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英
摘 要 继传统的多媒体之后,交互式电子白板成为课堂教学新宠,更以其较强的交互性和针对教学的前瞻性,使进一步提升品德与生活课的实效性成为可能。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熟练、恰当、持续地使用它,对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操的建立,有着积极的意义。与本地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交互式白板 品德与生活课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55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ity and Life Lessons
MENG Fanying
(Qitaihe No.5 Primary School, Qitaihe, Heilongjiang 154600)
Abstract After the traditional multimedia, interactive whiteboard has become a new favorite in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possible to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ity and life lessons with its strong interaction and forward-looking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morality and life, skilled, proper and continuous use of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good morals and noble sentiments of children. And local education, teaching organic combination, will recei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Keywords interactive; Morality and life lesson; effectiveness
众所周知,儿童的品德形成,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不可否認的是课堂教学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存在局限性。为了尽可能地突破这种局限,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的实效性,就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然而这样的课题,研究范围着实宽泛,影响这种实效性的因素,大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小到一个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而将这种实效性的研究范围缩小到实实在在的一节课,又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我们教研组确立了论交互式白板对品德与生活课实效性的提升作用这一研究课题。
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强大,其配备的多色彩笔和板擦可在白板上实现笔记书写、图形绘制、擦除、文字输入、删除复制、遮挡、缩放大小、视频播放回放、直接打印等多种功能,并且不会破坏电子白板的显示功能。它在教学中的使用形式多样,在各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那么,具体应用到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又具有怎样的优势呢?
1 发扬传统优势,使黑板教学进入新的境界
交互式电子白板继承并改进了传统黑板的单一书写功能,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各类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创新,使这两者有效结合,相得益彰。如果再将其与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有机结合,绝对会达到1+1>2的效果。
(1)电子白板应用于品德与生活课堂中代替传统黑板,进行无尘书写是最为常见的。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随意对投射到白板上的任何画面进行注释讲解,直接点击板擦还能擦除。对于当堂课生成的内容,可以选择保留或放弃,相比以前的教学,能够积累下更多珍贵的材料。因为任教品德与生活课的老师,大多有多个平行班,教案和课件的重复使用率特别高。就我们本校的情况而言,实行电子备课以后,课案均要求上传到本地开发的人人通教师工作交流平台上,下一届教师是可以直接下载再加工利用的,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已成为现实。
(2)教师的板书板画,可以在白板上生成,奇妙的漫游功能又使一节课多组板书成为可能,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教学《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时,学生列举的物产之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在之前板书时,是无法兼顾那些需要纠正的他乡的物产的。运用漫游功能完全可以把错的先写下来,再将它推走,最后总结的时候再将错的内容漫游回来。对于强化认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传统投影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效突显
(1)触控功能使教学内容更连贯,助推课堂效果。以前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操作课件,就不得不中断语言和肢体动作,走到操作台前操作鼠标,尤其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需要很强的连贯性,一旦断开,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传统投影幕布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自由触控功能的优势就是只要教师站在白板周围就能操作电脑,不用在投影幕布与电脑之间走动。使创设情境、展开活动、渲染气氛、推动高潮一气呵成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当堂课的教学效果。
(2)体现交互性,学生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加深。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功能多,互动功能缺乏,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因为课件内容无法更改。而用白板软件制作的课件,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件互动和参与成为常态。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非常强,能让他(她)去上白板上写一写、画一画,他会觉得这是件非常兴奋的事。原先老师的专属阵地,现在是他们的“涂鸦”园地,而且不管正确与否,在白板上操作,白板系统会自动储存这些宝贵的资料,从而生成每个教师每堂课的个性化课件和学生差异化学习记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改、充实教师原先的预设内容,教师也可以随时调整预设,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endprint
例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画一画你喜欢的小动物,大家就可以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部分学生在图画本上画,部分学生在白板上画,白板是一张用不完的纸,画完一幅“挥走”一幅,多个人的画作再通过漫游功能还可以重新拉回来一一展示,使教学活动充满了情趣。
(3)演示功能增强,白板操作系统扩展、丰富了传统计算机多媒体的工具功能,更加增强了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拖放功能、照相功能、隐藏功能、拉幕功能、涂色功能、匹配功能、即时反馈功能等,更加增强了视觉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多元智能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魔术放大、聚光灯、拉幕等功能有助于突出重点。利用魔术笔工具,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大,突出教学中要强调的画面、文字,使其更有冲击力,从而优化感观效果。比如教学《小苗快快长》一课,组织学生亲手种植之后,种子刚发芽的时候是很难一一观察的,一一上前观察结果是很费时,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这时教师可以将每一幅发芽图片放在一窗口里,在一张图片上画一封闭的方框,框内的图片就会放大,更加方便观察。更有趣的是拖动方框,图片任意变换大小。
再比如,教学《我长大了》一课,在“猜猜我是谁”这一环节,教师出示许多学生的百天照,让大家猜,猜中了教师就可以用魔术笔工具,在长大了的同学的照片上画一个封闭的圆,于是,聚光灯效果就启动,那个被猜中的学生的照片就会出现在聚光灯下了。学生的感觉好像一下子被注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教师顺势引导:“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每一步成长又蕴含着父母的多少心血啊……”学生见证了自己的点滴成长,在此情境中加上一句恰切的引导,便胜过千言万语。
(4)配合学生体验活动,有助于学生情感内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实现的,这已是从事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的同仁们的共识。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主要形态。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并组织有效的学生活动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有趣的活动体验才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而没有体验的品德与生活教育是浮于表面的。同样,电子白板也可以给这些活动以助力,在创设活动情境、渲染活动气氛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例如:在教学《做时间的主人》一课,就可以在白板上启动秒表功能,现场测试学生一分钟可以写多少个字。让学生在时间滴嗒滴嗒行走的声音里,真实地感受时间的流逝。一分钟的努力收获一分钟的成果,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而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在PPT里专门插入一个钟表。
3 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白板教学也有其局限性
(1)受制于教师的应用水平。毕竟电子白板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加上它还属于推广阶段。教师从学习使用到熟练应用,还要有一个过程。
(2)受制于教师的应用意愿。包括以前的传统多媒体应用,都受制于教师的应用意愿。
(3)受制于多媒体本身在品德与生活课上所能发挥的最大效用。再优秀的课件也无法替代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改变。理论传授得再好,并不意味着学生会由此形成道德观念,良好的道德行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不能靠一时一事,需长期经历规范和巩固,才能成为自然、稳固的习惯。白板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还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促进实践内化。
(4)受制于本身的技术缺欠。在实际操作中也有死机和不够灵活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另外,白板软件自带的资料库中,关于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是很少的。
4 小结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推广和应用,给广大品德与生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一切新技术的产生,必然引起一轮新的变革。教师是应用者,能否发挥它最大的功效,还要看直接操作者如何利用。广大品德与生活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运用电子白板,优化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效,使品德与生活课的德育功能更加突显。
参考文献
[1] 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
[2] 王阳根.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德育实效性研究[D].温州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