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妍
摘 要:包装饮用水新国标的正式实施,使包装饮用水行业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和整治,但不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包装饮用水的行业现状和风险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包装饮用水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包装饮用水;现状;风险
一、包装饮用水行业现状
(一)2016年度我国包装饮用水产销量
当前,我国约有18万家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超过一万家为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2016年全国包装饮用水总产销量为9458.52万吨,同比上涨7.9%,市场份额首次超过软饮料行业的一半产销量,年销售收入达1450亿元,在我国食品行业中发展非常迅速[1]。
(二)我国包装饮用水质量安全现状
包装饮用水产业布局分散、群体量大、经营者良莠不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近些年的抽检合格率均偏低。微生物检测不合格中桶装水饮用水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其保质期短且运输成本高,大部分企業均将所在行政区作为主要市场,此外很多桶装水生产企业均为微小型,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员工素质较差,随着行业不断成长诸多质量问题也显现了出来。
二、包装饮用水行业风险
(一)水源风险
公共供水系统风险:部分企业水处理技术较低、输送水管网老化等,使得自来水消毒后到达供水末梢的各个环节都有污染的风险,易残留消毒副产物和发生二次污染。
非公共供水系统风险:随着我国医药、农药、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种种未达到排放要求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直接进入水中,对水域及地下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此外,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地表水中抗生素检出率和浓度都很高[2]。
生产企业风险:一些生产企业并未将水源给予封闭处理,缺乏管理,周边环境与人很容易污染到水源。也有企业未对矿泉水水源的丰、平、枯水期进行持续检测分析,易使饮用水产品中锶、锂、偏硅酸等指标超出界限。此外,有些企业的水源池并未定期进行消毒与排空清洗,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
(二)生产环节风险
第一,一些企业并未严格对管道和过滤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反渗透膜没有定期更换,导致过滤效果大大降低,成品水中混入微生物、杂质及盐分,造成成品水质量不达标。
企业在包装水生产时未进行彻底杀菌而导致微生物超标,有的企业在向半成品水注入臭氧时使用水氧混合阀代替氧化塔,造成水氧混合不好。对臭氧杀菌工艺的各项参数(水流速、臭氧流量、臭氧浓度等)设置不合理,不能有效的杀菌,还会因过多使用臭氧导致溴酸盐超标。新的包装饮用水国标(GB19298-2014)去除了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增加了铜绿假单胞菌指标。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条件致病菌,因其对紫外线、消毒剂等有顽强的抵抗力,所以比其他致病菌更难杀死。怎样让铜绿假单胞菌达标,是企业包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一项新的考验。此外,新国标实行后一些企业的杀菌工艺参数并未及时调整,杀菌效果也未验证。
第二,针对大桶水来分析,因桶需求庞大、耗损率高,企业为控制总成本需要对桶的成本进行控制。这样有的企业就会投机取巧使用一些低价、质量差的PET桶,甚至经过废旧塑料加工的一些不明来路的PC桶也在市场上出现。包装容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酚类、含苯类化合物等)长期与水体接触,饮用后会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另外桶的超期服役情况也屡见不鲜,很多小微型企业未对桶的回收进行严格管理,报废率不高,一些水桶的回收来源复杂,重复使用有很大异味还有长有绿苔的水桶。使用及清洗消毒不规范,不良企业抓住机会,打乱市场竞争秩序,使规范企业陷入两难,一些本来规范的企业为求生存也逐渐使用劣质桶。
第三,桶装水聪明盖的材质为PE,其质量问题应重视。因为PE废旧料源头较广,废旧PE材料回收加工而成的聪明盖成本低廉,行业利润非常高。这样制成的聪明盖颜色深暗、密封性差、易开裂,容易使有害物质渗出,更严重的甚至将用过旧的盖整体取下来装上内盖重复使用。此外,一些桶装水密封盖质量不高,质地太软或脆硬,缺少应有的韧性和弹性,桶(瓶)和盖没有良好密封性,这样的话生产而出的饮用水即使合格,在储藏、运输及销售时都会受到外界污染。
(三)销售环节风险
1.水站经营水平较低、有制假售假情况
当前水站的准入门槛较低,基本规模较小,经营水平较低,没有充足专业知识与食品安全意识。一些水站经营地点在地下室内或远离街道的胡同内,环境潮湿阴暗,未对生活区与经营区进行分离;还有面积较小的水站将大桶水放置于室外遭到阳光曝晒,易导致桶装水二次污染。此外,一些水站没有营业执照,凭借卖假水取得高额利润,还有部分正规的水站也出现了制假售假的情况。
2.不规范运输、有潜在风险
当前包装饮用水的运输环节中并未有相关规范,从生产出厂到消费者手里通常要经过装车、运输、卸货、商店存储、送货上门等过程。由于我国桶装水运输、送货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很低,很少有充足的食品安全知识,工作时暴力装卸容易使桶装水漏气,受到环境污染。运输和送货的交通工具比较简单,并没有车内温控设施及固定桶装水的装置,路途较远,运输温度过高,桶装水易滋生微生物,从而使原本生产出来合格的水,经过运输送货到消费者身边时变成不合格。
三、监管建议
确保包装饮用水生产许可和退出机制的严格实施,进一步进行源水保护,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提高基层监管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惩戒、协同监管机制,健全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督检查制度[3],一发现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
有效发挥监管效用,对生产企业负责人安全教育和专业知识定期培训;与教育、科协及宣传等部门联合,把专家、媒体等作用发挥到最大,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包装饮用水质量安全消费意识, 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参考文献:
[1]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年度全国各省市包装饮用水产量排行榜[EB/OL]. http://top.askci.com/news/20170329/16530594621.shtml,2017-03-29.
[2] 李艳艳,刘迎亚,范霄,等.饮用水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6,79(3):213-219.
[3] 刘青峰.桶装饮用水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食品安全刊,2015,11(4Z):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