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
摘 要:3到6岁是幼儿机体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其人格和性情成型的重要时期,它决定着一个孩子是否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人,能否适应集体生活、社会生活。教师在园中要利用已有的教育素材引导孩子,提高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我们可以选取绘本作为切入点和实施载体。
关键词:绘本 提高 情绪调节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220-01
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还能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欲望,推动他们亲社会性行为发展;反之,被不良情绪包围的孩子容易处于压抑的状态,心理问题滋生,影响他们成为健康的社会人。当然良好的情绪情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养护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引导。
现今绘本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甚至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面对种类繁多的幼儿图书市场,家長和幼儿逐渐将目光投注了优秀绘本上。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会将绘本与旧时的图画书相混淆,可是它其中蕴含明显的教育性和贴合幼儿趣味的情节表述。绘本鲜明生动的画面和简单明了的文字符合幼儿期儿童的阅读特点,其中的人物塑造,情节铺陈,排版装帧都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审美特点。况且,绘本相较于过去的图画书,绘本更加注重的正面情绪情感教育,光是讲好一个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向他们传达人类优秀的品德和积极向上的情绪,当然也不回避成长过程中困难和阻碍。在阅读中感受情绪的知觉,思维中不断促进,进而获得理解和分析情感的能力,最终同化顺应实现自我掌控,说明这对儿童人格的养成和基本的情感教育有无法替代的影响,所以在绘本中渗透幼儿的情感教育是可行而且必要。教师借助绘本来进行情绪情感教育要从以下三个内容着手:
1 感知自我情绪
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幼儿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也是他们进行自我调节的前提。认识自己,对自我存在产生认同感,发现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短处。自尊、自爱、自信会让幼儿接触得到一些负面情绪时及时调整和缓和,并且对一些行为有了自律自控的能力,这种内力也就是内省智能。《蚂蚁米娜》、《自己的颜色》、《没有耳朵的兔子》等就是自我认知方面很好的素材,其中《没有耳朵的兔子》的主人公: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从捡到一个鸡蛋到孵出这个鸡蛋的过程,也就像孩子自我意识进化的过程,它经历了从排斥、自我不能认可到寻找自我认可的个过程。短小的篇幅,言简意赅地讲述了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寻找的答案。
班上有个小男孩生来脸上有一块胎记,刚开始班上的老师会回避这个话题,担心言语间会刺痛幼小的心灵。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不用这样,不该用有别于他人的方式对待他,哪怕是出于善意的。因为他其实自身充满了能量,清楚认识到胎记并不会影响他感受快乐,不会影响他结交朋友,不会影响他的发展进步,其他小朋友也在相处的过程中将胎记划归他的一个部分。随后的日子中他甚至成为班集体中的领导者,老师所有的鼓励和担心都可以释然了。
2 正确的情绪表达
在多样的情绪情感中,较为正面的情绪表达会促进孩子的交际交往能力发展,而负面情绪的不当宣泄则会让周围人受到伤害和疏离。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当情绪到来时,人们不是要压住它,而是敞开心扉去接纳,然后找到合适的渠道进行疏导,这一点上,成人和孩子都是一样的。
孩子都会生气,一如我们承认,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关键是如何排解,为他们寻找正确排解渠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孩子生气的时候最错误的方法就是一位的指责孩子,“你怎么可以这样?”“你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气愤状态下的孩子很难正确、理智地表述出事实和自己的意图,倒不如先让他排解,等平静下来再解决,事情就会顺利很多。在绘本《生气的亚瑟》中,亚瑟的妈妈让他去睡觉,不让他看电视,所以亚瑟生气了。他非常、非常地生气,气到足以把整个宇宙都震成碎片……但突然之间,亚瑟忘记了究竟是什么惹得他如此生气……本书并不以成人式的反应为主轴来表现应如何约束和改变小孩儿的生气行为,而是带着大小读者一起用“显微镜”把“生气”这件事看个仔细,弄清楚它到底怎么回事。这种坦诚面对、探索情绪的态度,也是一种健康的呈现方式。我们看见亚瑟的怒气中,其实掺杂着许多别的情绪:寂寞、害怕、伤心、失落、彷徨……就像现实中的小孩儿,被包围在复杂的情绪中,常常自己也无法说清楚。原来在这些情绪的后面,还隐藏着肉眼看不见的脆弱和受伤。
3 辨别他人情绪
幼儿在情绪感知方面还是十分自我的,他们能够察觉和辨别自己的情绪,但很难洞察他人的动作和表情,察觉和猜测对方的意图。《小情绪大情感》以主人公小男孩的视角出发。从他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写起。出生前在妈妈子宫里无忧无虑,这种感觉就叫做:“幸福”。出生后,第一次面对打针时候的害怕,学走步时候的勇气,看到妈妈照顾妹妹时候的妒忌,和朋友玩耍时候的快乐,面对挫败时候的羞愧……小小的一册绘本,竟然描述了34种情绪。我们人类各种情绪,还真是太丰富了。
最后,引用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先生的一句话,“我的创作不是为了学习或是长知识的,只想让读者看到绘本时会哭、会笑、会吃惊,体会到关怀和爱,感觉温暖就行。”或许这也是很多绘本创作者的心声,绘本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那么简单,希望能为孩子的心口投注一道阳光,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学会爱人。
参考文献:
[1] 冯媛媛.绘本对儿童情感教育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2] 吕竹影.开启童年阅读的大门——宫西达也“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系列”班级读书会的实践与探索[J].语文学刊,2007.
[3] 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应用[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
[4] 张园园.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