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现代主义叙事技巧比较

2017-09-06 18:57戴勐
文学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叙事视角了不起的盖茨比

戴勐

内容摘要:文章对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经典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英国作家毛姆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在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和叙事空间三个方面叙事技巧的相似之处作以浅析和对比,以示他们对英美两国现代主义文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叙事主题 叙事视角 叙事空间 了不起的盖茨比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被称为英国的莫泊桑。他一生著作甚多,除诗歌以外的各个文学领域,都有所涉及,有所建树。他的作品被译成各国文字,不少小说还被搬上银幕。他是20世纪上半叶最受人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其情节入胜、文字深刻,以及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菲茨杰拉德被文学评论界公认为美国的编年史作家和桂冠诗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让其成为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并被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

《月亮和六便士》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在20世纪文学史上都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将从叙事学的理论角度来分析比较《月亮和六便士》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加深我们对现代主义叙事学理论的理解。

一.叙事主题的相似

《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认为:“现代主义是工业主义与现代技术在19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所带来的社会变革的结果”。20世纪初的西方正处在哲学思潮的巨大转型期。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文明和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动摇和怀疑。于是,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为代表的反理性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以厌弃一切传统表现方法为特点的各种现代派文学思潮流派就相继出现。

在英国,毛姆于1919年出版的《月亮与六便士》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艺术天才追寻自我的生命旅程。作品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伦敦的一个证券经纪人,40多岁时他突然感觉到他要去巴黎作画。在外人大惑不解之时,他却坦然说道:“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了水中,他游泳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此后,他历经坎坷,蜕掉了传统文明赋与的层层外壳,以毕生精力跋涉于追寻自我的旅途。这表现了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以及现代西方人寻求精神救赎的艰苦历程这一现代主义文学普遍的主題。

在美国,菲兹杰拉德作于1925年结合自身经历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完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伟大著作。故事大致讲述了主人公盖茨比出身卑微,渴望得到富家女黛西的爱情,将此目标设为人生最高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然而最终为黛西所利用和背叛,无知地死去,再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和扭曲。早期的拓荒时代中,清教徒为保持信仰的纯洁,恪守宗教礼法和道德准则,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友好互助的亲密关系。然而一战结束后,大量的财富腐蚀了社会风气,使得“亲情、友情、爱情在那个狂热的爵士时代失去了它们生长繁衍的沃土”。此外,随着禁酒令的实施,大量的酒品走私者不断出现,狂欢文化也日渐繁荣,各类私人聚会盛行,使秘密卖私酒的组织兴盛起来。一战的血腥与残忍使得原本抱着自由和平等的美国青年感到了失望,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用酗酒,吸毒,性爱这种反传统的方式来弥补内心的缺失。过去的价值观与传统被金钱至之的价值观所取代,使得“爵士时代”成为一个金钱和地位至上的时代。这也体现战争给年轻一代造成的放荡不羁而又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这一类似的现代主义文学主题。

二.叙事视角的相似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摒弃了传统的全知的视角,而采用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模式的有限视角。这种叙事手法形成了良好的叙事效果即拉进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读者对叙述者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得故事在读者心中更为真实可信。此作品中内聚焦模式体现在叙述者“我”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也扮演着故事的旁观者和见证人。“我”通过应邀参加他太太举办的家庭聚会,在伦敦结识了思特里克兰德,对这一家人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包括思特里克兰德的外貌、气质以及家庭背景。但是“我”并不知道主人公为什么要离开巴黎学画画,他只能像故事中的其他人一样靠猜测。然而叙述者“我”对思特里克兰德生活经历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得并不够。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作者运用外聚焦模式即有时“我”必须让位于其他人物,让其他人物来完成叙述。岛上几位与主人公打过交道的居民,向“我”讲述了与斯特里克兰德的交往。鲜花旅店的老板娘约翰生太太告诉“我”斯特里克兰德流落到岛上后生活窘迫,将自己的远房侄女爱塔介绍给斯特里克兰德当妻子,并一手操办了他们的婚礼。尼柯尔斯船长讲述了他如何在马赛遇到饥寒交迫的斯特里克兰德,并且帮助他乘上了开往塔西提岛的轮船。这段经历正好补上了“我”与斯特里克兰的交往的断线处。上述叙事方法为外聚焦模式。这种叙事模式不但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自然、完整、合乎逻辑,从而使小说引人入胜。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打破常规叙述,采用的描写视角整体上也是内聚焦模式和外聚焦模式组合使用。作者巧妙地设计了既是叙述者又是见证人的尼克·卡拉韦。通过尼克的眼睛和嘴巴,使读者了解到了许多的其他事情,例如盖茨比的真实身份和他的发家史、盖茨比生前的奢华和死后的悲凉、盖茨比与戴西的重逢、盖茨比与汤姆的冲突等等。但是,尼克并不是了解所有的事情。如,“我”第一次见到盖茨比时的叙述:我相信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到盖茨比家去时,我是少数几个真正接到请帖的客人之一……后来也不知怎么的他们总是出现在盖茨比的门口。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有时尼克必须让位于其他人物,让其他人物来完成叙述。如,尼克在认识盖茨比之前不知道盖茨比与黛西的爱情故事。这时就有必要向读者解释。但是这段故事发生,因此他并不知晓,也无法叙说。因此,尼克充当了听众,交代了之前故事发生的情景。这些情节的描述都采用了外聚焦的叙事。通过外聚焦模式,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人物的心理,却能够将特定场景下的人物的活动了解清楚。

猜你喜欢
叙事视角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人物形象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叙事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海明威《在异乡》叙事视角赏析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