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11月2日,“灵山秀水——刘云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湖南省文联主办,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省画院承办。
国务院参事忽培元,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欧阳斌,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夏义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解放军艺术研究院美术系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李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何家英,著名画家龙瑞、李宝林、田黎明、卢禹舜、袁武等领导嘉宾,浙江画院院长孙永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同仁、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参加了开幕式。
刘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画院院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是湖湘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此次展览,囊括了刘云近年来潜心创作的中国画山水精品,呈现了刘云数十年来在艺术创作上的探索、创新历程。
进入展厅的观众朋友们会发现,连接着3/7号展厅的过道中,陈列了刘云早期的油画代表作的背景资料,如《月魂》《半个月亮》《红菱船》等,同时以翔实的影像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刘云早年在油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就,为观众们呈现了他由油画向中国画转型的创作脉络。
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湖南青年美术集群展”中,这些作品曾受到了吴冠中、周思聪、黄永玉等老前辈们的盛赞。静穆的画面、忧郁的情绪,和那来自精神世界中的光华,令当时的美术界叹服,并为年轻的刘云冠以“湖畔诗人”的称号。
从彼时的“湖畔诗人”到此刻的“灵山秀水”,30年过去了。今天,在中国美术馆中陈列着的,是刘云从油画到中国画完美转型的成果。从展览的中国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刘云明显属于中西融合一路,与林风眠、吴冠中等前贤的创作方向有极大的相似性。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刘云的油画作品时,会发现一种“静穆之美”,一直存在于刘云的艺术创作脉络之中。这种美,是契合了油画体貌与中国画精神意蕴的美,是一种融贯了中西文化的彻悟。
正如薛永年先生曾经的评价:“他打通中国画的布白与西方的平面构成,在黑与白的对比中,把留白转换成留光为突破口,从而巧妙地得体地发挥色彩与光影的效用,开辟出中国意味十足又富于现代视觉感受的路径。”
大诗人大画家的背后,都有一个大美故乡。在“灵山秀水”的展览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刘云经过了记忆的沉淀与情感的发酵后提纯出而的、存在于心中宛如桃花源般的故乡山水。在创作时,他并不拘泥于画面中的技法,而是专注于传达一种与观者之间的精神共鸣。刘云的作品没有刻意地传递哲学的信息,或者是东方的色彩、神韵等等,传达艺术家对山水最原初的内心感受,激发观者对精神故乡的共鸣。
中国山水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而刘云的山水画创作,例如此次展出的《清风掠过塞罕坝》《九嶷胜状·舜源峰下》等新作,切实把握了弘扬传统与时代创新的主题。在展览前言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谈到,“刘云先生紧紧抓住‘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这个山水画创作的方法论,在这些学理共性的基础上,他着重追求的是如何用中国画语言表现时代的文化精神,如何将自然山水的客观形貌转换为山水艺术的精神内涵”。
在当下浮躁的大环境之中,刘云始终以凝神静气之心包容万物,以澄澈空灵之神抒写心中丘壑,流于他笔下的,正是从当下生活的鲜活感受中提炼出的诗意化的精神家园。而在这样一个灵魂可游、可居、可望的世界中,观者能与画者的内心产生和谐共鸣,更能坚定自身的家园意识与自然意识。这正是刘云寄托于他的山水画面中的时代精神。
20世纪80年代,美术界给予了刘云“湖畔诗人”的礼赞;今天,“湖畔诗人”带着他的“灵山秀水”回来了。刘云一直秉持着的艺术美学与信仰,在他近年来的中国画创作中得到了延续和升华。走进展厅,我们将看到刘云从油画向中国画成功转型的创作脉络,看到他以高度的文化意识、深度的学术思考和优秀的艺术禀赋综合建树的一方崭新的艺术境界,看到刘云内心深处寄予了思念与深情的“灵山秀水”。
清风掠过·塞罕坝 124cm×236cm 2017年 刘云
杨晓阳:刘云的创作,显示出一种沉静的、深厚的美学追求
刘云先生在湖南长期担任着美术界繁重的领导工作,但是他在艺术创作、研究方面从不放松,每过一段时间我们都能看到他的新作。原来他的基础是非常雄厚的,他从西画入手,对当代的、古代的、中国的、西洋的绘画都有深入而全面的基础。
近二十年,他从西画逐渐地转向水墨画的探索,从西方油画的元素转向中国画和西画结合的重彩风景的描绘。我觉得他有很多长处,由于西画的传统是一种写生法,刘云保留了长期写生的习惯,他的取景、章法、布局、制作、用笔用墨、用纸用水这些方面的基础很全面,所以从西画转向国画,他得心应手。
在这个转变中,他没有简单的重复古人国画的技法,而是把西画的因素运用到水墨画的探索中间,因为他也没有把西画完全写实的技法用在中国画的探索中,而是概括、提炼、取舍。他的构图很简洁,每一个物象的刻画都具有他独特的造型。从取景到造型,到用笔、用墨、用色,整体画面气氛的营造,他都在原来写生自然风景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形成了自己的树、石、风景、天空、水面等等物象的造型方法。这种造型,是他经过自己加工、提炼、概括、用心创造的造型。
他的色彩也是讲究墨色和颜色的大跨度对比,在这种对比的基础上,比如说用墨,他也继承了墨分五彩;在用色方面,他还是以墨为主。由于墨色的大量使用,画面沉稳、安静,平实之间又有厚重;他的色彩属于重彩系列,但是并没有抢走墨色的分量。所以他墨色与颜色的营造不是传统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而是色墨结合,墨色又保持了他自己独立的特色。
我觉得他的这个样式有一定的装饰性,又有国画对于线、对于墨和墨色关系的传统。当然对于西画的成分也很重,但是既不像传统国画,又不像传统油画,也不是简单的装饰画,而是介于这些之间,使用它们的长处,于是形成了刘云自己的样式。
我觉得他的这种墨色、颜色和整体画面满构图的画法,整体来说是一种西画法,但是每一个物象又是一种意向,色彩也不是自然的色彩,而是一种设计色彩,这种设计色彩与笔墨系统形成一种同构,因为中国水墨画的系统,并不是墨像自然中的某一个颜色,因为墨可以概括,可以表现,可以暗示很多自然界的颜色,他在用色方面采取了用墨的原理。
因此在任何一个画展上,如果有刘云参加,我们扫一眼就能发现他的画面,很有特色的那种表现。所以这个画展我感到总体来说制作得都很精到。他的画,创作过程中用的时间比较长,跟一般的一挥而就、即兴的,包括那种户外写生的画都不一样,显示出一种沉静的、深厚的美学追求。我觉得总体很成功。
(本刊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