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何能尔?”

2017-09-04 12:02钟舒婷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陶渊明

钟舒婷

摘 要: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思想和独特的“耕隐”方式对后世的隐逸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四个方面探析陶渊明隐逸思想形成的成因:①政治斗争与官场的黑暗(客观原因);②隐逸的社会风气与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客观原因);③对田园生活由衷喜爱与抱朴含真的本心(主观原因);④极强的生命意识与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主观原因)。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思想;主客观原因

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十一月辞官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逝世,陶渊明度过了漫长的22年隐居生活,“隐逸”成了陶渊明的代名词。但我们通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细读他的诗歌可以发现,其隐逸思想并非生而有之,年轻的陶渊明也曾胸怀兼济天下的大志,也曾仗剑走天涯而并非躬耕田园,“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形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政治斗争与官场的黑暗(客观原因)

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政治十分动荡不安的年代,统治势力频繁更迭。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陶渊明作为桓玄的使者到建康,亲眼目睹了司马道子父子及司马尚之兄弟挟制皇室和他们的专横暴虐,终于明白司马道子父子与桓玄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各派势力之间权利的倾轧、争夺,陶渊明遂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其母逝世,陶渊明索性归隐田园。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刘裕等人因反对桓玄称帝而在京口聚义、讨伐桓玄,陶渊明以为时机来临,应诏到刘裕府里做镇军参军。陶渊明此次出仕对刘裕寄予很大希望,想在司马道子父子及桓玄兄弟被除后大干一番事业,以实现他济世安民的理想。但是入幕不久,陶渊明看到刘裕上位后剪除异己,杀害功臣,任人唯亲等种种黑暗行径。政治上种种黑暗的现象,再加上官场上的繁文缛节,与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与陶渊明率性自然的本性也相违背,成为一股强烈的斥力,但你厌倦一种生活时,另一种生活方式就会变成拉力,因此陶渊明毅然辞官归去,回到他最向往的田园。

二、隐逸的社会风气与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客观原因)

自东汉以来,时局动荡、政治黑暗,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再加上山水审美意识的兴起,激发了东晋士人寄寓山水,拥抱自然的隐逸心态,“隐逸文化”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爱好。陶渊明的家族也存在着这一传统,例如其叔辈陶淡,“家累千金,僮客百数,淡终日端拱,曾不营问。颇好读《易》善卜筮。于长沙临湘山中结庐居之,养一白鹿以自娱。亲故有候之者,辄移渡涧水,莫得近之。州举秀才,淡闻,遂转逃罗县埤山中,终身不返,莫知所终。”(《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外祖孟嘉“任怀得意,融然远寄”(陶渊明《晋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并且“有盛名当世”(《世说新语·栖逸》)孟嘉之弟孟陋“少而贞立,清操绝伦,布衣蔬食,以文籍自娱,口不及世事,未曾交游,时或弋钓,孤兴独往,虽家人亦不知其所至也。”(《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在这样的家风下耳濡目染,陶渊明亦养成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习性。

陈寅恪曾提出:“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①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受儒道释思想影响,并且对它们进行综合创新。陶渊明的固穷守节、“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思想继承自儒家,其追求理想人格,强调质性自然、顺应本心的思想又继承自道家,因此他提倡逍遙自适、顺心而为的生活,主张走出山林,以“质性自然”为根本的隐逸之宗,创造了“耕隐”的归隐模式,这种“耕隐”模式与时人任诞恣纵的行径不同,多了儒家沉实敦厚、入世的底蕴,因此这种耕隐模式更加散发出理性的光彩,因贴近现实而更加人性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主张归隐不必深入山林,只要心脱俗世,便可不为俗世所叨扰,其归隐的心境颇有禅宗的辩证意味。

三、对田园生活由衷喜爱与抱朴含真的本心(主观原因)

陶渊明对田园生活是发自肺腑的喜欢与眷恋,甚至是天性使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田园生活静谧而又温馨,处处充满生活的情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里没有官场的险恶狡诈,没有公务的冗余繁杂,生活闲适恬淡,怡然自得。另一方面,回归自然、自由自在地生活是陶渊明孜孜不倦的追求。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境界的实现。与乡里农民亲近、友爱的交往也是田园生活的乐趣之一,“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忙,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生活在农村,不似官场人人为名而来为利所驱,这里的农民淳朴善良、热情率真,使得陶渊明乐于与他们结交往来。

自由自在、顺应本心的田园生活使得陶渊明甘之如饴,即使时常要受饥饿之苦,但在陶渊明看来,耕田劳作能给他带来身心的愉悦,顺应其本心,使他安于“聊为陇亩民”。

陶渊明曾多次强调自己的本心,即见素抱朴、养本守真。萧统评价他:“论怀抱则旷且真”。陶渊明追求的“真”,既有“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的自然率真,也有“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的上古真纯之风等等多种不同的含义。为了坚守内心的道义,如同古人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陶渊明并不为自己贫穷的生活感到可惜,“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二十首》其十五)他认为如果为了追逐虚名和富贵而去放弃自己固守的本心才是最令人痛惜的事情。endprint

四、极强的生命意识与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主观原因)

陶渊明对生命与时间有独到的理解。“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神释》),“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连雨独饮》),陶渊明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审视生命,深刻认识到生命短暂的事实,死亡是每个人终将面临的不可逃避的最后的归宿,即使是贤达也无可奈何。

陶渊明是个地道的神灭论者,“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他不迷信道家所谓的“长生久视”之说,也不相信佛教的“生死轮回”,他认为人在世间的一切到死的时候终会化为虚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欢北邙。”(《拟古九首》其四)不管生前是何等的荣华富贵、权倾一时,到头来不过一抔黄土而已,繁华仅此一世,难得久长,因此那些功名利禄在他看来不过如过眼云烟无足轻重。

清醒认识到生死和时间问题后,陶渊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即把握现世,及时行乐。“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酬刘柴桑》)人生苦短,何必在人世间碌碌奔走,让心为形所役,神为事所劳?他强调生命应当顺应本心,率性而为,不必为尘世羁累而不得横放自适。陶渊明的本心便是抱朴含真,固守自己高尚的节操,躬耕田园在他看来便是其实现人生追求的最佳生活方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多种原因形成的产物,既有现实的政治因素迫使,又有其主观意志之所在。其隐逸思想也吸收了儒道释三家文化的精华,使其隐逸思想更丰富、更加多层次也更人性化。在贫困的现实生活与其隐逸思想产生冲突后,陶渊明毫不犹豫地选择固穷守节并且毫无怨言,“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言”,(《咏贫士七首》其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隐逸思想之坚定。

注释:

①陈寅恪:“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参考文献:

[1]陈庆元,曹丽萍,邵长满.陶渊明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0.

[2]吴怀东.论陶渊明隐逸思想之继承与创新[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

[3]曹慧琳.陶渊明隐逸研究[D].江苏扬州:扬州大学,2006.

[4]佐九虎.陶渊明与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J].学术交流,2006,(6).

[5]馬贤平.陶渊明的隐逸思想[J].读与写杂志,20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渊明
陶渊明以诗劝后生
陶渊明的学习方法
陶渊明的小脾气
SEALS OF APPROVAL
陶渊明失败了
陶渊明:回归一方庭院,许你一世悠然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另一面
一部承前启后的陶渊明研究著作
陶渊明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