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东
摘 要:通过对中药专业实验课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实验课 中药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实现,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中药专业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从2001年至今在学校实验室工作,通过十几年的观察和思考,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对中药类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高职学校学生特点
(一)文化基础较差
由于大学扩招,成绩较好的高中生大多流向本科大学,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成绩整体较差。因此,我校的学生一大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学习目的明确,上高职学校就是要学一技之长,以求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因而对实验实习课兴趣较浓。这正是学校加大实验实践课力度的内在客观要求。
(二)农村学生占大多数
经济和生活环境上的城乡差别,反映在对下一代的培养取向也有所不同,城镇多希望子女向大学发展,而乡村则由于种种原因,进入高职学校的居多。农村学生有诚实、耐劳、吃苦的优良品质。实验课上看到很多学生理论分不高,但实验操作非常“灵巧”,如何这样的学生培养好一定能在未来的企业里有一席之地。
(三)自我约束力不强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年龄大多在15至18周岁,且多为农村学生,属未成年人,思想不稳定,可塑性大,往往会把入学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学校里来,如好动、自由散慢等,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高等職业技术教育要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好动的天性可以引导到对社会工作的兴趣上。
二、高职学校中药专业实验课现状
(一)实验体系不完整
中药专业各个实验课科目间相互独立,学生未能形成整体的认识,知识体系不完整。中职学生大部分毕业后就参加工作,面对的工作是整体知识的运用,例如药房的工作包括:《中药学》、《中药鉴定学》、《药材养护学》、《中药商品学》、等多个学科。但各个专业的实验课不是相互形成整体的,如果能在校时就加强整体知识的运用,创设工作情景教学,将对学生有很大的益处。
(二)实践熟练度不高
实验课重视理论的验证,缺乏实践性操作性,熟练度不够。除了理论的验证性实验,高职学生更多需要日后工作的锻炼,更多要求实践性实验课。
(三)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力不足
课本中的实验教学与社会工作中的脱节。学生适应能力不足就会有改变专业的倾向。这样三四年的专业培养将失去意义。如果教学能非常顺利得与以后的工作接轨,将极大得加强学生自信心,内心产生正向循环,越来越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希望做好工作。
(四)实验考核体系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能力
校内什么样的考核体系决定了学生努力的方向,如果在学校认为“优秀”者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和自己的工作,那这样的体系就得反思和改革。考核体系最终应该是使学生成为优秀的医药从业者,在高职不能一概用笔试这样单一的方式来考评学生。
三、高职学校中药专业实验课内容设置相关建议
(一)实验分层教学
1.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主要是练习学生基本的操作规范和基本仪器用具的规范使用等基本技能;综合性实验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结合所学知识,自己提出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得出结论。例如,一味药材,在鉴定的基础上可以全面认识药材的炮制、功效、理化鉴定,使学生将分散在各个专业学科的内容在脑子里形成体系,这样的体系更有利于学生日后工作的应用。
3.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知识形成体系的关键,中药学专业的所有课程都相互关联,在学生后期所学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炮制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联系到中药化学课的相关知识,而中药化学课又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联系密切。这就需要改革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相关学科交叉。例如尝试将中药化学实验课与仪器分析实验课相结合,在实验中可增加中药单味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或结构测定。再如为使学生从中药生药到中药的现代制剂有一个通盘了解,可将相关学科的基础化学、中药化学、制剂学、仪器分析的内容互相联系起来,使学生对中药新药研究有一个整体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以完整化并得到升华。知识形成体系,为以后工作铺平道路。
(二)探索性实验科学性实验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就是在实验教学内容中既要有目前公认的比较成熟的经典实验,也要适量加入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在较系统地把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进一步进行药材药品的检验。要求操作动作简练实用有效,实验课达到工作要求而且高效。成为工作中专业过硬优秀的从业者。
(三)改善实验教学的滞后性
课本中的实验相对社会上的工作要滞后,但学生一毕业基本上就要开始工作,所以为了竞争中有优势,必须建立一整套与社会工作接轨的教学体系,不拘泥于课本的教学。随时派出专业人员调查社会用人的情况,调整教学的专业、科目、计划、……。
(四)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实验考核相结合;校内老师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同时评价个体的兴趣、态度、策略等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改进;在评价主体上,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教师(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评价标准上既有以职业能力目标的统一标准,又有以学生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理论知识按课程标准评价。教学效果评价采取阶段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开展好实验课教育是高职教育里重要的一环,中药实验课对于提升中药专业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作为一项刚刚起步的教学改革,笔者将在今后的实验课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造型的中药学人才,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韩明锋.浅谈中职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J].教育新观察.
[2]郭娟.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差异化教学[J].英民教育,2011(10):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