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
2017年初,深圳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2016年,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中,深圳位居第一;入驻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275家,在深投资再创新高,跨国企业投资向高端领域迈进;深圳对外贸易全国领先,出口规模连续24年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
在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调整阶段之际,作为中国首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加快构建具有更强竞争力和自主性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动赢得了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多项改革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2017年3月的最后一天,深圳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子平台2.0版正式上线试运行。
“单一窗口”建立后,企业仅需向平台一次递交全部申报信息及相关材料,即可实现船舶进境一次申报和关检货物一次申报。
目前,深圳已出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总体规划,将不断强化“单一窗口”和电子口岸协调推进机制,实现海港空港运输工具一次申报、全口岸“一次报关报检”、整合跨境电商、外贸经营者备案、外贸信用信息等核心功能。
除了通关便利化改革,深圳还通过深化外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统筹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不涉及国家特别管理措施领域审批改备案。此外,深圳还研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工作方案,加大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这两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以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为目标,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经贸向更高层次跃升,构筑双向开放格局,在全国首创打造了“前海模式”。
加强地域之间的联动合作
深圳的兴起,在地缘和产业基础上都受益于香港,“向香港学习”是深圳经济崛起的不二法门,“深港合作”也由来已久。
为全方位加强与香港在经贸、金融、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2017年初,港深两地正式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在河套地区共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该园是目前香港科学园面积的4倍,是香港历史上最大的科创平台,将吸引不少香港、内地和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进入,意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的“超级航母”。
随着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等跨境大型基建项目陆续开通,香港与珠三角城市之间的距离被大幅度拉近,人流、物流、技术交流更为便利。
可以预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被纳入国家战略,深港合作将更为紧密,并携手在全球坐標系下谋划开放布局,以区域协同联动为支撑,实现更高水平的联动。
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力度
“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是建立在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基础上的。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深圳近年来快速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全国综合铁路枢纽和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打造“海陆空铁”全方位立体化战略通道,并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投资等合作,拓展驻外经贸代表机构服务职能,推进中白物流园、印尼深圳产业园等境外园区建设,“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落户深圳,成立运营巴布亚新几内亚深圳产品展销中心。
2016年,深圳政府重点支持招商局在18个国家、35个港口布局港口网络,而招商局也在多年摸索之后,首创“丝路驿站”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打造“丝路驿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可构建集贸易往来、商品集散、金融互通、资源调度为一体,为制造业“走出去”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
2017年,深圳还将加快推进越南、印尼、白俄罗斯等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力争深越合作区在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巴新广东(深圳)名优产品展示中心运营效果进一步提升,以及打造“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