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忠+王旭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铁东区、铁西区、千山区、立山区这四个地区随机抽取7所学校进行了对花样跳绳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其调查结论:目前鞍山市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开展和推广不是很理想,被调查的学校中专设花样跳绳课程的学校仅有3所,具有花式跳绳资质的教师匮乏,但学生对花式跳绳的了解程度和喜爱程度都很高。
关键词 鞍山市 花样跳绳 开展情况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8-000-01
跳绳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它又是一项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的大众体育项目,如今跳绳的花样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样,且不需要过高的场地要求,又具有娱乐、陶冶情操的价值。是一项非常适合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身心发展的运动。本文就选取鞍山市的7所小学中开展花样跳绳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目前鞍山市小学花样跳绳开展的情况,为我市花式跳绳在小学校园的开展与推广提供合理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鞍山市部分小学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在众多小学中随机抽取了二一九小学、钢都小学、民生小学、黎明小学、光明小学、中华小学、汤岗子镇小学中心校、这7所小学,随机在这7所小学中抽取14名教师和1400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鞍山市小学花样跳繩教学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鞍山市7所小学中有3所学校设有专门的花样跳绳课程,并配有花样跳绳教师进行教学,在调查学校中占42.86%;只有2所学校的体育课中有少量花样跳绳运动的内容,占学校总数的25%;把花样跳绳作为课前准备活动的学校有1所,占学校总数的14.28%;只有1所学校是没有花样跳绳的学校,占调查学校总数的14.28%。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鞍山市小学花样跳绳课的开展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二)鞍山市小学花样跳绳师资队伍情况
通过对鞍山市小学体育教师的性别、学历、专项和年龄等情况的调查可知,体育教师当中男教师有12人,占85%,具有花样跳绳专项资质的老师仅有1人。由于专项的原因,更多教师不能更好的接受花样跳绳这一新兴的运动。当然在年龄上也是需要考虑的,根据调查,年纪在30岁以下的教师更愿意选择花样跳绳这个运动项目,不仅能够和学生进行互动,还可以将自身的专项特点融合到花样跳绳中来。年纪较大的教师则更多的选择别类的体育运动项目。
(三)鞍山市小学学生及老师对花样跳绳运动的认知情况
1.小学生对花样跳绳项目兴趣爱好情况
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1300名鞍山市小学学生中,学生喜欢上的体育课中,花样跳绳高居第二位,其中女生的喜欢程度要比男生高。由此可以看出男女学生还是非常愿意上花样跳绳课的,对这个新兴的体育项目也比较有兴趣。
2.小学生了解花样跳绳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1300名小学生中有1200人了解花样跳绳,占总调查人数的92.3%,有100人不了解花样跳绳,占总调查人数的7.7%。
3.小学生学习花样跳绳的途径
通过对1300名鞍山市小学学生的调查得知,有900人学习过花样跳绳,占调查总人数的69.23%,另外400人没有学习过花样跳绳占总人数的30.76%。在学习过花样跳绳的900名小学生中,学生通过体育课上教师教授和了解的占69%,学生通过参加花样跳绳培训班以及健身俱乐部的方式学习花样跳绳占到了31%,这表明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资,更愿意全方面的了解花样跳绳这项运动以便更好的参与到运动当中去。这充分保障了花样跳绳课外活动以及花样跳绳的课余训练。另外还有一些同学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花样跳绳这项运动在鞍山市的小学还是很受小学生欢迎的,一些学生虽然在学校没有接受过花样跳绳的学习,但还是会寻找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四)影响鞍山市小学花样跳绳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在鞍山市7所学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6,目前影响鞍山市小学花样跳绳的开展有以下5种因素:缺乏专业花样跳绳教师、学校领导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生对花样跳绳这项运动的不了解和体育教学时数不够等。(见表1)
三、结论与建议
(一)鞍山市小学开设花式跳绳课程的学校很少,普及情况不好。学校领导不重视,师资力量显得尤为薄弱。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花样跳绳的这项运动还不是十分重视和了解其该项目的运动特点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益处。
(三)家庭的溺爱导致当今时代的小学生严重缺乏健身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到花样跳绳对身体健康发展的有利之处。
参考文献:
[1] 梁超.花样跳绳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学推广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2] 江波.国外跳绳运动发展动态[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75.
[3] 李庚.跳绳运动对肥胖小儿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J].工企医刊.1999.12(6):56-57.
[4] 牛延校.开展跳绳运动促进职业院校体育多样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22(1):78-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