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璇
摘 要:中国画是我国5000年历史文化孕育下的产物,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通过对中国画的构图规律以及美感进行论述,指出章法在构图和美感塑造上的价值和创作的方法,再结合中国画作品的解读,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画中“章法”的表现和其展现方法。
关键词:中国画;章法;美
一、中国画概述
在中国画中,章法也就是构图。在中国画中构图的过程是一个绘画技法因素融合的技法构成,在进行画作创作的时候,画作者往往会通过构图来将自己的創作意图进行表现,因此构图的好坏对于一幅画作的成败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画而言,其构图的法则有很多种,下面笔者就对中国画的构图规律进行论述。
首先中国画中形象是构图的基础。在各种艺术类别中,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都面临着形状、塑造形象的问题,形象是绘画的生命,艺术形象的塑造往往画家通过组合来形成的。
其次就是中国画的对比规律。对比是绘画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是艺术表现的主要技巧。对比是矛盾的,在绘画中它以对比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画面通过内容的形式反映出来,如黑白塑造、动静结合、强弱设置、稀疏浓密、虚拟而真实的对比,等等,还有通过将内容之间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了画面的活力和吸引力,出现了美的形式。
第三,统一平衡是其最基本的法律。平衡是指视觉图像的平衡,并不仅仅是对称性和质量的平衡,而是各种画面内容的结合,其指的是形象的形态因构图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的同时统一画面的整体效果。
第四,画面的完整均匀。一幅画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这幅画的成功。因为画家在画画过程中,不断寻求形象的个性、形式的对比、变化、制造对比,实现创作过程中复杂多样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过程中,还要对整个画面的完整性进行思考,对于一个完美的艺术品而言,整体是最重要的。在绘画过程中,图像的形象并不意味着画面的完整性,只要能够在整个画面中统一起来,实现视觉的诚信,那么这件作品便是成功的。
第五种形式是绘画组成的重要途径,需要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反映独特的形式和吸引力的作品。正式的审美在构图上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形式感,会给人一种新鲜的美。艺术家与线条的对比,如线条、圆、长、短、曲、直等,导致形状的组成,有时使用透视角度变化、光线变化、物理对比等手段来实现景物的组成,从而完成创作的工作。
在原则和规则的组成中,中国画除了一般绘画的特点外,还具有独特的构图方法,就是中国画特别强调矛盾。主要内容与衬托之间的对比表现,以及黑白对比、浓密的对比、静态与动态的对比、真实与虚拟的对比、构图的页面设置对比,等等。总而言之,通过构图的对比来实现对画面的统一,就是中国画的独特构图方法。
二、中国画的章法
清代时期的著名画家恽寿平曾针对中国画的章法提出了“疏密论”,他在该论点中指出,中国画中疏密有致,根据绘画内容要求及对象的不同进行疏密分布,主要的部分详细描述,其他的地方进行疏减,疏减的部分也可将其称之为“留白”。根据一般意义上的绘画而言,景观的设置要符合真实的情理,树叶有密有疏,山林有密有疏,云有浓密有清散。对于艺术加工而言,其疏密在于对全局的疏密进行区分,要做到画面繁荣又不拥挤、疏松又不嫌空,正所谓密可透风、疏能跑马。
在景观布局理论中总结了这些原则、方式和方法,可以说中国画的理论越来越成熟。它基本上是一个相互吸收和交流经验的过程,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下,中国画在融会贯通这些理论的同时实现了较好地发展。
从总体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景观建筑理论发展的一些特点:沉重的技术和经验的结合;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门徒从专业画家到文人画家的身份等多重特点。
山水画布局的理论本质是古代绘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古代画家思想结晶的凝聚力,对山水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古代山水画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无疑有助于研究山水画的发展和中国绘画的发展。
三、中国画的章法美
对于中国画而言,其有着十分独特的审美语言,因为中国画所创作出来的是一种独特的物象表达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画可以说体现出了中国的民族审美特点和审美情趣,尤其注重的就是画外之趣的强调,其讲究这画的气息、格调、而且中国的画家注重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人品、提升自己的修养,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国画中的内涵、情趣、意韵得到大幅的提升。下面笔者就对中国画的形式之美表现进行分别论述。
首先是中国画的形象美。在中国画中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通常都是以形象作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中国画中自古以来就讲究着形传神、形神兼具等特点,不管是形象的表现还是情感的创作,形式都是重要的手段,而神似则是重要的创作目的。以中国画的人物肖像画为例,齐白石在晚年就曾为自己作画,该自画像兼容了中国画与写实画的特点,但不乏传神的表现,还有齐白石笔下的鱼、虾、小鸡等动物,都给人都是一种生动的形象感受。
其次是中国画的笔墨美。在中国画中,主要的作画工具为毛笔,中国画充分地利用了毛笔画的特性,在宣纸上充分利用墨的渗透效果,从而来实现对不同物体形状、质感等艺术形象的展示,这种技巧在中国画中被称之为笔墨。笔墨美可以说是中国画造型中最基本的一种语言形式,通过线条和墨色的选择,以运笔作为基础,通过顿挫、提按、快慢以及墨的干、湿、浓、淡等方法来创作出虚实结合的效果。古人云:笔为墨骨、墨为笔充。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得出天地万物在中国画之中的表现,作者通过这种笔墨的运用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借助画作中的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趣。
第三是中国画的色彩美。中国画的色彩运用在所有画作之中有着独特的特点,根据画法的不同,可以将色彩美分为勾线而不染色、白描、墨淡的浅绛山水等。在墨的选择上有以矿物质颜料为主的青绿山水和金碧重彩画,还有以运笔造型为特点的没骨画等。除此之外,还有勾勒添彩的工笔画、泼墨泼彩的泼墨画,等等。在笔墨与色彩的搭配下,中国画还有“墨分五色”这种说法,从该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墨笔的表现力十分丰富,二者之间通过运用能够相互补充。水墨画在中国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画法和色彩运用下,中国画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特征,从而也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
第四是中国画的韵味美。通过利用墨在宣纸上的冲化与融渗,从而形成了浓淡的变化,在墨与色彩的搭配下,运用泼洒、点染、堆积等方法形成墨与水相互交融的效果。在浓破淡、淡破浓等方法的利用下,就形成了斑斓绚丽、变化万千的中国画形象,这种通过利用冲化与融渗的特性来创作的作品,充满了迷蒙的韻味,给人一种朦胧、轻松的视觉感受。水墨画在其表现方法及画面效果上,都体现出了国人的情怀,可以说,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水墨画中的空灵飘逸、虚实结合给人一种神似而形不似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以张大千的作品为例,其水墨画就通过运用色彩和水墨的交融,营造出独特的特点,将其思想感情充分地在画作之中反馈出来。对于墨色的变化而言,其浓淡错落给人一种层次感,更让人深思和暇想。对于中国画而言,其独特的韵味美是在利用工具、材料和画家思想情怀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五是中国画的意境美。在中国画的画面空间处理上,通过留白、虚实结合以及色彩运用等方法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创作出了情景交融的意境感受。在中国画的意境探索上,自古就是中国画研究的重点方向,意境在中国传统美学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画的传统绘画之中,作品通过对时间和空间情景的描绘,在情景交融下体现艺术创作的境界。在我国追求意境美,可以说是中国画家都执着追求的内容,中国画中意境美表现在山水画中的高山大川、小桥流水、云山雾绕、小径通幽,我们能够从画家的构图上感受到画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画作者通过意境来传达出一种情趣的美感。可以说,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中,意境是其灵魂所在。
第六就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即章法美。对于中国画而言,自古就有着“画不离诗、诗不离书、书不离印”的说法,其实也就是中国画的综合艺术形式的表现,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合理安排,从而形成物象表现,这里的安排手法,就是章法。中国画的画面上,主次有序、错落有致、疏密结合、加以留白和笔墨的混合形成独特的色彩感受,让观众留下十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中国画中,通常题款与印章在构图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题款就是作者署名和写下关于绘画相关文字和诗,根据题款的长短不同,还分之为穷款、长款、双款。
四、结语
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上有着繁多的种类,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之为手卷、条幅、条屏、横披、圆扇、册页、斗方,等等,这些多重的形式分类与古人的生活方式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中国画而言,其取自于民生也用于民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针对中国画的构图和美感进行论述,通过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画的章法体现在中国画的多个领域和方面,从构图到画面美感营造,从景物的分布到运笔的绘画,其中都与章法分不开。
解读中国画的章法对于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研究中国画的过程中,鉴赏了很多的中国画传统画作,例如齐白石的“虾”、张大千的“荷花”、郑板桥的“竹”,等等,这些画作经历岁月的洗礼在现代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美感表现,中国山水画要走向世界,必须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上寻找契合点,才能开启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绘画有着内在的不容忽视的相似性和差别点,如现代国画中体现并渗透着西方构成的形式法则和构成的原理充分运用、融会于现代国画之中,达到中西绘画艺术的互补,而这种互补首先要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章法和西方绘画构成体系有一个深入全面地了解,其次要注重对中国精神表现的传承和发展,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建设实现中国画与国际上的接轨和进步,让中国画能够在世界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