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高职院校单一的培养目标在逐渐低于社会需求,英语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高职院校的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偏离,导致在培养过程中忽视了英语教育的重视,在不断改革的社会中,高职院校对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是培养新一代全新型人才的首要措施,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为两个方面分析:

(1)学生来源。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主导位置,但是大多数家庭对高职教育并不是很认可,很多父母认为只有考上本科院校才是最好的出路,所以高职院校的招生来源也逐渐削弱,而来源被迫以以下三类展开:第一类就是通过高考而被刷下来的一批还想继续接受教育的学生,无奈之举选择高职院校,他们的英语水平不能说很好,但也不能说很差,程度比较集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第二类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被称之为“三校生”,这一类学生只是在初中学习了简单的英语,仅仅掌握了一些很简单的单词,当他们进入中专、技校、高职高中后,由于学校不太重视英语的教学,所以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仅仅只有初中的英语基础,与第一类学生有一点的差距;第三类也就是初中毕业之后又直接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这一类大多都是在初中时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受到外界诱惑太大,以至于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

(2)教学模式及方法。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一直被提倡改革,但是还是有大部分学校采用传统模式的英语教学方法,即以课堂为主,贴近课本,并且以考试为检验结果,更多的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而课本上的知识与所学技术不够合拍,多数是以四级英语考级等级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主,各高职院校甚至以及本科院校都更重视英语能力考试的过级率,往往忽视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校目前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更加依赖教材和教师,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存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方面主要以存在的两个大问题为主分析:一方面是教材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科书大多是以四级和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为主,与各行业需求的教材很少符合,加之教材版本的选择有限,知识点难度增加,导致很多基础薄弱的同学慢慢的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也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在教材方面诸如商务英语、金融英语等这类经济类的英语教材偏多,而一些建筑工程方面的英语教材选择性有限,缺乏多层次专业英语教材;另一方面,师资力量较薄弱,学生的增长与教师的增长不成正比增加,所以很多时候英语教师的精力有限。

二、改革策略分析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技术型人才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就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尤其是公共英语教学是整改的首要,首先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而目前在社会发展上,需求的不仅仅是技术型人才,而是具有英语能力的技术人才,在高职院校中应该更要注重专业英语的教学,并且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岗位设定不同的实践英语场景,实现语言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

英语在社会发展上很大作用,它也是我们现在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当然在高职院校中也不列外,所以对其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作为一门基础课,不仅仅要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处理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业务能力,思考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不是盲目的、死板的学习英语,以应用为目的,着实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学校应该将基础英語与专业英语视为一体,不可分割,在必修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应该开设可供学生选择的与专业有关的其他英语选修课,让学生在课余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方面的英语,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英语词汇量;另一方面,学校更应该重视基础英语课与技能训练实践课相结合,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英语学习和技能学习一样,都需要不断的训练,才能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在培养全方面的人才要求上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增加课外英语实训,训练学生的听、说、翻译等技能。

在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三、总结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方面的,而不是只针对技术方面的培养,公共英语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会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中发展有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于连江.英语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04).

[2]陈志旗.改革英语教学 加速培养应用型人才[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公共英语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