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智
摘 要:《在中间地带》是侯瀚如1990年代到2000年代初的文章,主要是关于作者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思考。在介绍西方当代艺术环境的同时,还将中国的艺术放在全球化的大艺术背景中去思考。
關键词:全球化;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 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007-01
侯瀚如的思考都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全球化的进程在很多学者看来是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世界向一体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已成定局。此时的全球化事态是对于此前,即二战后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的瓦解而来,但是诸事态的扭转并不都像经济发展那样看起来顺理成章。全球化下的全球面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相似的“社会景观”,我们站在任何城市看到的都是相似的建筑,相似的服装,并且都呈现为西方化的模式,这一点在艺术上也有相似的状态。侯瀚如的思考皆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在我看来他所强调的是在这一全球化的语境下,每一个个体(包括一个人,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城市)如何建构自己的身份,在一个全球均质化的环境下,如何保持自身,所以他提出“在中间地带”,是“一个在一切确定性、本质主义及其权力体系之外的第三空间”,为的是建立一个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真正的可以自由表达的多元的平台。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
1.从中国到国际。作者在其中交代了中国90年代的艺术发展背景,此时的中国艺术一直以“意识形态为中心”,89后最先出现的,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就是“政治波普”和“泼皮”绘画,侯瀚如认为这种艺术形式最终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为中心”的非官方艺术,但其实质是在市场经济下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妥协的产物。90年代的艺术家面临着全球化下的资本的诱惑,有的艺术家走上了犬儒主义的道路,而有的艺术家最终利用艺术去解构意识形态,并逐渐走出西方中西论。
2.从流放到全球。“未来注定是一堵墙”,墙是权利的象征。柏林墙的倒塌意味着冷战的结束,然而随着“后期资本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经济、政治及文化逻辑全球化”,新的墙正在架构,象征着一种“权力情结”,这种墙被越来越坚固的建筑着。相较于20世纪,21世纪的墙可能更难以克服。作者在文中提出“后现代”即是要“寻根”,把民族的根源作为最高价值昭示出来①,这时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回忆来审视过去,重现民族精神,从而找到回家之路。但这却是以把一切都置于“统一文化形象”的独裁之下②,这种“文化身份认同”常以“集体记忆和历史的理由和政治手段来使之合法化”③,这样就使文化本身成为了国家权力意志的代表。在此侯瀚如在其文章中提出了主张“自我放逐”的“流亡者”的概念,这是在霍米·巴巴所提出的以“流浪者”的身份存在于“中介空间中”,去过一种“非家园式的生活”④。
3.全球城市和艺术。这部分作者主要是以城市为代表论证自己的观点。其中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这两个城市被作者称为典型的具有全球化特征的城市,其特征集中体现在城市的整体规划及建设上。作者在文中还提出全球化背景下的求生法则——移民、旅游、交流等生活方式,全球范围的穿梭更是这一背景下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并且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形式才能将“非西方”的文化,即这些文化对现代性不同的经验和阐释介绍到“西方”,以此来打破从欧洲中心主义现代性发展出来的全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时期的“流浪者”或是说“移民”他们的作品由于他们的经历,多诉诸于跨国经验和跨文化迁移。
4.访谈、文章、对话。这部分主要是以对话或是访谈的形式呈现出侯瀚如的主要思想。在此值得关注的是侯瀚如在策展过程中对建筑和城市化的关注,他的很多展览,如“香港等等”、“运动中的城市”,都是去探讨城市化的问题,艺术如何与其他视觉文化相联系,以及建筑如何成为增加空间状态和预见未来的方式。在视觉艺术中展出建筑作品在文中被称为一种趋势,侯瀚如指出,这种“趋势”已有长期的历史,如荷兰风格派,蒙德里安与荷兰的建筑和人造风景就有很大的联系,他指出“一个展览应该当是对参与展览和来参观的人都有意义”。
从侯瀚如所引证的例子不难看出,其对于艺术家的选取或是好的艺术的评判在于其作品是否具有社会性,是否可以参与到社会的建构中,并在其中起到积极作品。并且就其书名所提出的“在中间地带”,其指涉的是一个在全球化下,一个可以让人们多元发声的平台,就像是他在文中所提出的“替代性空间”,或是霍米·巴巴所提出的“第三空间”,这个空间随着语境的变化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艺术永远需要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是社会性的,既反映了社会制度,同时也是制度的一部分,其建构需要一个大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但与此同时也需要艺术家的参与,在创作中,通过建构自己的身份,同时对平台的建构起到积极作用。
注释:
①②③侯瀚如(法),翁笑雨,李如一(译).在中间地带[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102,104.
④“非家园式的生活”并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家与世界的重新定位”和“治外法权和文化交叉的发明创造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侯瀚如(法),翁笑雨,李如一(译).在中间地带[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