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摘 要】传感器在电子行业应用广泛,现在大多高职院校会开设与电子、自动化相关专业,而开设这些专业就需要进行传感器课程的教学,也可见其课程重要性,但高职院校传感器课程教学方式陈旧,因此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创新改革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感器课程;创新
传感器课程实践较强,而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的考核形式,一般都采取考试形式,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教师、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都在更在意理论,但仅了解传感器理论无法学习到其内在作用,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不能有效应用其知识,因此需要对其课程进行创新,将实践的重视程度提升,并结合现代教学模式,使课堂效率逐渐提高,让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高職院校传感器课程现状
传感器教材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些教材内容中更多的是与原理相关的内容,而大多教师会按照教材讲解,但传感器原理比较抽象,所以学生能真正掌握的知识很少,许多教师在讲解传感器课程时形式简单,一些教师看着教材,一步一步讲解,一些教师会将教材内容放到多媒体上讲解,里面添加一些照片。以这些方式进行教学,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一些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实践,但现实是传感器的价格并不便宜,而且更新换代较快,所以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设备过于陈旧,数量较少,学生对此实践兴趣也不高,这对学生传感器课程的学习极为不利。
1.教材内容不合理。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大多会去一线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设定目标时,会将其作为目标。但是其中的内容过于笼统,与一线工作有一定的差距。一些高职院校选择的教材比较随意,没有过多考虑,只要是讲解传感器内容的就选择了。市面上有关传感器的教材很多,但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教材,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工作原理不同,这类教材根据其这一特点分开编排。另一类是项目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存在差别,但许多传感器具有相同特征,这一类教材以其为特点整合编排。但是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与真正在工作中能用到的传感器存在很大差别。
2.教学方式单一。
许多高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大多会采用传统方式,中间偶尔会穿插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或是将内容运用一些媒介呈现出来,但也仅仅是呈现没有创新,与按照教材讲解几乎没有区别,这种单一的方式学生没有兴趣,阻碍了传感器的学习。
3.实践与教学脱节。
一般带有了理论知识的教材,学校都会以考试课进行考察,所以实践教学相对就少了许多。即使有一些实践课,学生也没有办法充分参与,许多高职院校的传感器相关设备与现在的传感器设备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并且上文已经分析,教材内容与真正在一线使用的传感器差距较大,所以教师在教材内容中选择可以实践的内容,带领学生去实践,但在实践时一方面没有合适的实践设备,另一方面实践的内容意义不大,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实践而去进行实践,这样的实践阻碍了学生发展,传感器课程亟需创新。
二、高职院校传感器课程创新方法
(一)创新教材内容
传感器教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中的主要知识不会被重新改编,虽然其中许多理论内容与相关的实验内容有出入,但一时间无法找到方法,教材内容虽然有一定问题,但是却能指明大方向,那么要想教材能被有效运用,就需要将内容进行创新,在这个创新上需要教师来进行,教师有较多的教学经验,哪些内容学生学到了能运用,哪些内容不能,教师心里都能衡量出来,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将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并根据实际重新编排,使其理论和实验能结合在一起,并且将一些次要内容进行缩减,在教学上不能不讲解,但讲解时只需简单讲一讲就可以了,留下更多的时间去讲解其它内容,在这样的创新下,使教材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们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了,教师如果不创新教学方法,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1.现代技术。
上文中提到一些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但是将其当作比较方便的“黑板”来使用,多媒体的用处很多,教师合理运用能有效提升兴趣,并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些传感器原理,并且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可以实时更新,使学生能接受到最新的知识。教师在进行传感器内容讲解时,许多内容与其内在有关,教师即使能将相应的传感器带到教室中,但是也无法演示内在动态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例如差动电感传感器,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师需要讲其运行原理,可以将其做成三维动画,学生能看到其内部究竟是怎样运行的,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会更有兴趣。
2.竞赛活动 。
学生学习了一些知识后,自己不去复习,教师没有时间复习,很快就忘记了,一般只有在考试时会重新记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只是短时记忆,并且学生会将其中的原理忘记。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学习外有很多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活动来让学生将知识重新记起,并且学生在竞赛中能锻炼动手能力,并且真实的竞赛与真实的工程内容有相符之处,这样学生不仅复习了知识、提升了动手能力、也能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基础工作。在学生学习完一部分知识后,教师在教材中选择或者在课外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来让学生竞赛,例如与传感器有关的电子秤竞赛,电子秤的需要比较高的精准度,因此学生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才能做好,那么教师就可以以精准度作为竞赛的关键内容,使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建构了知识,又提升了动手能力。同时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也会提高。
(三)创新实践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传感器教学在学生实践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并且教师在带领学生实践时也过于简单。这种实践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学生的理论的运用都存在不利因素。
1.鼓励学生动手。
鼓励学生动手,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的过程将所学专业的其他科目知识有机结合,统一运用,以此形成整体性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压阻传感器部分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概念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简易的电子秤,而该系统主要包含电桥、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显示电路及AD转换电路等元件。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会自动联想到电子、电路、编程等相关知识。
2.增加课程设计。
对于传感器的教学实验来说,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只具有验证性,虽然实验器材中很多设备都是透明外壳,以便学生了解内部结构和运行状态,但其也不适宜学生对测量电路的学习研究。学校相关专业教师计划增加课程设计,让学生自己去市场购买相关的元件设备,同时根据自己已学理论,自己设计传感器课程,巩固所学知识,并保证实验结果更接近现实状态。
3.侧重专业重点。
教师可以安排70个学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主学应用类专业。由于具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全面学习各类传感器的操作及使用方法,教师也可以单独设置课程;而对自动化的学习只需要安排40个学时左右即可,因学时不多,教师可以根据培养的方向将侧重点放在位移传感器、力学传感器等专业上;至于机电专业,教师可以将侧重点放在光电检测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等方面,以提升学生日后的工作能力。
三、总结
传感器教学对一些相关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对其知识的掌握,以及工作有极其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对课程的创新是必要的,使教学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这样的创新教学中能力得以提升,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运用,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目标。
参考文献:
[1]面向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J]. 朱启兵.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2]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龚松显,刘跃宣.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3]多模式结合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探索[J]. 宋燕星,程丽娜,高琴,杨敬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13(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